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存空間 第85節 老虎總理
作者:自由與榮耀      更新:2021-07-17 09:08      字數:4666
  狡猾的英國人並不吃龍劍銘那一套,相對初生的大中華帝國來說,英國擁有巨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巨大的海洋運輸能力和巨大的海外殖民地。對關係到兩國經貿往來方麵的談話中,英國人竭力地想要維持現狀,卻又竭力地想把擁有強大戰爭潛力的中國拉上自己的戰車,為將來的歐洲大戰流血。

  ??在1907年,歐洲局勢所呈現出來的劍拔弩張,已經讓所有的政治家相信,不久將會有一場決定性的戰爭在歐洲爆發。

  ??龍劍銘的意圖經過唐紹儀轉述出來後,並沒有引起英國政府的積極反映。在世界貿易體係裏,英國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在中國去主張什麽世界經濟一體化、商貿關係對等化的主張麵前,他們暗中嗤之以鼻。因為,中國人的主張會逐漸削弱英國在目前的優勢地位!

  ??中英最高層的會談,頗有點不歡而散的味道。

  ??1907年6月18日,在其他42國代表懷著各自的心思等待了兩天後,中英兩國的代表才到達荷蘭海牙,進入國際會議的會場。此時,長達四個月的第二次海牙國際會議才正式召開。

  ??政治家總是說:真正的政治決定是在會議桌下做出的。

  ??法國新任總理喬治?克列孟梭搶在了美國和德國人之前會晤了中國皇帝。沒有其他的辦法,總理放棄了聽英國人講話的權利,趁這個機會會見同樣不想聽廢話的中國皇帝。

  ??龍劍銘非常樂意會見這位法國總理,就在這位法國總理就職幾天後,他就在正式的場合宣稱他的政府的政策就是戰爭!對德國的複仇戰爭!於1870年步入政治的克列孟梭是社會黨人,在擔任上屆政府內政部長的時候就以主戰而聞名。龍劍銘知道,自己與英國人的分歧可以通過主戰的法國人來糅合。

  ??事實上,在對待可以預見的戰爭問題上,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的立場並不一樣。

  ??英國人與德國人地糾紛主要在國際貿易和海外殖民地上,而英國依仗著強大的海軍占據了處理這些問題的絕對主動權。在破壞中德美三國聯盟、在處理摩洛哥危機、在南非布爾戰爭中,英國都取得了勝利。與德國開戰,在英國人看來是遙遠的,是能夠避免則盡量避免的,他們不想因為盟友法國的關係而主動去承擔戰爭。

  ??法國則和英國完全不同。

  ??它和德國是死敵!阿爾薩斯和洛林還在德國人手裏,德國人還在圖謀摩洛哥,德國還在企圖破壞法俄的同盟關係。領土之爭在工業充分發展的經濟形勢下,讓法國人對失去的阿爾薩斯的煤和鋼鐵更加耿耿於懷。而德國人要打破英國人的海上優勢,則需要一個良好的海岸,法國海岸無疑是德國的首選目標。法國人始終牢記著:德國皇帝是在凡爾賽鏡宮加冕的!因此,一個德雷福斯上尉作了這種記憶的犧牲品。(注:法國軍官德雷福斯上尉被上級無端懷疑是德國間諜而被當眾沒收軍刀,判處徒刑。這一案件深遠地影響了法德關係和法國民眾的仇德情緒,後來,德雷福斯在現任總理克列孟梭的爭取和積極辯護下被確認無罪。但是法德關係因此達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從更遠的曆史淵源來說,法國和德國是世仇!追溯到公元十世紀中期,在歐洲出現的查理曼法蘭克帝國崩潰後,帝國分裂成了三部分,西法蘭克,中法蘭克和東法蘭克。西法蘭克就是今天的法蘭西,東法蘭克是傳統的德語地區,成為今天的德意誌帝國以及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中法蘭克(勃艮第)則成為德法兩國千年來爭奪戰爭的根源。直到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幾個邦脫離法國控製,至1871年德國宣布完成統一,德意誌帝國成立。

  ??因此,法國是積極在尋求以戰爭的手段來解決千年存在的德法問題,最起碼是要收回在普法戰爭中失去的兩個省。這種情緒,在綽號為“老虎”的克列孟梭政府表現的尤其的激烈。

  ??法國和英國的結合,是大陸與島國的結合,是大陸軍與大海軍的結合。英法百年戰爭後,英國作為法國傳統意義上的姻親,也在布爾戰爭前後得到法國的資金支持,避免了倫敦金融市場的總崩潰。在共同的敵人麵前,他們締結協約,卻有著不同而有關聯的立場。這種不同而有關聯的立場,就是龍劍銘達到自己目的,爭取大中華帝國利益的契機!

  ??因此,龍劍銘對突然來訪的法國總理表示了極大的歡迎。

  ??法國總理已經66歲高齡了,但是一雙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在禮節性的客套以後,用了些肯定的詞匯讚揚了大中華帝國在安南暴亂事件上給予法國的幫助,接著,才表露出老虎總理的本性。

  ??“……大中華帝國必須要為未來的法德戰爭選定立場,我需要皇帝陛下的確定答複,法國人民需要看到中國人民在最關鍵的時刻表現出的情誼。皇帝陛下,法國已經與中國締結了新約,放棄了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可以看出,法國對中國抱有誠摯的友誼。我希望我和您的談話,能夠直截了當地解決目前存在在法中之間的種種問題。當然您知道,法國麵臨戰爭,法國需要中國的幫助。對此,我本人和政府絕不隱瞞。”

  ??龍劍銘就喜歡跟這樣有著虎性的人打交道,這樣可以避免浪費很多的時間和口水。

  ??“中國能夠向法國提供軍火以及部分製造技術,也希望在中法兩軍中展開深入的交流。當然,中國希望在全球範圍內,能夠享受到一個公正的、有序的市場環境,希望在發展民生經濟的時候得到海外資本的幫助。”

  ??龍劍銘清楚,這個時候,不論是法國人還是其他歐洲大國,都沒有意識到今後的戰爭不是國家間的有限度的戰爭,而是一場真正的世界大戰!因此,隻有等他們意識到這些的時候,中國才可以跟他們談那些他們不得不同意的條件。現在,主要的目的是促進國家間交往的正常化,在公正、公平和自由的交往中逐步提升中國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凡事沒有一蹴而就的!衰落了百年的中國要取得在國際事務上的發言權和主導地位,不能單靠兩場對外戰爭的勝利就獲得,也不能依靠手裏攥著的一些技術獲得。國際地位的提升更大程度上是一種道義上和實力上的行為表現。

  ??“法國完全支持中國正當的商業利益,也希望與中國開展廣泛的民間、政府的商貿往來。法國資金依然關注著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如果皇帝陛下願意的話,我們可以締結中法在商業上的專項條約,以法律的形式來確保雙邊商貿事務保持公正,使中法商業交流成為兩國人民同時受益的友好交流。我相信,這種友好交流才是真正促進中法關係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克列孟梭爽快地提議由專業大臣(部長)來落實雙方的意向。當然,這並不是法國人比英國人傻,而是法國在目前的中法經濟交流中並沒有遭遇英國人麵臨的問題。至少,法國商品在中國沒有受到國民的抵製!在一定程度上相信馬克思主義的法國總理在中法經濟交流中完全使用了馬克思的經濟原則,把政治、軍事利益放在了經濟利益之後。這,就是英法兩國政府在對中國事務處理上的不同著眼點。

  ??法國總理更遠地看到了未來。在未來的戰爭中,哪怕是得到中國在軍需物資的支持,也總好過讓中國站到德國那邊吧?

  ??龍劍銘本人對這位總理抱有好感,不僅僅是脾性上的對路,而是在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兩國關係的問題上,總理與英國首相相比,更顯得靈活一些。古板的英國人始終抱著“日不落帝國”的光輝獨立思想不放,總抱著“不是殖民地就是敵人”的帝國主義思想教條不放。因此,溝通起來格外的困難。

  ??“總理閣下,隨著技術的進步,國家間的經濟交流會隨之逐漸演變成國際間的廣泛經濟交流。我們不能不為今後出現的這種情況打算。我建議,由中國、法國、美國代表亞洲、歐洲和美洲發起一項國際公約,確保今後的國際經濟交流受到國際法規和準則的保護、約束,維護各國人民的商業利益。”龍劍銘看時機已經差不多了,及時地把法國總理簽署中法兩國間經貿專項條約的提議推到了發動國際公約的高度。現在,不正是國際會議期間嗎?不正在討論種種國際公約嗎?可以說,現在的提議正是時候。

  ??克列孟梭總理皺著眉頭考慮著。中國皇帝的提議無疑是有吸引力的,對法國來說,可以打破英國朋友在國際貿易事務中的優勢地位,進而取得更廣泛的利益。這個提議,確實對法國有好處,卻把法國和英國之間的關係置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現在,法國需要加強與英國的關係,需要在不知道什麽時候爆發的戰爭中得到英國最直接的支持!這個時候得罪英國人,值得嗎?

  ??龍劍銘能夠猜到法國總理在想些什麽,所以他在稍微停頓一下後繼續說道:“法國、英國、和俄國已經締結了協約,我想在這個牽涉到三國利益、國際利益的問題上,總理先生需要和兩國政府磋商。不過,我不希望英國或者俄國為了一點點利益而向中國關閉加入協約的大門。”

  ??這個最大的誘餌立時引得法國總理眼睛一亮!

  ??從中國國防軍在安南維和部隊中可以看出,中國國防軍戰勝日本和俄國絕對不是偶然的!可以想象,如果中國作為協約國成員,在戰爭爆發後,可以快速為法國提供80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陸軍,而中國的幾乎無窮無盡的人力資源,可以為法國提供無窮無盡的軍隊!更不要說那些軍事技術裝備了,在平時那還是一個國家保證其利益的籌碼,到戰爭期間,這些籌碼必然會與盟國共享!法國需要幫助,需要在戰爭中有決定性作用的幫助!

  ??“皇帝陛下,請給我一些時間與英國政府溝通,我希望能夠以英法兩國作為歐洲的發起國。當然,為了引起英國朋友的足夠重視,我會把您剛才的話如實轉告英國政府,也希望中法兩國商業、法律人員可以先進行公約的基本大綱起草工作。” 克列孟梭完全下定了決心,因此已經急不可耐地要求中法相關官員起草大綱了。

  ??“那,我完全可以榮幸地站在協約國的立場上作一些設想了?”龍劍銘再次提出了問題,他需要法國總理的確認,以便自己拋出下一個問題。事實上,法國使協約國的橋梁、核心。協約國是在法俄同盟和英法協約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軍事集團。

  ??“對,完全可以。”法國總理當然對中國皇帝積極的態度表示表示歡迎,這個時候他怎麽也想不到,中國皇帝的積極態度一直保持到1916年才得以變成現實。

  ??“我建議,在適當的時候舉行一個限製各國發展海軍主力艦的專題國際會議,總理先生,您的看法呢?”龍劍銘這一招非常的毒辣,隻要這個會議一召開,無論形成決議與否,都將把目前的海軍軍備競賽推入高潮!這樣的會議召開本身就表明了一個趨勢:國際力量要限製海軍!那麽有能力發展海軍的國家勢必在極力阻撓公約形成的同時加快本國發展主力艦的力度,爭取在公約達成前造成既成事實。如果公約真的達成,限製各國的主力艦數量的話,那更好!戰艦建造將從追求數量向重視性能質量上轉變,那中國手裏掌握著的戰艦技術不變成全球海軍先進戰艦的定單才真正是件困難的事!

  ??法國總理知道,中國皇帝是在為德國最近瘋狂建造“拿騷”級戰艦而擔憂。對於海軍相對陸軍來說顯得弱小的法國,這個建議是有誘惑力的……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