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擾攘的世界 第77節 軟硬兩手
作者:自由與榮耀      更新:2021-07-17 09:08      字數:4820
  洛陽號戰列艦駛進了東京灣,在短暫的停泊期間就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圍觀。

  ??擁有270米長,33米寬修長優美身軀的洛陽號成為東京灣內當然的明星,人們談論的都是這艘偉大的戰艦。至於,從戰艦上抬下來的,被一群醫護人員和穿著傳統和服的王室成員簇擁著的睦仁,就不太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了。甚至連帝國政治上的第三號人物楊度出現,與東方軍參謀長張中道準將親切握手的場麵也被直接忽略掉了。

  ??1870號艦員(不包括陸戰隊)應帝國政府高等顧問的要求,能夠上甲板站坡的都上了,從艦長鍾福準將開始到剛剛上艦的錨手(錨機是戰艦上最基本的機械,一般擔任機械士的艦員都先從錨機艙開始熟悉戰艦)都在得意地接受日本群眾的歡呼。

  ??鍾福看到已經在岸上的楊度回過頭來揮了揮手,也馬上還了個軍禮,然後給大副下達了起錨的命令。洛陽號還麵臨著更為漫長的征途呢!

  ??“將軍,東方軍的準備工作做好了嗎?”楊度邊向指揮車走去,邊問著身邊的參謀長,他可知道這位參謀長的底細,一方麵是正經從石家莊陸軍學院出來的正規高級參謀軍官;一方麵是在後勤補給管理上有經驗的前京畿衛戍司令部的後勤處長;最關鍵的,是這位參謀長是總司令皇帝欽點的東方軍臨時負責人,有著軍情局的背景和在情報工作中的赫赫功績。因此,他對張中道的能力絲毫沒有懷疑,這個問題,不過是打了招呼後的一個自然銜接而已。

  ??張中道趕了一步,指著海麵上停泊的幾艘大型商船道:“楊先生,您看那邊的船隻就是為東方軍下屬的第三師團準備的,他們馬上將開赴朝鮮,與朝鮮軍第一師換防。這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消解後,日本的軍事力量就完全掌握在東方軍司令部了。(東方軍下轄日本軍三個師團、朝鮮軍三個師和國防軍大半個師)

  ??“蓬”的一聲,車門被關上了,接著汽車就快速地向橫須賀港區旁邊不過兩公裏的東方軍司令部大樓而去。而那位可憐的病人,則被救護車直接送回了東京。

  ??“清木在我的辦公室裏等著您,楊先生。他是我們的人,您完全可以放心。”張中道趁著車子停在司令部大門口接受檢查時說了一句。

  ??“清木?!那個政府秘書長?是我們的人?”楊度這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

  ??以前,藩屬事務是方維誌在管理,楊度也是因為他去打理海牙博覽會的原因才暫時接手了對日事務。所以對這個消息的驚異程度不亞於發現了不明飛行物。

  ??“對,清木元江,本州名古屋人。其先祖是元末明初到日本避難的中國人,至今,他家仍然保持著古老的族譜和取漢名的傳統。他的漢名叫穆元江,民興會員,目前是日本政治界勢力快速興起的亞洲人民聯合會的會長,也是憲政友會的重要成員。”張中道準將簡略地介紹了一下,以便高等顧問待會能夠完全信任清木。

  ??車子又開動了,楊度愣了一下才轉頭道:“你們,你們軍情局真的是無所不能啊。”

  ??“還是因為這個時代變了,如今的日本人啊,都在找自己家族以前可能跟中國有的聯係,一旦找到些根據就到警察署登記,改成了漢名。民族融合,比政府估計的進度要快得多啊。現在,這儼然已經成了一股最時興的潮流。在九州,有幾個跟國姓爺(鄭成功)有血緣和姻親關係(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的家族現在是當地政治地位最高、最吃香的,他們全部改了鄭姓。在四國和本州,很多人姓徐,都說是猴年馬月以前的徐福的後人。還有,京都一帶很多人姓李、姓晁,跟唐朝時的遣唐使又拉上了關係……不可一一而足啊!時代,真的變了。一衣帶水的兩個國家,現在才有這麽點一衣帶水的味道。”張中道把話題扯到了一邊,他不想說天命會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了日本。所以,說一些輕鬆的話題好一些,畢竟自己的妻子也是日本人。

  ??楊度專心地聽著,不時點了點頭,這個時候聽到的也許才是真正的日本現實情況。

  ??指揮車平穩地停在了東方軍司令部的四層樓前……

  ??“……穆先生,可否給帝國政府一個解決日本政治地位問題的最佳建議呢?目前,帝國政府能夠采取的無非就是軟硬兩手。軟,是進行日本四島全民公決來決定日本在帝國的政治位置,來決定王室是否保留的問題;硬,是帝國采取準軍事化的手段強行接收日本現政府的權力,強行推進行省化進程。對此,穆秘書長應該有一個最完善的想法吧?”楊度寒暄一過就拿出驚人的主題,供這個辦公室裏僅有的三個人討論。

  ??“顧問先生,請恕我直言。”清木仍然用日本人的禮節鞠了個半躬道:“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日本的整體能夠與大中華帝國的政體相銜接,在亞洲人民聯合會和憲政友會都流行這樣的說法。普通的日本國民還需要一個精神上的象征、支柱,這是幾千年來的傳統所造成的不可忽略的事實。我個人認為,正視這一點和目前帝國教育的進度,從中來分析日本國民對大中華帝國、對帝國皇室以及目前的日本王室的主流看法是必要的。全民公決不能說不好,但是我認為,全民公決的議題,隻能限製在大中華帝國皇室與日本王室的選擇上。作為帝國的一分子,一個支流的民族,日本人民希望融入大中華,而不希望看到軍隊的刺刀和大炮。我建議,軟硬的兩手能否重新斟酌一下?”

  ??楊度微微皺起了眉頭卻沒有表示出什麽來,隻是做了個手勢讓清木繼續說下去。

  ??“由政黨競爭和大中華帝國皇帝選擇而組成的政府,是日本人民肯定、必然會接受的政府,這樣的政府才有代表性。這樣的政府在推行日本行省化的進程中才會比較順利。可以說,日本人是比較偏激而狹隘的,雖然他們現在過上比以前好無數倍的生活,但是他們忘不了戰敗的事實。真正要實現民族融合,問題不會出在帝國的政治上,而是日本人的這種想法。解決之道就是,讓大中華帝國皇帝完全取代日本國王在國民心中的位置,成為日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這一點,正是日本和大中華融合的最根本點。”

  ??“新的天皇?或者說是日本人心目的新皇室、新皇帝?對日本人來說,這是一次很正常的改朝換代?”楊度大概聽出了眉目,也為清木的說法感到了一些興趣。這樣的提法還真是第一次聽到。讓大中華帝國皇帝取代日本國王的精神象征地位!

  ??“正是,顧問先生。”清木又微微欠首道。

  ??“那麽,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楊度幹脆對清木發出了徹底的提問。無疑,清木具有對日本民族的更深度的了解,因此也是最具有發言權的人物之一。

  ??“您說的,軟和硬的兩手。”清木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為自己能夠說動帝國政府高等顧問,地位僅次於皇帝陛下和總理大臣的楊先生而興奮。

  ??“請繼續。”楊度再次做出了相同的手勢。

  ??“英國國王,印度皇帝。閣下應該可以看到,這樣的模式完全可以套用在大中華帝國皇帝、日本國王的身上。大不列顛王國能夠有眾多的海外自治領,那麽大中華帝國也可以有,隻不過,一個是君主立憲,一個是帝王親政而已。所謂軟硬兩手,乃是對國民軟,采用教育、文化、經濟手段來將大中華帝國皇帝的形象貫徹人心;對日本現王室,則是硬的一手,沒收財產,軍事逼迫,軟禁等等,據說,國王現在已經病入膏肓了?這就是機會!當然,對王室也不能不可以用軟手段,不過清木聽說過皇帝陛下的一些事情,就不敢……”清木說到這裏,就故意停了下來觀察著高等顧問的神色。要知道,高等顧問實質上就是比副總理大臣還要高級一些的,遊離在政府與皇帝陛下之間的重要政治任務。涉及到一些關乎皇室的關鍵性談話,還是需要小心謹慎。

  ??楊度哪裏有看不出清木是欲言又止故意作態的呢?估計下麵的話才是今天談話的真正核心。

  ??“穆先生,這裏隻有我們三個人,我保證我和將軍絕對不會把今天的談話內容告訴任何一個人。”楊度立即給清木下了顆定心丸。

  ??“這……軟手段。這樣說吧,如果睦仁陛下很快棄世,那麽王位應該給嘉仁親王才是,但是作為國王唯一存活下來的兒子——嘉仁親王小時候得過腦膜炎,不是繼承王位的最佳人選。那麽在日本王室中還有誰?沒有,從明治初年憲法就規定日本不再有女天皇、女國王了。那就是說所有內親王(公主)都不能夠繼承王位。如果,有這麽一種可能,那……”清木說到關鍵處還是猶豫了,幹係太大啊!

  ??楊度此時有些明白又不太明白了,當然也就更著急了。很明顯的,如果日本有人以嘉仁王太子腦膜炎的事情發難,那麽日本國王的順位繼承人問題就懸乎起來。但是這跟大中華帝國皇帝成為日本國王有何關係呢?難解!

  ??“我說過,今天的談話隻有我們三人知道,我楊度以人格擔保,以對皇帝陛下的忠心擔保,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第四個人知道今天的談話內容,請穆先生暢所欲言!”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高等顧問閣下,將軍。我是民興會員,沒有事情不能說的,可是這個事情牽涉到皇室的問題,皇後和兩位皇妃的賢德天下盡知,我是怕最後來我成為千夫所指、萬人痛恨的罪人。這麽說吧,如果皇帝陛下娶了一位內親王,那麽,陛下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唯一的王位擁有者!”清木下了最大的決心才把心裏的想法說了出來。他知道,這個事情一旦成了,那麽頤和園裏那三位最忠誠的擁戴者們很可能在某個時候把自己拖出去宰了!

  ??楊度一下愣住了。什麽建議啊?這是!不是把我望火坑裏推嘛?德齡皇妃心地善良醇和倒沒什麽,可,可珍妮皇妃呢?她老人家可是挎槍的女上校,而皇後,就更不用說了。想當初04年的時候把眾人都急得啊……

  ??火坑!絕對是火坑!

  ??“楊先生,我覺得清木的建議很好。這樣可以讓日本政局最平穩地過渡到行省製,日本民族也真正地融合到大中華民族中來。清木,說說內親王的事情。”張中道準將適時地開了口。

  ??清木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楊度,又看了看將軍,好不容易再次鼓起勇氣道:“睦仁國王共有15個子女,其中最早兩個出生當天就夭折了。剩下的13個中,親王隻有嘉仁殿下存活下來,還有腦膜炎後遺症;內親王中,有常宮昌子內親王、周宮房子內親王、富美宮允子內親王、泰宮聰子內親王四位健在。目前,昌子22歲,已婚;房子20歲,已婚;允子19歲,本定婚但因為1906年後居住在北京沒有成婚;聰子,14歲,為訂婚。從皇帝陛下的年齡來看,正是春秋大盛之時,大可以在允子和聰子中選擇一位。這樣的婚姻是日本王室求之不得的,況且按照日本人的傳統,君上但有所求,就是自己的妻子也得送上去盡心服侍君上。皇帝陛下……”

  ??“好了,那兩位我都看過,知道啥模樣。要說允子就不錯,可這個事情還得由陛下來決斷。我看啊,希望不大,絕對渺茫!陛下對三位後妃的情誼不是我們能夠理解的,有個話我可告訴你們,今天這事絕對不能拿出去說,要不,管他成與不成,國防軍裏,政府裏,百姓裏都有人跳起腳來罵你我三人的老娘祖宗十八代!”楊度現在後悔得要死,這日本的事情早知道還是留給方維誌來處理呢!不是他推脫責任,而是在心裏已經就覺得對不起司徒燕三人了,盡管是說說這個事情而已。

  ??兩人看著高等顧問極端嚴肅認真的表情,各自忙不迭的頻頻點頭。其實他們也知道這個事情的關要性在哪裏,要不也不會在這個地方來秘密談論了……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