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滇黔鎖鑰
作者:推敲夜僧      更新:2021-07-16 01:52      字數:3650
  夜雨下了一夜,早上醒來,小雨淅淅瀝瀝下了一陣後停了,天色卻仍舊陰沉沉的,照例八點集合出發,安順縣政府派了十名保安隊成員沿途護送,沿路大多坦途,即便有山,坡度也不高。雖然隻有四月初,但天氣已經十分熱了,大家都走得直冒汗。沿路看到的罌粟苗已經高達四五尺,快有一人高,花朵十分耀眼奪目,有紅藍紫白多色,交錯地開放,每朵罌粟花的中心都有一顆核桃大小的果實,呈灰綠色,胡承蔭好奇心強,於是觀察得非常仔細。

  ??“你們快來看,這每個綠果子上麵都被刀割開過,裏麵還冒白汁兒呢!”

  ??胡承蔭想采一個下來研究研究,池擷清突然冒出來,將他一把拍開,池擷清一臉嚴肅地解釋道:

  ??“這就是罌粟汁,這些傷口都是煙農一大清早過來割的,這一步叫‘割漿’,中午的時候就過來把這些白色的汁液采回去,這叫‘收漿’,再把這汁液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因為空氣有氧化作用,汁液就會收幹凝結,形成褐色或黑色的硬塊,這就是生鴉片,生鴉片經過燒煮和發酵之後就變成了熟鴉片,之後被商人收購,或可製成鴉片丸吞食,或是用煙槍點燃吸食。一旦染上鴉片煙癮,終生難以戒斷,你看這花生得美,實則可怕得很!”

  ??周曦沐路過聽到他們的交談就一直在點頭,他把手放在池擷清的肩膀上按了按。

  ??“這位同學說的沒錯,就是眼前這五彩斑斕的花害了中國老百姓一百多年,一直以來,滇、黔、蜀三地以產煙著名,這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雲南的雲土,而產量則以貴州為最多。你看著漫山遍野的罌粟花,是老百姓想種嗎?並不是,政府越是禁煙,煙土的價格就越高,地方軍閥為了暴力逼迫農民種鴉片,收取高額煙稅充作軍費,這鴉片隻要不禁絕,中國老百姓的苦難就沒有頭,所以這罌粟再好看也絕對不能碰。”

  ??“請老師放心,我絕對不碰!絕對不碰!”

  ??步行團一口氣走了十幾公裏,在大山哨大休息,下午三點到了鎮寧縣城,宿營在城區女子中學,離鎮寧縣政府很近。因為到得早,廚工破例提早放飯,“三劍客”吃完晚飯才五點鍾,太陽依然在天空高懸,“三劍客”便跟著十幾個同學一起帶著手電筒、紅燭和馬燈從東門出城,去看近郊名勝火牛洞。此洞洞口經常有放牛的夥伴在此避雨,因此最初叫“夥牛洞”,後改成“火牛洞”(因1975年在洞內挖出牛骨化石,今改稱‘犀牛洞’)。

  ??因為一路上“三劍客”見洞必遊,自以為見慣了世麵,對“火牛洞”並無太高期待,然而進洞之後才發現這裏是一個“鍾乳石的寶庫”,大家紛紛嘖嘖稱歎。成千上萬的鍾乳石從上方垂下,與之對應的是地上整整齊齊排列著的竹筍,與此洞相比,牟珠洞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了!洞內十分開闊,宛如清華園的大禮堂,地麵被衝刷成高低錯落的平台,宛如“台階”,沿著“台階”向上,大家突然發現在高處有一塊巨大的鍾乳石,赫然是佛祖的形狀,鍾乳石多年沉積成如此奇觀,不得不說是巧奪天工。因為太過神似,胡承蔭甚至忍不住雙手合十,鞠躬拜了拜。

  ??在燈光的映照下,石筍和鍾乳石的形狀影影瞳瞳地反射在岩壁上,產生了奇妙的變形,洞內越走越開口,人顯得越發渺小起來。因洞內十分空曠,大家說話都有回響,胡承蔭大喊一聲,數秒之後仍舊還可聽見,胡承蔭忍不住唱起歌來,他唱的是那首“氣勢洶洶”的《大刀進行曲》: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武裝的弟兄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前麵有東北的義勇軍,

  ??後麵有全國的老百姓,

  ??咱們軍民團結勇敢前進,

  ??看準那敵人,

  ??把他消滅,把他消滅!

  ??衝啊!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殺!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因為歌曲太有感染力,從開始的胡承蔭一人獨唱變成了“三劍客”的齊唱,再後來變成所有同學的大合唱,再搭配上洞中此起彼伏的回聲,竟然產生出一種百人大合唱的錯覺來。大家一邊唱還一邊配合著歌詞揮動著雙臂,大聲唱完之後都有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

  ??因為洞中十分黑暗,而且洞中有很多岔路,十分容易迷路,走著走著大家就分散了,因為“三劍客”一路見洞就進,再加上火牛洞實在是美輪美奐,他們並不急著出洞,反而在各個岔路之間興味盎然地探索,三人借著馬提燈和電筒的光亮盡情著欣賞大自然巧奪天工的傑作,在洞中流連忘返了一兩個鍾頭,才終於出了洞。

  ??走到洞口一看,天已然黑了,太陽失去了蹤影,一輪新月高懸,天上點點繁星,地上陣陣蟲鳴,更襯托出夜的靜謐。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此情此景,雖沒有下雨,也沒有稻香,但賀礎安莫名覺得辛棄疾的《西江月》跟眼下的風景特別貼合,不自覺便吟誦起來。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再次變成“三劍客”的齊聲朗誦,最後一次誦完,三人看了看彼此,哈哈大笑起來。

  ??休整一夜之後,大家都勁頭十足地迎接新一天的到來,每個人都十分興奮,因為他們繞路去遊覽最有名的黃果樹大瀑布。步行團一路沿著公路向瀑布方向行進,越靠近瀑布,公路的坡度越大,走起來越是費力,離開公路開始走舊時的古驛道,好在瀑布的水聲越來越響,大家都振作精神,越走越快。

  ??走到坡頂,舉目四望,西麵是氣勢雄渾的關索嶺,東麵就是傳說中的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黃果樹瀑布了。遠望黃果樹瀑布,其壯觀雄偉難以用語言來形容。黃果樹瀑布寬約一二百米,高三十四米,響聲震耳欲聾,大家都失了言語,專心致誌地欣賞眼前的美景。大家一邊欣賞一邊向瀑布的方向走去,大約走了一公裏左右,又發現一道更大的瀑布急衝而下,對麵還有一座涼亭,上書“觀瀑亭”三字,“三劍客”來到亭中觀瀑,急流宛如白練直衝而下,狠狠砸入潭中,因為之前都忙著趕路,“三劍客”早已走得汗流浹背,此時瀑布濺起的水花撲向他們的臉上、身上,頓覺一陣涼爽。胡承蔭似是有了新發現,指著柱子道:

  ??“你們來看,這柱子上還有很多人提的詩呢!不過盡是些‘到此一遊’的字樣,倒是有一首‘七絕’可以讀讀看:珍珠簾箔玉屏風,多少遊人讚不同。總為天孫相思苦,故教銀漢下瑤空。”

  ??“第一句把瀑布比作珠簾和玉屏風,倒不如末一句比作從空中墜落的銀河來的好。”賀礎安略作點評。

  ??“這麽雄壯的瀑布,除了我們卻幾乎沒有什麽遊客,可見貴州跟外界是多麽隔絕和閉塞,我們來得不是時候,若是夏季漲水的時候過來,瀑布應該更加壯觀。”

  ??步行團的大家都流連在觀瀑亭旁不肯離開,黃團長派人“三催四請”方才繼續沿著來時的老路折返,途徑一嶺名曰“雞公背”,繼續走不了多遠便到了公路上,繼續走至?陵橋,灞陵橋上有十幾個賣甘蔗的苗家女子,正愁午後沒有生意,被太陽曬得蔫頭耷腦,沒想到步行團的大家見到他們宛如餓虎撲食一般,苗女頓時坐地起價,雖然賣的貴,要一角錢一根,仍舊被搶購一空。在橋上仰望關索嶺,跟在坡頭觀望的感受迥然不同,峻拔非常。大家坐在橋邊一邊啃甘蔗,一邊看著高聳入雲的關索嶺,不時把甘蔗渣吐到橋下順水流走,有一種怡然自得的快樂。

  ??過橋之後繼續爬山,山勢很陡,好在半山腰有一間關帝廟可供休息,大家還途遇山澗溪水,紛紛躍進溪中洗臉洗手,頭頸汗液的粘膩一掃而空,分外舒爽,之後便一口氣攀爬到山頂,山頂竟然設有關卡,上書“滇黔鎖鑰”四個大字,說明這裏是雲南和貴州的交界處,到了這裏就離雲南不遠了。過關下坡再走三裏便到了關嶺場(今關嶺),這是一個不大的鎮子,有四五十戶人家,因為地勢險要,鎮上舊時駐有軍隊,並建有營房,步行團當晚便在營房內留宿。

  ??在關嶺場留宿一晚之後繼續出發,又是連綿不絕的山路,山巔煙霧彌漫,田地荒蕪,走好久也看不到村落,更無人煙。停停下下的雨很是惱人,路麵極其濕滑,大家的腳上沾滿了泥,還一直要走上坡,稍不留神就跪倒在地上。“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天步行團沒有發幹糧,沿途一個村落都沒有,別說打尖兒了,就連喝口水的地方都沒有。下午三點,饑腸轆轆的大家終於走在永寧的街頭,隻聽見有報販一邊走一邊舉著報紙振臂高呼:

  ??“賣報賣報!台兒莊大捷,俘虜敵軍一萬!賣報賣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