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收下弘農
作者:泠雨      更新:2021-07-16 01:08      字數:5930
  洛陽,太史慈、沮授部消滅夏侯淵大軍後,隻是在洛陽城中稍做短暫的休整,留下數百名士兵駐守洛陽城,五千暴熊軍駐守虎牢關、汜水關,其餘大軍繼續向西挺進。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永寧、澠池、曹陽等小城鎮收入囊中,兵鋒直逼弘農。

  ??太史慈、沮授等人收到張濟放棄長安城,把大軍都全部撤回到弘農城來,一心一意守衛弘農城,這樣上來,弘農城中的兵馬達到了近九萬,這差不是太史慈大軍的近三倍,兵力懸殊很大。最為麻煩的是毒士賈詡到了張繡手下當謀士,這可就不好辦了,賈詡是非常牛B的頂級謀士。在古三國時期,賈詡的謀略能力應該排在天下前六位,他和郭嘉、周瑜、諸葛亮、龐統、司馬懿幾人是一個檔次的牛人。賈詡用計不計後果,隻追求效果,所用之計讓人摸不著頭腦,中計的人基本是死無葬身之地,沒有什麽挽回的餘地。

  ??太史慈道:“正平先生,這賈詡到了張繡手下,那我軍這次攻打弘農可不會很順利啊?”

  ??沮授微笑著道:“子義不用擔心,賈詡雖然有能力,但也要張濟、張繡二叔侄聽行行啊。具我所知,張濟、張繡二人對賈詡的能力並不是很注重,現在賈詡的話估計很難受到采用。我軍還是有機會的。”

  ??太史慈道:“正平先生,那我們要怎麽攻打弘農城呢?”

  ??沮授思考了一會後道:“我們的任何計謀要想隱瞞住賈詡是不可能的,我們隻能是采用詐敗,這樣容易讓張繡這毛頭小子驕橫自大,目中無人,犯輕敵的錯誤。”

  ??管亥聽後,一頭霧水,啥都未聽懂,抬頭看了沮授一眼後道:“正平先生,你就說明白點,我咋舌聽不懂是什麽意思啊?”

  ??沮授微微一笑道:“柄元,是這樣,我們明天和張濟大軍交戰時,出陣的肯定是張繡,這小子有一身非常好的武勇,自認為天下他最牛,又好鬥。我們就隻能敗不能勝,這樣我軍應有地機會在野外消滅他們一部分大軍。”

  ??太史慈道:“是啊,我也聽大哥說過,這張繡確實是有一身勇武,一條槍使得花團錦簇,至今未遇對手。”

  ??弘農城內,張濟、張繡叔侄和手下的賈詡、胡車兒、雷敘、刁麟翔等人也在研究怎樣抵抗太史慈大軍的進攻,弘農城是張濟唯一的落腳點,一旦丟失,那他就徹底完蛋了。

  ??張濟道:“文和,你說我軍能抵擋得住大熊軍的進攻嗎?”

  ??賈詡聽後搖搖頭道:“抵擋不了。”

  ??張繡道:“文和,你是長他人誌氣吧,我軍有近九萬大軍防守,而太史慈手中隻有三萬五千不能的兵力,我軍差不多有他大軍的三倍唉。”

  ??賈詡道:“將軍手中的大軍其戰力有匈奴鐵騎強大嗎?有鮮卑族鐵騎強大嗎?”

  ??張濟聽後老實道:“我軍九萬大軍,真正有戰力的也就是五、六萬,其餘的都訓練不足,戰力不強,肯定比匈奴、鮮卑族的鐵騎差了,這不用比較。”

  ??賈詡道:“大熊消滅十五萬匈奴鐵騎隻出動了五萬大軍,消滅鮮卑族二十五萬大軍隻運用了八、九萬大軍。現在太史慈雖然隻有三萬多兵力,但其實力不容小視。靠將軍手中的近九萬大軍能抵擋得了太史慈的三萬多大軍嗎?”

  ??張繡道:“文和,我軍是守城啊,大熊軍要想攻打城池的話,那傷亡肯定會比我軍多,我們有啥守不住的呢?”

  ??賈詡聽後搖搖頭道:“長安城中有馬超的十萬大軍,一夜之間就被趙雲大軍給攻破城池,十萬大軍灰飛煙滅,連安定都被收入囊中,馬超的大軍難道不強悍嗎?長安城池難道不堅固嗎?馬超手中的兵力也是趙雲大軍近一倍,結果連一夜都未守住。將軍的弘農城池高大、厚實趕不上長安城,兵馬戰力不如馬超手下西涼鐵騎,不知將軍用什麽來抵擋太史慈大軍的進攻。加上趙雲大軍肯定馬上會對潼關出手,一旦潼關失守,那函穀關能守得住嗎?將軍到那時將麵臨二麵夾擊。”

  ??張濟聽後道:“文和,那你說我要怎麽辦呢?”

  ??賈詡抬頭看了張濟一眼道:“有二條路:一是向大熊投降,估計大熊會給將軍好的地位;二是放棄弘農城池,暫時尋找另個一個落腳點立身。”

  ??張繡聽後大聲叫道:“文和,你說啥啊?我們剛放棄了長安城池,為的就是守衛好弘農城,再放棄弘農城池,那我們到什麽地方落腳啊?至於投降大熊,那更是想都不用想,我們手中有九萬大軍,再怎麽說也算是一方諸侯吧,怎能走投降之路?”

  ??賈詡聽後,沒有做任何表示,隻是在心裏想,長安城池那麽堅實都是一夜都守不住,這小小的弘農城想守住,那是癡人說夢話。大熊攻城肯定有一套,否則怎麽會那麽容易,隻是大家不知道其手段罷了。

  ??張濟道:“文和,那你說我軍要到什麽地方去落腳呢?”

  ??賈詡再次抬頭看了一眼後道:“宛城!”

  ??張濟道:“文和,宛城可是在劉表手中,荊州也是有數十萬大軍,我們也不易拿到手啊!得罪劉表也會受到他攻擊,並非是個好地方吧?”

  ??賈詡道:“將軍願意和大熊對陣還是劉表對陣?劉表手下大軍的戰力能跟大熊軍相比嗎?既然大熊下了把弘農收入囊中的打算,那大熊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把弘農打下。就算將軍能暫時守住弘農城,那大熊一旦增兵,那抵擋得了嗎?況且我估計,將軍手中的大軍連太史慈將軍都無法抵擋。”

  ??太史慈、沮授大軍到達弘農城效時,並沒有像以往一樣,馬上前去挑戰,而在老遠的地方安營紮寨,做好各種防禦工事,雙崗雙哨,嚴密防守。

  ??次日,高覽、韓猛二人帶五千飛熊軍、五千暴熊軍前去挑戰。弘農城中的張濟馬上讓侄子張繡率三萬大軍殺將出來。由於高覽將軍的目的是詐敗,所以當張繡率大軍出城後,並未立即用弓弩手擊殺,而是等張繡布好陣後再決戰。

  ??張繡大軍布好陣後,高覽將軍高聲叫道:“張繡小兒,見我大軍到來,還不趕快開城投降,難道你叔侄不知道袁紹的下場,還想做無為的抵抗嗎?”

  ??張繡年少,聽了高覽將軍的話後,雙眼一瞪,立即嚷道:“高覽,你什麽東西,別人怕大熊軍,我張繡可不懼怕,在我眼裏,大熊軍如同老弱殘兵,有本事就放馬過來。”

  ??韓猛聽後馬上拍馬殺出,手中大馬士革鋼刀高高舉起。張繡手下的馬前卒胡車兒見後也提馬殺將出來。二人殺得開昏地暗,你來我往,大戰五十多回合。胡車兒棒重力沉,招招力發千斤;韓猛占有大馬士革寶刀在手,用刀如風,招招致命。當然畢竟韓猛的能力比胡車兒還是稍有差距,五十多回合後感覺應負起來有點吃力。

  ??高覽見韓猛馬上要敗,立即拍馬殺出,準備換下韓猛。但張繡那容許,也拍馬殺出。韓猛、胡車兒雙雙退回陣中,交戰變為張繡和高覽二人在撕殺,這二人的交手那就是別外一種情況,二人都是用槍高手,都把手中的槍發揮出最大效力。

  ??論槍法,高覽確實比張繡差一個檔次,張繡具說是童淵老前輩的弟子,也算是趙雲的師兄吧。高覽雖然占有兵器的優勢,但和張繡大戰三十多回合後還是感覺無能為力,要不是他從趙雲那裏了解到更多的槍法的話,估計二十回合不到就敗了。

  ??高覽知道再戰下去討不到啥便宜,隻好回馬就逃。這本來是一場詐敗,現在演變成真正的大敗。張繡那會留情,馬上率三萬大軍追殺過來。高覽、韓猛二人手下士兵內心一陣的慌亂,但畢竟是大熊軍,經過嚴格、長期的訓練,當張繡衝殺過來後,軍隊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逐漸從慌亂當中穩定下來,組織陣型逐漸向後退確,有條不紊的敗退。

  ??高覽、韓猛二人率敗軍退回大營,損失士兵數百人。沮授聽說戰況後,馬上道:“子義將軍,既然是真敗了,那我們不如再多敗幾陣,將張繡誘騙到城效,遠離弘農城,我們再連敗上幾天,每天都退上二、三十裏,在詐退時將士兵秘密逃到張繡大軍的後麵,然後再對張繡進行圍殲,消滅他手中的三萬大軍,那下一步我軍攻弘農城池就容易多了。”

  ??太史慈聽後,馬上起營退兵二十裏地,並排出偵察兵嚴密偵察敵情,防守好中軍大營。第一天管亥敗逃,太史慈大軍敗退二十裏;第二天高覽再敗逃,太史慈大軍敗退二十裏;第三天太史慈敗逃,大軍敗退二十裏;第四當張繡率自己的三萬騎兵出戰時,張繡對太史慈說道:“太史將軍,今天我們就決個輸贏,你也不要老逃跑啦,是男子漢就好好的打一場。”

  ??太史慈聽後道:“那好吧,今天就依張將軍的,我們就來決個輸贏吧,到時候你可也不能逃跑哦,要是你被我們俘虜的話,我想請你投誠我大哥。”

  ??張繡說道:“太史將軍,你可是我手下敗將啊,我怎麽可能會輸給你,又怎麽會被你們俘虜,怕是你被我俘虜吧。”

  ??太史慈微笑道:“張將軍,那就揮大軍過來吧。”

  ??張繡率自己的大軍向太史慈的中軍衝殺過來,而太史慈手下的弩騎兵、弩手、弩床、弩箭紛紛射向張繡的陣中,張繡陣中是叫喊聲一片,有一部份張繡的騎兵衝到太史慈的軍陣麵前,但太史慈早就準備好了一批投槍手,手中的標槍紛紛投向張繡的士兵,張繡的騎兵紛紛落馬,就是有少部份能避開的也被長槍手給解決嘍,轉眼間,張繡就丟下了上千具騎兵屍首,而太史慈手下的各種弩箭、弓箭、弩床還在不停的射擊,張繡的陣型已經是七零八落,亂做一團。

  ??太史慈一見時候到了,馬上帶領二萬飛熊軍向張繡的軍陣中衝殺過去,韓猛率五千多暴熊軍則變為六花陣紛紛殺向張繡的陣中。太史慈的飛熊軍那可不得了,那可真是虎狼之師,以一擋十那可是小兒科,張繡的軍隊馬上被高順的士兵吐吃,這讓張繡十分的氣氛,提槍就朝太史慈殺將過來,當然太史慈其武勇不會比他人差,也是提槍迎戰,雙方你來我往大戰了三十多個回合,張繡的士兵卻在退逃,整個陣型被太史慈的大軍衝得慘不忍睹。張繡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又被太史慈給死死的纏住,昨天的手下敗將,今天怎麽會突然厲害起來嘍,讓人怎麽想也搞不清楚。

  ??張繡和太史慈的大戰還在繼續,當二人大戰到七、八十個回合後,張繡敗啦,他被太史慈一槍刺到了臂膀上,張繡在慌裏慌張中敗逃了,太史慈則率大軍追殺過去。張繡敗逃出三十多裏後,整個軍隊是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而他們的退路卻被大熊軍的士兵給擋住啦,擋住他們的是二天前敗逃的高覽率領的三千飛熊軍和二千暴熊軍,高覽的士兵不但是精銳之兵,而且是休息了半天,就是等到現在,那可叫做是精神百倍,有力氣無處使啊,而張繡的士兵卻是精疲力竭,他們可是和太史慈的大軍剛大戰了一場,並且是敗逃了三十多裏,整個人的身子骨都像是散了架似的,這真是叫做後有追兵,前有攔路虎,張繡知道隻能是拚死一戰,否則的話那就是死或被俘二種情況,張繡也管不了他手下的士兵了,他自己是殺出一條血路向弘農城逃竄了,跟在他身後的三萬大軍,現在最多有五千人吧。

  ??張繡率五千敗兵拚命逃跑,走不到十多裏,管亥帶五千精銳大熊軍早就等待,一見張繡的敗逃之軍,連話都懶得講,立即下令弩箭手射殺,隨後直接揮軍殺將過去。張繡一見管亥大軍,心都涼了,這怎麽戰啊,手下的士兵是疲憊不堪,氣喘籲籲,有的連路都跑不動,有的手中兵器早就丟到啥地方都不曉得。

  ??張繡雖然心中痛苦,但還是打起精神,奮勇殺出一條血路,帶著胡車兒及十多名親兵殺出重圍,向弘農城奔去。

  ??弘農城中,張濟見侄兒把三萬最精銳的大軍損失遺盡,氣得連話都懶得說,現在說什麽都沒有用,關鍵是要解決目前的困難,現在弘農城中隻有近七萬大軍,真正有戰力的僅三萬多一點,其他的遇到硬戰、決戰時是不會有多大作用的。

  ??張濟把賈詡請到官邸,道歉道:“文和,早不聽你言,才有繡兒的大敗,現啥都不說了,還是請文和給我指條明路吧?”

  ??賈詡聽後搖搖頭道:“將軍,現在損失了三萬精銳部隊,要想抵擋太史慈大軍的進攻,守住弘農城,那已經是癡心妄想了,還是趕快重新選擇落腳之地才是上策。太史慈大軍不會給將軍多少時間了,再遲疑的話,估計將軍連全身而退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張濟道:“文和,那我軍到底要咋辦?多陣行動?”

  ??賈詡道:“將軍,如果想好後,應該現在就動身,馬上率大宮退出弘農,派重兵駐守函穀關、潼關,盡可能的延緩大熊軍的進攻,給將軍爭取箭多一點的時間,將軍馬上從孫子穀關出兵,突襲宛城,隻要把宛城收入囊中,那將軍應該有幾年的休整時間,隨後根據局勢的發展而定今後的道路。”

  ??張濟聽了賈詡的話,再也不猶豫了,馬上下令撤出弘農城,連夜率大軍退回到函穀關。次日馬上親率大軍向宛城殺去,函穀關隻留下雷敘率五千兵馬駐守,目的就是延緩太史慈大軍進攻函穀關的速度。

  ??二日後,太史慈率大軍殺到弘農城下,稍一攻打,就發現是座空城,太史慈那管,立即占領城池,出榜安民告示,穩定民心,開倉放糧。

  ??幾日後,太史慈把內政事務交給內政人員,自己和沮授等人率大軍殺向函穀關。大軍到害函穀關後,馬上派出偵察兵進行詳細的偵察,知道關卡上僅有五千兵馬駐守,張濟大軍已經向宛城殺過去了,這就意味著張濟也準備放棄函穀關和潼關了。太史慈也不準備強攻關卡,首先讓弩箭手對關卡上進行無差別射擊,把關卡上的守城兵嚇得東奔西逃。

  ??每天太史慈都讓弩箭手對關卡城牆上進行射擊,關卡上和守城兵馬還是做了必要的抵抗,目的是要給張濟大軍贏得時間。如果不強攻的話,憑函穀關的險峻,抵抗是沒有什麽問題的。每天三輪箭雨,幾日後,守城關上的士兵也逃跑了,當然這也是張濟在撤退時允許的,也知道憑這點兵馬是無法抵擋得了太史慈大軍的攻伐,以及損兵折將,不如保相聚實力,主動放棄呢。

  ??太史慈大軍把函穀關收入囊中後,馬上對潼關用兵,潼關兵馬也是無心再戰,還未等到太史慈大軍殺到,他們都逃跑出潼關了,就這樣,太史慈的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二大雄關給收入囊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