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擾攘的世界 第29節 臨終的善念
作者:自由與榮耀      更新:2021-07-17 09:08      字數:5872
  消息是慌慌張張臉色青白的德齡帶過來的,她後麵跟著的佟敏惠抱著龍美齡,同樣也是一臉的驚惶。

  ??她們的到來讓龍劍銘想起在北京城裏還有一個前朝皇室,掐指一算,今天是11月13日,再過兩天,慈禧太後也該晏駕歸天了。還沒等他說上話,桌上的電話機響了起來。裕庚破天荒地打電話到了龍劍銘的辦公室,也說起慈禧受風病重的事情,還說慈禧想見一見當今皇帝。

  ??看看德齡,龍劍銘能夠理解她的心情。破落的遠支皇親的女子受到太後的垂青,並最後破格晉升為格格嫁給了自己,德齡對慈禧有一種感恩的心理因素。作為她的丈夫,也算是受過慈禧信任的人,應該去看看。

  ??收撿了一下桌上工業部和軍方的報告,龍劍銘扶著麵色黯然的德齡的肩膀,道:“我們走,去看看老佛爺。”

  ??瞬間,龍劍銘從德齡的眼睛裏看到釋然和感激,這使得他不得不重新考慮德齡對慈禧的感情問題,考慮一個前朝皇族對前朝太後的感情,考慮滿族中那些抱著前朝不放的“頑固分子”的問題。

  ??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這些人應該說具有一種良好的品格——堅韌忠誠。似乎每一個皇朝的興衰更替都會製造出一批這樣的人出來,新朝都不可避免地要處理這樣的問題。應該說,讓慈禧和光緒退居頤和園,每年300萬元的供奉是很優厚的待遇了,對此,龍劍銘覺得從人性上,自己對得起曾經賞識過自己的慈禧,也對得起如載灃一流的遺老遺少。

  ??考慮到頤和園仍然由張勳的老淮軍左翼一部和原禁衛軍殘餘駐守,禁衛長田統勳迅速集合了皇家禁衛營跟著,一到頤和園東門就接替了還留著辮子的舊軍防務。

  ??……

  ??龍劍銘的到來,讓很多人頗有些驚訝。這些人正跪在慈禧的榻前聽著神智略微清醒一些的老佛爺說著話,對剛剛傳報的新朝皇帝的到來顯得手足無措,不知道是應該照著滿清的規矩跪拜呢,還是照著新朝的規矩見禮,或者是在老佛爺的麵前堅持自己忠臣的形象。

  ??“都下去吧,哀家要和新皇帝說說話兒。”慈禧感受到了尷尬,人到了這個歲數(73歲),對人性這個東西已經揣摩得八九不離十了,自然知道這些忠臣和新皇帝現在的尷尬,也不知道光緒等會來到這裏的時候,會怎麽樣呢?

  ??“嘖”一眾忠臣跪拜回退了出去。

  ??龍劍銘仔細地看了看,他們大部分是滿清皇族和滿族前官員,隻有兩人是漢族,張勳和瞿鴻機。

  ??帶著德齡等人走到近前,這才看到慈禧的狀況確實很不好,臉上隱隱約約地蒙上了一層灰暗的青金色,這是一個油盡燈枯的人最典型的麵色。龍劍銘心裏老大不忍地,幹脆一屁股坐到了榻上,看著慈禧的眼睛道:“太後老佛爺,劍銘看您來啦。最近國慶大典,事務眾多,卻沒想到老佛爺抱恙在身……”

  ??慈禧臉上露出了一抹奇怪的笑容,老練如龍劍銘也看不出這笑容裏麵的玄機,忙打住了話頭。

  ??“皇帝陛下好得很呐,哀家放心、安心了。最近的報紙小李子和張勳都讀給我聽了,大中國出了你這樣的皇帝,是福氣。治理國家,女人還是趕不上男人啊。” 慈禧的精神一下提了起來,完全沒有剛才裕庚在電話裏說的神智不清,已經彌留的樣子。“皇帝啊,不是哀家想脫去身上的罪孽,而是大勢如此不得不為啊!”

  ??龍劍銘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因為慈禧的嘴角還在蠕動。

  ??“大清太弱,從上到下都弱,比不過人家洋人。從長毛賊鬧事起,朝廷對地方就逐漸沒有約束,大清看似一個整體卻是暗藏分裂的危機。不得已啊,隻有加強皇權,可載恬也太不懂事了一點,以為搞個維新就能強國呢?劍銘,你說說,那時候搞維新,如果洋人一參合,地方督撫們會怎麽樣?還不是自行其事,這個國家還叫國家嗎?修這園子,為什麽呐?還不是讓地方看看,咱們大清還有國力,還有一口氣!”慈禧激動了,喘息著停了下來。

  ??龍劍銘不想去反駁慈禧的話,對一個快要離開人世的老人,自己沒有必要這麽殘忍。而實際上,慈禧說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從一個深居宮中掌握大權的女人來說,她的想法和做法,以及現在剖白出來的說法是有道理的!至少,她不想國家陷入分裂,她想重新建立起中央集權。雖然,她是為了一個小圈子的利益而這麽做,但是從現在看來,從曆史的進程看來,她還是有那麽一點點功勞的。

  ??誰都知道,英國人早就在撮合當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與孫中山合作,搞兩廣獨立。在1900年,又搞出了一個東南三督互保,還振振有辭地說“是為各地百姓的身家性命著想,為善後著想,為大清江山著想”。有這樣的嗎?當朝廷(國家中央政府)下令開戰的時候,地方官員(從滿清末期的軍製和督撫的權限裏可以看出來,滿清根本就沒有中央軍!)卻不聽號令,與敵人勾結起來搞“互保”?!是的,中國在1900年險些分裂!從這一點上來看,也可以解釋慈禧為什麽先硬後軟了。兩江、兩湖、兩廣都自保了,朝廷要兵沒兵,要錢糧沒錢糧,還能跟八個國家的聯軍打嗎?難道就依靠那些被神棍蒙蔽了的、並不懂軍事又不大聽招呼的義和團?扯淡嘛!

  ??從為政者的角度和從其他角度來看待問題,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至少,在有了管理一個國家經驗的龍劍銘看來,慈禧的作為還是值得理解的。

  ??“老佛爺,不要去想這些了。全國五萬萬人,還有我,德齡都感謝您,感謝您主動退讓保全了北京,也感謝您沒有在最關鍵的時候向洋人們伸手。說實話,要是那時候洋人參合進來,估計現在中國還在打仗呢!好了,現在好了,國家在逐步地強大起來,滿族、漢族、蒙古族已經成了親兄弟,洋人們再也不敢欺負我們中國了。”

  ??慈禧清楚眼前這個穿著軍裝的皇帝說的是事實。在頤和園的日子裏,她每天都會派人去買報紙,她每天都會召見一些人來谘詢時事,對外麵的世界還是相當了解的。當然,本初的想法是找個空子鬧複辟,後來,看到新中國在戰場上打敗了日本、俄國,一天天地強大起來了,這個心思也就放了下來。

  ??“哀家還是中國人,愛新覺羅家也還是中國人。讓所有的罪名落到哀家一個老婆子身上好了!這一輩子,我想依靠六王爺強國,不成!想依靠端郡王們抗洋人,也不成!想靠袁世凱和你,還是不成!皇帝啊,告訴哀家,大清為什麽就不能成事呢?就不能有現在這樣的局麵呢?哀家不理解啊,就算是死也不會安心的。”慈禧的情緒似乎越來越激動,滿是橘皮的老臉上居然出現了紅光。

  ??麵對這樣的問題,龍劍銘作難了。難道自己要告訴這個封建專製王朝的最後實質統治者,你可憐的、無奈的背負了中國從17世紀就開始落後於西方而在十九世紀造成苦果!難道要告訴她老祖宗康熙大帝的禁海令(而實際上,禁海令有助於台灣的回歸)是錯的?告訴她獨尊儒家這個傳承了千年的統治方法是錯誤的?告訴她科學技術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才是一個國家強大,一個社會消除矛盾的根本?這些,她無法理解!她從小到老看到的、經曆的事情,接受的教育導致她根本就不能用這樣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也無法理解自己即使用事實加上理論的說教。

  ??這個女人,即將離開人世的女人,從個人能力上來看,是突出的,是值得尊敬的。如果,讓她在武則天的時代掌權,她會做得怎麽樣?如果,她是在17世紀以前的任何一個年代掌權,她會做得怎麽樣?自己,除去未來人的外衣以後,能夠做得比她好嗎?可憐的女人,她錯生在了這個時代,因此要背負千萬年的、千萬人的罵名。

  ??曆史,時勢,就這樣跟眼前的老人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老佛爺,劍銘能夠理解您。站在您當時的位置上,您並沒有多少選擇。修頤和園,是為了加強皇家的威嚴,震懾地方的督撫,希望能夠收回地方權力,實現中央集權。庚子年的戰爭,是在朝廷無兵無餉而拳民愚昧的情況下失敗的。我知道,現在我能充分的理解您當時的無奈和失落。中國積弱太久,不是朝夕之間就能改變的,劍銘不過是取巧罷了!如果不是在美國經商有成,有了些槍炮的技術人才,也不會成就今天的大中華。不要再去自責了,現在您需要的,是安享晚年,是和德齡,還有美齡一起快快樂樂地過日子。您,見過美齡吧?您是曾祖母了。”龍劍銘現在,麵對的是一個自家的老人,在這個老人當家長的時候,因為家裏沒有夠強壯的男人,也沒有很好的經濟實力,而不得不向鄰居讓步,一讓而再讓。這些,都已經過去了,她還是一個老人,值得人去尊敬和安慰的老人。盡管自己以前咬牙切齒地罵她老妖婆,老不死的!可是在自己真切地理解到當家人的含義時,就完全可以理解這一切悲劇的根源了。

  ??真的不怪她!她隻是一個女人,她的全力要依靠一大堆沒有主見的男人去實施。這些男人,要不是思想陳舊而大權在握,利益圈子根深蒂固,不能動!一動這些人,大清朝廷就沒有了依靠。要不就是思想開放卻對政治一竅不通的家夥,這些人除了搞一些不切實際的所謂維新敗壞國事外別無他長!還有一些人,根本就是跟大清朝廷有意作對,根本就不能依靠!作為一個封建的的統治者,從她的立場上來看,真的沒有什麽大錯!

  ??德齡適時地把剛兩個月大的女兒抱了過去。

  ??慈禧的眼角浸出幾滴渾濁的眼淚來。所謂自家知道自家的事,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她知道活到73歲已經夠了,不能指望跟聖祖老祖宗比長壽,也不能指望以後能和德齡以及這個小小的曾孫女享受人生。有皇帝的那幾話就足夠了!頤和園外那些民眾在想什麽,中國人在做什麽?慈禧清楚!在深心裏,她在慶幸當初的決斷,甚至宿命地認為,這個龍劍銘就是來取代自己的真命天子。大清也好,大中華也罷,不都一個樣嗎?能被皇帝理解,就足夠了!也許死後也不用被陽間的人過於的指罵,在陰間受那些牛鬼蛇神的苦了。可是,不舍啊!真的很不舍!這個世界剛剛才嶄露出新氣象,慈禧還想看看以後的大中華帝國會強大到什麽樣的地步!還想看看自己一眼就喜歡上了的小美齡長大後是什麽俊俏模樣……

  ??德齡掏出絲帕給慈禧擦去了眼淚,她清楚慈禧的身體情況,知道一個人的元氣已經耗盡後的必然結果。

  ??慈禧抬起了手,費力地從手腕上褪下了一對玉鐲塞到德齡手上。那玉鐲是當年鹹豐皇帝送她的極品溫玉(見東陵失竊珍寶清單),上麵精工雕刻著龍鳳呈祥的圖案。

  ??“給美齡,我的小孫女。”

  ??這個時候的老人才是一個真正的慈祥安禧的老人,她沒有什麽可以對新朝的小公主,跟自己已經扯不上邊的小曾孫女表示的,隻有鹹豐皇帝給自己的最珍貴的東西可以聊表心意了。

  ??德齡知道,連龍劍銘和旁邊一直侍侯著的李蓮英也知道,那對玉鐲的含義和價值。

  ??“德齡,帶著美齡下去吧,糟老婆子太晦氣,影響小美齡就不好了,李安答,也下去吧。我跟皇帝有些話想說說。”慈禧象完成了一件大事,又象作出一個重大決定般肅穆著神色吩咐著。

  ??等眾人都退了出去後,慈禧合上眼睛休息了一小會兒,又微微睜開眼睛道:“皇帝,哀家死後請您善待德齡和滿族。哀家會把最後的問題一並帶走的。您去吧,洋人們還等著天朝的恩澤呢!”

  ??慈禧說完,再次閉上了眼睛,卻也再沒說話。

  ??龍劍銘替她理了理被角,尋思著慈禧最後的“私密談話”。對德齡自是沒有話說,兩個人的感情是在生活中密切起來的,甚至形成了無可分割的依存關係,甚至有了共同的後代。與封建王朝的皇帝寡情薄義不同的是,龍劍銘是真心實意地愛著德齡。對滿族,新帝國的皇室構成已經說明了問題,如果說還不夠的話,帝國政府的大中華民族理念就是最好的補充。那麽?還有什麽問題呢?需要慈禧一並帶走?難以想象……

  ??標誌有雙龍的皇家轎車在返回紫禁城。

  ??“陛下,您真的那樣看老佛爺?是真的嗎?”德齡抱著女兒微微依靠著龍劍銘的肩膀小聲問道。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德齡,你覺得以前的中國與歐洲各國有什麽區別嗎?中國差別人究竟差在哪裏?”龍劍銘惟恐德齡不能理解自己的真實心意,幹脆把問題攤開來說,他相信有見識的德齡能夠理解曆史問題。

  ??“西方在文藝複興後,思想自由、教育開放,因此科技昌明。英國人有了瓦特的蒸汽機而掀起工業革命,成為如今世界的第一強國。德齡覺得,國人的思想還受到束縛,這一點是中國落後西方的根源,對嗎?”德齡有著在法國的幾年生活經曆,回答這個問題當然比較輕鬆了,不過她仍然無法確定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或者說是否符合男人的心意。

  ??“對,思想!中國在戰國時代有百家爭鳴,從而創造出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在漢代主動連通西域,吸收外來文明,因此有短暫的強盛;在唐代更是文化昌盛。可從宋朝中葉以來,程朱理學占據了絕對的,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理念上的統治地位,加上明朝中後期的禁海鎖國,重農抑尚,重文輕工等一係列的政策,才導致了中國人不願意去發展科技,而致力於鑽營經學,謀求進身。思想,從此被禁錮在一個極其狹隘的範圍內,在封建皇權的壓製下,得不到釋放,也不可能發揮出人民的聰明才智,促進社會進步,科技昌明。從而使中國逐步地落後於西方。從科技而經濟,從經濟而軍事,這種落後的狀態到了1840年終於被激化,造成了中國60年的屈辱。這,不是老佛爺一個人可以認識到並加以改變的。實際上,她本人也是封建皇權禁錮思想的受害者!因此,讓這樣一個女人擔負起罪責是不公平的!不公平!”

  ??……

  ??1908年11月15日, 慈禧病重去世,同日,頤和園前清禁衛軍統領張勳開槍自殺。第二天,光緒莫名其妙地也隨著他的姨媽和伯母而去。慈禧為龍劍銘帶走了最後一個難以處理的麻煩,徹底結束了舊皇朝在中國的存在,斷絕了遺老們最後的一丁點想法……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