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荀彧
作者:泠雨      更新:2021-07-16 01:08      字數:6773
  並州呂寧官邸內,呂寧正在閱覽各地送來的戰報、情報。從而對遠東地區、遠北地區的征伐情況有了大概的了解。現遠東、遠北等地方基本征伐結束,挹婁、夫餘、沃沮、三韓、庫頁島及貝樂加湖以北的大片地方全部被呂寧的大軍給收入囊中,北方問題、遠東問題徹底解決。今後在陸路會對大漢民族形成威脅的主要是來自於西麵的諸國,當然了後世的西方列強更是強大,他們會從海麵上來入侵。

  ??此時,郭嘉進來道:“主公,曹操派信使來了,你是否願意接見呢?”

  ??呂寧一聽,順嘴道:“奉孝,老曹怕是來購買裝備的吧?這次他派什麽人來啊?”

  ??郭嘉回答道:“主公,這次曹操派荀文若來。”

  ??呂寧聽後,稍稍一愣,想都不想就道:“什麽?派荀彧來,這老曹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郭嘉微微一笑道:“主公,曹操是派文若來,估計怕是有啥事想和主公商量吧,否則也不會出動文若啊。”

  ??呂寧想了想道:“既然是荀彧來的話,還是見一下,我可是早就仰慕他的大名了。奉孝你把他帶進來吧,另外把有關人員也一起叫來好了,估計文若會有好多事想我們協商呢?”

  ??郭嘉出去後,呂寧在想:荀彧,荀文若,天下最有才華的名士。既曆史記載,荀彧是曹操最信任的謀士之在,老曹先授予他百官之首侍中尚書令,後來官至太尉。古三國時期,老曹帶兵出征,家中都是由荀彧在幫打理,也正是有的荀彧,曹操製下的經濟才有了快速的發展。後來由於曹操稱王時,荀彧很無奈,畢竟荀彧是大漢朝最忠實之一,最後選擇了自盡一條路。荀彧的死對於曹操影響極大,否則後期曹操的爭霸之路也不會那麽的艱辛。若論內政能力,全天下能和文若相比的估計也隻有諸葛亮,他二人具體是誰更高一點,那隻有天知道,因為沒有可比性。

  ??但有一點是荀彧心胸寬廣,能容納人才的發展,能挖崛出更多的人才,從而魏國是人才濟濟,什麽樣的人才都有;而諸葛亮則是很壓抑人才,喜歡大權獨攪,小權不放,以至於後期的蜀中人才缺乏,其很有才華的法正、廖立、孟達、李嚴、馬謖、魏延、馬超、趙雲等人都是受諸葛亮大大排擠的人,最後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局麵。若論謀略,荀文若也應該是天下排名前十的最頂級謀士,他一生為曹操出過無數的計謀,是曹操手下非常依重的謀士之一,也是最信任的謀士之一;而諸葛亮在謀略方麵也其實是天下最牛的謀士之一,他和荀文若一樣,是一個戰略家,都不是戰術家,前期諸葛亮靠馬謖、法正為他遺失補缺,後期這二人死後,諸葛亮基本沒有取到過什麽象樣的勝利。

  ??另外荀文若所處的環境是人才濟濟,能人輩出的曹操陣營,並能獲得曹操的信任和重用,這可不簡單,這本身就是其能力的象征;而諸葛亮投奔劉備,其實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如果是諸葛亮到曹操手下,能是啥情況呢,這隻有天知道,當然諸葛亮本人並非是不想去投靠曹操,而是到了曹操那裏,有大把人才能和他相比,他也肯定不會獲得大權獨攪的權力欲望,因此他很明智的選擇了輔佐劉備,也並非是象羅大大書寫的那樣高尚、神秘。若是把內政能力和謀略相結合後來綜合評價的話,荀彧和諸葛亮二人肯定是天下最牛B的二人了,具體他二人誰更牛一點,那沒有可比性,也說不清楚,隻有天知道,但如果是曆史上真實的人,應該是荀彧要強於諸葛亮,畢竟諸葛亮是被羅大大給神話、妖化了的人物,真實的諸葛亮不會有那麽牛B。

  ??演義上的諸葛亮什麽不出茅廬就有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那比他更早的魯肅給孫權的榻上策算啥,說不定就是羅大大把魯肅的功勞和智慧給劃給了諸葛亮呢?還有諸葛亮的草船借箭,這不是胡說八道嗎,怕借到的是火箭吧,草船遇到火箭那會是什麽樣子呢?什麽借東風,都是忽悠人嗎;還有啥空城計,那可是趙雲的傑作啊,也被羅大大給安給了諸葛亮;別什麽木牛流馬、諸葛散、諸葛連弩等那都是他的老婆黃月英的功勞,羅大大把很多別人的的智慧和功勞都強行安給了諸葛亮。

  ??如果諸葛亮真的是不出茅廬就知道有三分天下的結果,又是名愛國、愛民的人,那他為啥不去輔佐老曹,讓國家盡快統一,讓百姓少受戰火的災難,這樣大漢民族不是就少了更多的創傷和災難?諸葛亮明知打不過魏國,還要年年發動戰爭,這不是拿雞蛋往石頭上碰嗎,這完全是不顧百姓的死活,是勞命傷財。再說了南宋前,曹操在各種曆史書上的評價那都是民族英雄、軍事家、政治家、名將;後來由於宋朝的軟弱無力,把曹操給說成是大奸臣;現時又把劉備給抬了出來,並使其正統化、神化、妖化,從而把劉備手下的人全部瞎編些功勞上去,就是後世人敬佩無比的關羽、張飛二門神的能力也是被羅大大給神化了的人物,那真正的曆史事實又是啥呢?這隻有天知道了。

  ??不大一會兒,郭嘉帶著荀彧進來了。呂寧抬頭一看,見荀彧身著灰色的儒生服,五官端正,雙眼炯炯有神,一臉善相,確實有大家風範,也不愧為是天下最牛的名士。呂寧在內心中也是頻頻點頭,當然也知道像荀彧這樣的謀士不是很容易搞定的,況且現在他還是身居要職,是百官之首,就算把他給扣壓,那也不會屈服。

  ??荀彧也抬頭看呂寧,見呂寧身著簡單,也不是大漢朝的官員服、儒士服、將軍服,而是長褲配上絲綢短袖衣,一點規矩都沒有,在荀彧眼裏完全就是奇裝異服,頭發更是剪得短得不能再短了,這和大漢朝成年後的男子不理發,留胡須更是形成鮮明對照。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熊?讓荀彧對呂寧的第一印象十分的差勁,也想不出來這樣一個人能是天下實力最強的諸侯,還能把那麽多的名士、人才收歸帳下,這有點太不可思議,但現實的情況就是如此,荀彧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人就是呂寧,是獨霸一方的呂寧,是率領手下兵馬消滅鮮卑族、匈奴的呂寧。

  ??走近後郭嘉對荀彧道:“文若,這就是我家主公。”

  ??荀彧聽後馬上對呂寧行禮並道:“見過呂將軍。”

  ??呂寧回禮後道:“中書令大人,你就不要叫我什麽將軍了,我可擔當不起,你還是叫我名字吧,你可是當世名士,百官之首啊,在你麵前我就是名小學生。”

  ??荀彧聽了呂寧的話後心中一愣,你這是啥話,你可是天下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啊,怎麽一點規矩都不講,我叫你將軍叫啥,能叫你名字嗎?況且這次是來和你提升關係的,那能對你無禮呢。“呂將軍,你可是名符其實的將軍啊,這有啥不對呢?我那敢叫將軍的名號?”

  ??旁邊的郭嘉道:“文若,你也不用介意,我家主公就喜歡別人叫他的名字,這樣他覺得更親切點,他最反感別人叫他的官職了。你和我家主公都不必客氣,相互間都叫字好了,這樣更親近。”

  ??呂寧聽後馬上道:“對,對,對,奉孝說得對,我們都不要搞官場上那一套了,還是隨和一點的好,你說呢文若先生?”

  ??荀彧聽後,隻好點點頭道:“既然將軍如此看得起在下,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呂寧聽後,假裝生氣的道:“文若先生,你看怎麽就叫我將軍了?難道我呂寧在文若先生心中真的是一文不值,是個窮凶極惡之徒不成。”

  ??荀彧聽後急忙道:“不是,那有此事,子奕率領手下官兵多年來在北方大草原上浴血奮戰,可是為我大漢民族的邊境安危立下了赫赫戰功,你的英雄事跡可是讓我深為敬佩。雖然子奕在處理有此事上做得急了一點,但比起你的功勳來那是微不足道。加上這麽多年來,你安置了數不清的災民、難民,更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呂寧聽後哈哈一笑道:“文若先生,你說錯了,我軍消滅北方大草原上的鮮卑族、匈奴韃子鐵騎那不是我的功勞,是子泰、奉孝、子龍、文遠、俊義、子義、子鳴、公明等將軍率領士兵取得的成績,我可沒有做過啥事,就算有時候去,那我也隻是去幫他們打掃下戰場罷了。至於安置災民、難民嗎?那是伯達、元歎、德容等人努力的結果,我更是從未過問,也不敢將這些功勞占為已有。”

  ??荀彧聽後心中想,這大熊到還是謙虛啊,也不和手下爭功,甚至是將功勳都讓給手下,這樣的肚量可真讓人敬佩。耳邊確聽到沮授道:“文若先生,你更不簡單啊,一條計謀就讓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二虎競食讓劉備、呂布二人心生隔閡,驅狼吞虎讓劉備丟了徐州,還讓袁術、呂布、劉備三人損兵折將,實力大損。”

  ??呂寧聽後也道:“是啊文若先生,曹孟得這老小子有你,真是如虎添翼,不但搶到了小皇帝和朝庭眾臣,占領了洛陽,還神不知鬼不覺的就把青州給收入囊中,真是速度奇快,讓我都沒有辦法應負。下一步曹孟德這老小子是準備收徐州還是雍州啊?”

  ??荀彧聽後又是一愣,這大熊說的是啥話啊,什麽老小子,有你這說話的嗎,這不是在損我家主公嗎?而旁邊的郭嘉則道:“文若兄,曹孟德想收徐州我們可暫時不管,但要想把雍州也收歸囊中可不行,那得問一下我們將軍手中的馬刀是否同意。”

  ??田豐更是生氣的道:“曹孟德假用天子的名譽亂宣旨,獨攪朝政,其實就是想增強自己的實力,利用皇帝的名譽打內戰,擴大自己的地盤,不知文若先生這次又是來給我們宣啥偽詔?”

  ??荀彧聽後微微一笑道:“我主公救皇帝和朝庭眾臣於危難之中,並在許昌幫皇帝修建皇室宮殿,輔佐皇帝處理朝庭事務,怎麽能說是亂宣詔呢?況且朝中眾臣大部分都是原來的老臣,我主那敢獨攪朝政啊,這都是謠言。至於我此次嗎?那是奉皇帝之命來請子奕將軍去朝覲皇帝和述職的;另外就和來和你們提升下二家的關係,最好是達成聯盟。”

  ??司觀朗聽後馬上道:“文若先生,這那是皇帝的旨意啊,肯定是曹操搞的鬼計,想讓天下諸侯到許昌後扣壓,從而達到控製諸侯的目的。我們怎麽能讓我大哥去冒險呢,開啥玩笑。再說了,曹操的所估摸所為不都是為了實際控製朝庭,控製皇帝嗎?還談啥功勞,難道他還能要我大哥相比?他帶兵打過鮮卑族鐵騎、匈奴鐵騎嗎?他安置過多少災民、難民?他為百姓修建過多少公益建設、水利設施等?”

  ??沮授更是生氣的道:“這明擺著就是曹操的陰謀詭計,難道文若先生也覺得我們並州無人嗎?這種下三爛的計策也想得出來,真是讓天下人笑話。”

  ??郭嘉聽後對著荀彧微微一笑道:“文若兄,如果皇帝真的想請我家主公去的話,那也行啊,就怕曹孟得不敢讓我家主公去,你們就不怕弄巧成拙嗎?”

  ??田疇接著道:“是啊,我家主公去許昌朝覲皇帝,那最少也得帶十萬鐵騎護衛吧!曹操就不怕我們順手把豫州給收了?把皇帝和朝庭眾臣給搶到並州來呢?”

  ??荀彧聽後心中一驚,馬上抬頭看了看呂寧這才道:“皇帝召見封疆大吏到朝庭朝拜,那也是貫例啊,地方軍政官員那能帶大軍隨同呢,這不是造反嗎?子奕將軍就怕天下人討伐嗎?”

  ??呂寧聽後哈哈大笑,笑後道:“文若先生放心好了,我不會去許昌的,也不可能真的是小皇帝召見我,他老子在世時都不想見我,現在一個小屁孩子見我做啥啊,其實都是曹操這老小子搞的鬼。你回去告訴曹操,他控製朝庭我懶得管,但讓他少對我搞陰謀詭計,否則到我無法忍受時,不謹率鐵騎把他給先滅了,到那時他就是偷雞不著舍把米,得不償失。並告訴曹操,有本事到境外去征伐,去為大漢民族開疆劈土,不要老想著打內戰,打內戰不算啥本事,是自己人在相互殘殺,隻會削弱我大漢民族自身的實力。”

  ??荀彧聽後是又驚又氣,驚的是呂寧這隻大熊真像他這多年來的所作所為一樣,是全心全意的在消滅外夷蠻族,確保邊境的安危;氣的是大熊對皇帝半點尊敬的態度都沒有,根本不把朝庭和皇帝放在眼中,這和獨立稱王有什麽不同?

  ??荀彧還未回話,沮授馬上道:“文若先生,你也要告訴曹孟德,洛陽我軍是要收下的,他明智了就主動讓出來,否則我軍將會自己去取,至於青州嗎?也要看你們的態度,我軍不懼任何阻力,更不怕任何敵對勢力。這些都不需要啥理由,按我家主公的話說,在我軍弓箭範圍之內,那就是我軍說了算。”

  ??荀彧再次抬頭看了呂寧一眼,這才道:“子奕將軍,你的話我會帶回去給我家主公,隻是你軍無緣無故的向我轄區內出兵,這是啥道理?難道你們想造反不成?”

  ??田疇聽後嗬嗬一笑道:“文若先生,你的話說得太嚴重了,什麽造反?我們造啥反啊?曹操強占司州、豫州、青州,出兵進攻徐州是合法的嗎?這些地方好象也不屬於曹操管轄啊,既然他能占領,為什麽我軍就不能搶占呢?”

  ??荀彧義正嚴辭的道:“我家主公管理這些地方都是得到朝庭和皇帝的旨意,我們是按皇帝的旨間辦事,是為朝庭和皇帝排憂解難。你們在並州私鑄貨幣、私訂各種律法,其所作所為都是違反朝庭禮儀、朝製、律法,這些如果算起來更是大逆不道,都是要誅九放的大罪。”

  ??顧雍馬上道:“文若先生,你說的更是離譜。董卓私自鑄造大株幣,嚴重影響我們轄區內的物價不穩,讓百姓吃虧,你們咋不找他的麻煩啊?況且我們的貨幣隻在自己轄區內流通,並不影響其他任何諸侯,我們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實行自保,這有啥不對的。至於各種律法和禮製,那也是為百姓著想,為大漢民族著想,這也是在我們的轄區內實行。難道曹操的所作所為都是合法的,他假傳聖旨,挾天子令諸侯等行為就是合法的了?”

  ??管寧聽了半天,實在不想聽了,就直接道:“文若,你也不用再辯解了,大家都是明白人,心裏都清楚,你也不用給我主公安啥罪名,這沒有用,實力才是硬道理;誰是誰非曆史會做出正確的評價的,百姓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公論。你這次來並州,應該不是來耍嘴皮子的吧?”

  ??田豐幹脆直接道:“文若先生,我軍在遠東、遠北一帶的征伐基本結束,近百萬鐵騎現還未找到新的征伐對象呢?隻要曹操膽敢對我們搞啥陰謀活動,我軍一定雙倍奉還。”

  ??趙雲戰意十足的道:“嗬嗬,隻要大哥一聲令下,我軍現有足夠的兵力應負任何地方的戰事,要搶青州那也是豪發之間,既然老曹能搶,我軍為啥不能搶呢!頭是他老曹開的,我們怕什麽,就算他兗州,我軍想搶占時,也不會費太大的力氣,都是小兒科。難道還會比我軍消滅匈奴、鮮卑族及大草原上的那些韃子鐵騎棘手。”

  ??郭嘉乘火打劫道:“文若兄,我們隻要稍給劉備、呂布、袁術等諸侯一點好處,並適當給點威脅的話,你覺得他們還會安於現狀嗎?他們幾人的情況和人品天下人都清楚,都是反複無常之人。再說了,他們敢不聽話嗎?除非他們想滅亡。”

  ??荀彧聽後內心極度震驚,百萬鐵騎,這是什麽概念啊?特別是呂寧手下的文武官員啥會如此殺氣騰騰,連文質彬彬的奉孝也變得強悍、好戰,其殺戮之心極重,這是荀彧自己沒有想到的。心中雖然生氣,也很想評理、爭辯,但最重要的是此次來見大熊的目的不是反目成仇,而是要提升關係,現隻能忍辱負重,再說了,還要向大熊購買戰馬和武器裝備呢。

  ??想通後荀彧心平氣和的道:“我們二家關係一直很好,還簽訂有通商協議書呢。我家主公怎麽會對你們搞陰謀活動呢,這請放心好了。我一開始不是說了嗎,此次前來拜訪子奕,是為提升二家的友好關係。雖然我們二家所持的觀點不同,想法有差異,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二家的關係發展啊!我們雙方均可求同存異,隻要你們願意,我家主公還想和子奕結成聯盟關係呢!共同維護朝政,共同對付外敵,確保大漢朝的安全和天下太平。”

  ??呂寧聽後點點頭道:“文若先生說得好,求同存異,確實應該如此。雖然我們理念不同,宗旨不一,但我們大家都是炎黃子孫,都是大漢民族,都是自己人,有啥事都可以坐下來談,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和爭執不是更好嗎?沒有必要動刀動槍的,我們手中的刀槍那是用來對付外夷蠻族的,何別自相殘殺。至於和老曹結盟一事嗎?我看沒有啥必要,我的主張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們炎黃子孫都應該多為民族著想,多為國家的安定著想,多為民族的複興著想,更要為大漢民族開疆劈土而努力,讓我大漢民族有一個更加寬廣的防禦縱深和防禦空間,確保我大漢民族不再受外夷蠻族的入侵,讓百姓有個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