第七章 為祖國而戰 第4節 牽英引德
作者:自由與榮耀      更新:2021-07-17 09:09      字數:5000
  趙爾陸上將帶著147名軍事代表團成員聚集在德國基爾軍港的碼頭上,他們看著從地中海趕到波羅地海的帝國海軍武昌號巡洋艦緩緩地靠攏了碼頭放下了棧橋。

  ??“立即集合!”郝繼忠少將下達著口令。這群軍階最低也是上尉的中國軍人們立即以最快、最整齊、最安靜的姿態排列成三排橫隊,引得周圍的德國水兵們爆發出一陣喝彩聲。

  ??隨著少將“立—正!”的口令和“啪”的一聲皮鞋後跟爆響,趙爾陸走到了隊列前,斜眼看了看旁邊送行的德國皇帝副官米勒海軍上將後,標準地來了個向右轉麵對部下。

  ??“稍息!今天,我們終於可以登上軍艦踏上回國的路途,在此之前,我提議,向友好的德國人民致敬!”

  ??旁邊的米勒海軍上將驚訝地看到中國軍人們齊刷刷地向自己這個方向下行軍禮,忙含肚挺胸抬手還禮。心裏卻在著急地抱怨著該出現的人怎麽還沒出現?

  ??整個八月是德國軍隊最光輝的一個月,戰場上捷報不斷,被修改後的《史裏芬計劃》成功實施在望,德軍統帥部以及皇帝本人都幾乎看到了速決戰的成功實現。可是,英勇的軍隊在馬恩河疲憊的停了下來,被削弱了的左翼迂回部隊沒有足夠的力量向巴黎發動攻擊。隨後,在法軍突然有效起來的反擊下,第二集團軍在距離巴黎僅僅11公裏的地方後退了,這一次後退是大踏步的全線後退,直到貢比涅一線才穩定下來。當然,這次後退證明了毛奇將軍執拗地改變《史裏芬計劃》的錯誤性,同時將軍也應該為德國發動戰爭和眼前的挫敗負責。畢竟,速決的夢想在9月初就完全破滅了。隻不過,興登堡元帥很理智地選擇了9月3日公布坦嫩堡戰役勝利的消息,從而避免了德軍上下被失敗主義的情緒所籠罩而已。

  ??德國皇帝的副官很清楚,政府即將重新審視與中國人的關係以及對中國這支軍事代表團的關係。龐大而周密的《史裏芬計劃》被篡改後失敗了,德國必須拿出一個持久消耗戰的方案來作為預備,再拿一個延續速決夢想的計劃出來,爭取在九月裏能夠在西線得到突破,哪怕是小小的突破也好。不過,這些都擺脫不了德國陷入戰爭的結局,陷入戰爭就將喪失德國的優勢而麵臨資源匱乏的處境。中立的、龐大的、資源豐富的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安全地為德國提供戰略物資的國家。這個中立國的船隻甚至可以不去理睬協約國海軍的警告,實際上,海軍上將巴不得德國政府積極去爭取中國的物資,巴不得英國海軍喪失理智向中國商船開炮或者阻擋中國人的正常商業行為。這些,都有助於把中國推向同盟!想一想就令人激動,看看那幾排真正的軍人吧!他們身後的中國軍隊如果加入同盟國的話,會發生什麽樣的奇跡呢?

  ??海軍上將不得不走到中國軍事代表團的隊列前說上幾句,他是代表皇帝陛下來送行的,而實際上,也是受政府的委托盡量拖延中國人上船的時間,等待皇帝和總理以及新總參謀長馮?法爾肯海因將軍緊急拿出一個決議來。

  ??“先生們。”米勒在心裏祈禱著奇跡快出現,眼前這些人走不得,至少中國的上將先生走不得!“德意誌帝國皇帝威廉陛下委托我,代表他本人以及皇室全體成員來給先生們送行,而我本人也代表全德國的軍人向先生們致敬!”

  ??一陣軍禮往返。

  ??“戰爭無奈卻令人熱血沸騰地爆發了,德國皇帝和人民理解大中華帝國的絕對中立立場,也能從各位先生們身上看到,體會到中國人民與德國人民的友誼……”

  ??米勒海軍上將突然欣喜地中斷了講話,這個故意去拖延時間的講話是很惱火的,他看到中國的大使在政府總理和總參謀長的陪同下從遠處的車裏鑽了出來,正在快步走向這邊。

  ??趙爾陸陸軍上將被任命為大中華帝國駐同盟國的總代表……

  ??倫敦,白金漢宮。

  ??金碧輝煌的皇宮前,英國皇家禁衛騎兵團的2700名官兵正身著盛裝整齊地排列在皇宮前的廣場上接受檢閱。當然,這支英國皇家的近衛軍不是要求法國參戰。8月的實戰經驗已經證明,在機槍和速射炮麵前,華麗的騎兵,曾經的軍事精華已經失去了作用。這個時候他們聚集在這裏,更多的是遂行一些象征性的任務。

  ??昨天,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宣布把自己的姓氏從帶有德國痕跡的“科堡”改為具有象征意義的英國的“溫莎”,同時宣布辭去德國禁衛胸甲騎兵團名譽團長,也撤消了德國皇帝,他的表弟威廉二世在英國皇家禁衛騎兵團擁有的榮譽團長銜頭。今天,這個銜頭將落到一位來自東方的年輕人頭上。因此,皇家禁衛騎兵團需要集合在這裏向新的名譽團長致敬,而英國王室的成員、貴族也需要在這裏向一位年輕的中校致賀。

  ??當然這個儀式的象征意義遠遠大於實質。

  ??英國人都知道皇家禁衛騎兵團榮譽團長的銜頭在以前隻給兩種人:一是皇儲,二是王室的親戚,某個歐洲大國的皇帝或者國王。如今,這個銜頭的轉移實質上說明,東方的皇室已經被看重“傳統”的英國皇室視為對等的、重要的、有親密關係的皇室。這個事件也就意味著喬治國王在號召英國人民拋開對東方人的陋見,以兄弟般的姿態來和中國人交往。人種間的“差別”在這個時候被完全忽視,輕視東方人的“西方情緒”被拋在腦後,中國人的形象從10年前拖著辮子的“豬玀”變成了完全對等的,強大的,隻不過膚色有些差異的,世界上的一等民族。

  ??騎兵團緋紅的上衣,黑色的鑲著粗紅邊的長褲,全身掛滿了的綬帶和徽章,騎著名貴的純種蘇格蘭皇家馬的秦關在幾位將軍的引導下“得得”地行到騎兵團隊列前,引來了一陣整齊的敬禮。

  ??跨下的戰馬是很聰明的,秦關隻用輕輕地提了一下韁繩它就停了下來,端端正正地站著,就象雕塑一樣站著。英國國王從另外一邊也盛裝騎馬而來,他的身後跟著熊皮帽部隊(伊麗莎白火槍團)。國王在中國親王的麵前勒住了馬,兩人在相互敬禮後,一名將軍捧著一把軍刀上前來。喬治五世微微在馬上躬身彎腰接過了軍刀後“刷”地抽了出來。整個騎兵團2700人也同時“刷”地抽出了軍刀,聲勢端得有些驚人、壯觀。

  ??隨著一聲“禮畢!”的口令,國王也把軍刀歸了鞘,雙手捧著就在馬上遞給同樣端坐馬上的年輕“上校”(秦關穿的是英國皇家禁衛團上校軍服)。

  ??秦關突然感覺到背上熱乎乎的,可他不能在這個時候回頭去看究竟是什麽原因造成了這種感覺。而實際上他心理很清楚,從踏上英國的那一刻起就很清楚。封印在腦海深處的那個英國少女的形象在這裏是無法遏止地時時出現,牽引著他的注意力和心情。

  ??他在腰上微微用力,雙腿夾穩了馬肚,雙手接過了軍刀珍重地端詳了一眼後向英國國王行了個舉手禮,然後一擺韁繩讓跨下的戰馬轉向騎兵團,抽出軍刀向2700名英國軍人行了個瀟灑的持刀禮。

  ??騎兵團團長科列爾伯爵立即發出了“下馬”的口令,2700人“呼啦”一聲就下了馬,肅立等候新任榮譽團長的檢閱……

  ??1914年9月13日,法國北部埃納戰線上出現了協約國軍隊和德軍拚命向英吉利海峽延伸戰線,想彼此從海岸方向迂回對方的戰鬥,這樣的戰鬥當然沒有建設性的戰術價值。相同的戰術使用,使得雙方的戰線拉長了,從瑞、法、德三國邊境開始一直到了海邊。因此,這場戰役被形象地稱為“奔向大海的埃納之戰”。

  ??15日,在雙方激戰正酣的時候,大中華帝國派協約國總代表楊蘊春爵士與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爵士達成了三項協議。協議規定:英國將在1915年7月1日正式將香港交還給大中華帝國,並承諾不沒破壞、拆卸任何的經濟、市政、教育、軍營、港口……設施。中國承諾給願意留在香港的英國以及其他國家的人以國民平等待遇並將香港辟為****還給予英國人在香港免商業稅的特殊待遇。同時,中國政府無奈地用開放中東通道作為交換條件,允許英軍進駐巴士拉,允許英國海軍有限利用拉巴丹島和法奧港口。最後一項協議是英國代表協約國家向中國訂購了一大批戰略物資,包括步兵輕武器、糧食、軍服、彈藥、榴彈炮、藥品……這些物資都將以黃金換取(因為英國人本身的金融危機還沒有平息,貨幣價值波動很大,自然不會用於這麽重要的巨額交易)。在中國人的堅持下,英國隻能聯合協約國家盡量地用訂購來滿足中國的工業品生產能力,從而達到不向德國人提供戰略物資、民生物資的目的。

  ??可惜,協約國家沒有想到中國的工業生產計劃早已經在倉庫裏準備了一大批“富餘”的物資。戰爭,從爆發後的第二個月就開始展現出對物資的巨大需求。一個月的激烈戰鬥,幾乎耗盡了法國的炮彈儲備,而麵對今後肯定會拖長的戰爭,法國就算讓全國能夠向軍工轉向的工廠都生產彈藥,也無法負擔起實質上對協約國家的彈藥供應。而英國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在1914年9月還沒有完成戰爭狀態的轉變,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歸咎於英國的疆域過於龐大……

  ??九月底,英國抽調了兩個印度師和一個本土旅在約翰?尼克鬆爵士將軍的率領下開赴中東。到10月底,在拉巴丹和法奧就聚集了將軍麾下的一個軍約三萬人的軍隊。而土耳其軍隊則在與中國達成的50公裏經濟區外,以二萬七千人對付英軍。這個時候的土耳其軍隊不再是1912年的了,得到中國的暗中就近軍備支持,得到德國的支援和指揮,在中東本土作戰,一向沒有什麽戰鬥力的土耳其軍隊現在可以在印度人麵前顯示威風了。當然,這其中首先得益於土耳其軍隊中有五千接受過中國人訓練的部隊。

  ??相同的時間裏,趙爾陸上將在柏林也沒有閑著,在送回大部分部下後,他在駐德大使閻寶森的協助下,也取得了一係列的成果。當然,這些成果是德國人非常期待的。

  ??德國皇帝假模假樣地找到陸軍上將抗議中國破壞絕對中立立場向英軍讓路的時候,耿直的陸軍上將顯然非常惱火也非常的被動。因此在接下來的軍事物資輸送的談判中,德國占了相當大的便宜,這個資源匱乏的國家以比協約國便宜許多的價格得到了想要的物資。鋼鐵錠、重油、煤炭、糧食、化工原料、脂肪、茶葉、毛毯、甚至是幹電池、肉食罐頭、馬料和一些如衣服紐扣、注射器、藥品等等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的東西。這些東西顯然讓陸軍上將很不耐煩,隻通過草率的協議就半賣半送地塞給了德國。德國人也非常“感激”地象供奉神仙一樣供奉著上將和大使,當然也就不好意思讓他的海牙代表在國際上鬧些什麽了,更沒有對大中華帝國政府正式地提出什麽抗議。

  ??最主要的是德國人在陸軍上將身上看到了中國加入同盟國的某種可能性,他們當然願意抱著這個希望去與中國將軍打交道了。在德國人的眼睛裏,中國的政治性質更接近德國而不是象英國和法國一樣所謂的民主。中國皇帝是軍人,中國的將軍們有著崇高的社會地位,中國的士兵享受著良好的待遇,這些跟德國都有些類似。這就是共同點,有了共同點就好辦事了。因此,德國政府拉著中國大使舉行了正兒八經的政治談判,希望在談判中摸出:用什麽樣的條件可以讓中國放下架子加入同盟國對協約國作戰?

  ??談判中,來自法國在東方殖民地的一個消息讓德國皇帝欣喜若狂……

  ??(自由與榮耀冒出頭來,左右看看,貌似沒危險,乃小心地說道:“偶19日生日,兄弟們就不用給偶送禮物了,隻用恩賜偶一天假就行。別砸偶頭!那邊那兄弟,放下你的磚頭!左邊的那傻大個兒,把臭雞蛋還給人家雞蛋西施!偶怕怕,要砸還是用票票砸新書,偶閃!”該作者跑了幾步還不死心地回頭道:“兄弟們如果真要砸,就砸李定國那小屁孩啊!他練鳥鐵頭功滴!”)

  ??(再次冒個頭:“自由的好朋友,就是寫《破繭重生》滴那淫人衝新書月票榜,兄弟們用月票去砸他淫人吧!)

  ??鄭重聲明:所有廣告詞都沒有收費,兄弟們別擔心偶騙字數啊!偶做不出來那個事情滴。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