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移駕許昌
作者:泠雨      更新:2021-07-16 01:08      字數:6941
  次日,曹操親率大軍趕到了洛陽,把大軍紮營後,曹操帶著手下文武官員進城前去拜見小皇帝。皇帝給曹操平身,並賜座,對曹操很是重重的褒獎。

  ??老曹聽到皇帝的褒獎,在心裏麵可樂翻天,馬上跪拜道:“臣深感皇恩浩蕩,時時刻刻都在思念著以死報答聖上和朝庭的恩惠。現在李催、郭汜二賊子作亂犯上,真是罪惡滔天、惡貫滿盈;現臣手中有二十萬精兵,隨時聽從聖上的調動,不日我將率兵馬徹底消滅李催、郭汜二名賊子;請聖上保重龍體,以江山社稷為重。”

  ??小皇帝聽後心裏也是高興,馬上道:“愛卿真是我大漢朝庭的棟梁,有愛卿輔佐朕,何愁李催、郭汜二賊子不滅。”隨後皇帝加封曹操領司隸校尉,執假節鉞,錄尚書事。

  ??卻說李催、郭汜二傻蛋,見曹操大軍長途奔來,曹軍士兵肯定是疲憊不堪,二人想快速解決曹操的疲勞之師,以便盡快解除威脅,否則一旦曹操手士兵休整好後,要想戰勝曹操的二十萬大軍,那就難於上青天了,搞不好連自己的小命都會丟下。

  ??賈詡聽後搖搖頭,歎了口氣道:“曹操是一代梟雄,熟讀兵書,飽閱群書,用計用策非常狡猾,帶兵作戰更是小心翼翼。他手下精兵猛將不計其數,他那會算不會你們要速戰速決呢,如果你們這樣想的話,估計你們沒有半分可勝的希望。”

  ??李催聽後狠狠的瞪了賈詡一眼才道:“那文和你說我們要怎樣隻呢?”

  ??賈詡聽後看發二人一眼道:“現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向曹操投降,求他免其你們的罪行。”

  ??李催聽後怒火狂噴,大聲叫罵道:“無知腐儒,競敢滅我銳氣,長他人威風,我現在就斬了你。”說完後抽出寶劍就向賈詡砍了過去。

  ??眾將趕緊相勸,急忙拉住李催,賈詡這才保住小命,否則真的就在此地掛啦。當夜,賈詡悄無聲息的離開李催、郭汜二人軍營,一人回歸鄉上的家中去了,他不可不願意留下來變為曹操大軍的俘虜。況且李催、郭汜二人如此無能,也不是他賈詡能輔佐之人。

  ??次日一大早,李催、郭汜二人率大軍向曹操大營殺了過來。曹操先讓夏侯惇、許諸、曹洪率數百鐵騎向李催、郭汜二人的大軍衝殺一陣,自己在後麵有條不紊的排兵布陣,準備一舉消滅李催、郭汜二人的大軍。

  ??李催的侄子李暹、李別見曹操隻派了數百騎出來迎敵,二人拍馬出陣,還未來得及開口說話,許諸見有人出陣,馬上拍馬殺出,一刀力劈華山,將李暹斬於馬上。李暹連怎麽死都不知道,到了陰曹地府咋舌說,肯定是冤枉鬼。

  ??李別見李暹瞬間就被斬殺,頓時嚇得呆若木雞,騎在戰馬上隻會發呆,還未清醒過來又被許諸給撞下戰馬,也是莫明其妙的被許諸給砍下頭顱。想別到陰曹地府的話,也是和李暹一個鳥樣,也是個一問三不知的傻蛋鬼。

  ??許諸手提李暹、李別二人頭顱回陣,曹操見到後拍拍許諸的臂膀大笑著道:“仲康真是我的樊噲哦。”

  ??隨後,曹操讓夏侯惇率兵秘密從左出擊,曹仁率兵馬向右進攻,曹操自己親率大軍居中從中央殺去,鑼鼓一響,曹操大軍三軍齊發,一起向李催、郭汜二人的大軍殺將過去。夏侯惇、許諸、曹洪、曹仁、樂進、李典及數十名偏將帶頭衝殺,那真是叫鬼哭狼嚎、所向披靡,戰場上鮮血狂噴,血流成河,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如同戰地進行曲一般。

  ??急戰中的夏侯惇、許諸、曹洪、曹仁、樂進、李典等人,原本就是人人武藝超群,勇猛無比,就算是在當世也難尋對手。他們得到曹操的命令後,就如猛虎下山一樣,刀、槍、劍、戟齊上陣,人人爭先,誰也不甘落後,生怕被別人把敵人給斬殺完似的。他們都在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在收獲敵人的生命,狂飲敵人的鮮血,洗禮自己的靈魂。

  ??李催、郭汜二人的大軍那是曹操手二大軍的對手,僅僅是一個多時辰,李催、郭汜二人的大軍敗逃了,李催、郭汜二人也向西逃竄。曹操親息抽出寶劍押陣,率大軍連續向敵人追殺,所到之處的李催、郭汜二人的士兵,不是投降就是升天。曹操大軍追殺數十裏後才勝利而回。

  ??戰役結束後,共斬殺李催、郭汜二人手士兵二萬多人,被俘虜士兵達到五、六萬人;而曹操大軍隻傷亡了一萬多人,其中重傷和死亡者不到五千人。這可謂是一場真正的完勝。李催、郭汜二人如同喪家之狗,自知已無法容身,天下任何地方都難尋落腳之處,二人隻好逃竄到深山老林中去落草為寇,他們要想卷土重來的話,那無疑是癡人說夢話。

  ??洛陽城中的楊奉,見曹操率大軍徹底打敗了李催、郭汜二人,也知道曹操此次立下了不世戰功,今後曹操必然掌控朝中大權,要那樣的話,曹操那會容納得下自己呢,搞不好連小命都會丟在此地,在這裏誰也幫不了自己,上策就是逃離這是非之地。楊奉越想越生氣,越想越鬱悶,最後隻好入朝奏請皇帝,說是自己要率手下兵馬追殺李催、郭汜二狗賊,隨即率本部兵馬離開了洛陽。

  ??曹操大軍大敗李催、郭汜二人後,戰場打掃完畢後,率大軍回轉洛陽城效,駐紮於城外。安排好一切後,曹操帶護衛前去向皇帝報告戰況。小皇帝理所應當要對老加以褒獎啦,畢竟沒有老曹來救駕的話,自己的小命怕早就掛了,當然了,在小皇帝的心目中,自己是天下之主,天下所有一切都是自己的,曹操所做的一切那都是應該的,是曹操自己做臣子的本份。他那會想如果沒有眾臣輔佐的話,那他這個皇帝還會有人侍奉嗎?他更不知道民為重,君為輕的的道理。更不知道水可載舟,水也可覆舟。皇帝隻知自己天生就是天下之主,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是神靈安排的。

  ??消滅李催、郭汜二人後,曹操在大帳中和手下謀士商談工作,衛兵來報告說是皇帝派人來宣,讓老曹到宮中去議事。

  ??曹操聽說皇帝的使臣來到,馬上讓人請進行相見,老曹在這方麵可是圓滑得很,知道如何討好皇帝身邊的近臣,隻要和皇帝身邊的上搞好關係,那很多事都容易辦理,很多問題更容易處理,這就是後世人所說的情商高罷。

  ??來人進來後,曹操抬一看,乖乖,此人三十來歲,是名儒士,目清眉秀,精神充足,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啊?洛陽城現已成廢墟一片,數百裏內是荒無人煙,糧食更是緊缺,現朝中官員、士兵、百姓都沒有啥吃的,更可能吃飽,人人都被餓得麵黃肌瘦的,而此人確是精神飽滿,臉色紅潤,半點饑色都沒有。

  ??曹操再次看了來人一眼,這才試探性的小心翼翼的問道:“我看大人你精力充沛,麵色紅潤,一付龍馬精神,不知是用什麽方法調理出來的?”

  ??來人聽後微微一笑,很幽默的道:“我也沒有啥好辦法,隻是吃了三十年的糧食而已。”

  ??曹操一聽,汗,你這不是廢話嗎,那個不是吃糧食長大的啊,難道是吃屎長大不成。曹操微笑著再次看了看來人,繼續道:“不知大人現官居何職?以便好讓在下稱謂。”

  ??來人回答道:“我原曾經舉孝廉,先後在張楊、袁紹手下擔任過從事,袁紹被大熊給消滅後,我不願在呂寧手下為官,為此回鄉隱居。現在聽說皇帝還都洛陽,特來朝見,現官封正議郎。我是濟陰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

  ??曹操聽後,馬上起身向董昭鞠躬九十度,行了個大禮這才道:“我久聞董大人的威名了,今天真是有緣,能在此相見,讓我榮幸萬分。”

  ??董昭見曹操給自己行如此大禮,那敢受啊,連忙回大禮並道:“我一無名之輩,讓明公見笑了。明公才是我輩之楷模,今天能目睹明公之尊容,那是我三生之幸唉。”

  ??曹操馬上讓人擺上酒宴,要大帳中招待董昭,並讓荀彧座陪,幾人在酒席上暢所欲言,交友談心。酒還未喝幾杯,衛兵前來報告:“主公,有一隊兵馬向東而去,但不知是什麽人的軍隊。”

  ??曹操聽後,馬上安排人手前去偵察。而酒席上的董昭卻道:“明公不用著急,此肯定是李催的舊部楊奉,現明公到此,並立正了不世戰功,故此率本部兵馬離去了。”

  ??曹操聽後鬱悶,這有必要嗎,我一來你就走,這是啥意思啊,我可未得罪楊奉你啊。曹操看了董昭一眼道:“莫非楊奉將軍懷疑我會加害於他嗎?”

  ??董昭聽後笑了起來道:“明公過慮了,楊奉此人本是無謀無能之輩,沒有啥能耐,也跳不起來,明公何別為此人思慮呢,明公應該思考的是朝中大事和天下大事。”

  ??曹操聽後雙眼放光,隨即歎了口氣道:“現如今,我軍雖然消滅了李催、郭汜二賊子的大軍,但此二賊子不知逃竄到何處,一時也不容易尋找他們的落腳之處,如不將此二賊斬殺,留下他們二人終究會有隱患。二賊子在西麵還是有一定號召力的,時間久了,我擔心他們會東山再起唉。”

  ??董昭聽後道:“明公,李催、郭汜二賊子,現在是虎無利爪,鳥無翼毛,還能有啥作用,我估計,用不了多久此二賊肯定為明公所擒,何別介意二賊子的影子呢。”

  ??曹操和董昭二人,由於言語投機,相聊甚歡,不大一會兒,二人的關係更是上升了一個檔次,雙方都覺得相恨見晚。曹操內心也是非常高興,見董昭此人滿腹經綸,很有才華,舉止端莊。就對董昭道:“公仁,不知朝中有何大事教我?”

  ??董昭一聽,嗬嗬,你這不是要考教我的學識嗎?既然我們如此有緣,投奔你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我當然也要在你麵前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啦,否則就算今後到你手下,你也不會重用我啊。況且以現在眼前的情況,你肯定會掌控朝政,重權在手,其他朝中官員那敢輕易和你叫板啊,你現在手上可是手握重兵,要想讓誰多陣死,那誰就別想多活半天,我也不敢得罪你啊。

  ??董昭看了看曹操後這才道:“明公你大興義兵,親率大軍前來平判,鏟除暴亂,為朝庭和皇上立下千秋功績。現明公入朝輔佐天子,那是人心所歸,但朝中官員,什麽類型的人都,也不會是所有朝中官員都服明公,其中肯定會有一部分人會撤明公的台階,在明公背後搞些小動作,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明公留下來在此輔佐天子,恐怕有諸多不便,特別是明公管轄的兗、豫二州咋辦呢?如果明公不掌控兗、豫二州,那明公在朝中還有啥東西為自己撐腰呢?如果明公在洛陽輔佐天子,那兗、豫二州讓誰去主持呢?”

  ??曹操邊聽邊點頭,董昭剛說完,老曹就問道:“那公仁可教我咋做呢?”說完曹操起身給董昭行了個大禮。

  ??董昭回完禮後這才道:“明公,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天子移駕到許昌,在那裏重新修建皇宮,廟宇,這樣朝庭離明公很近,明公很容易掌控,也容易管理兗、豫二州;如果明公是在洛陽幫天子修建皇宮、廟宇的話,明公很難顧及朝中諸事。明公隻有把天子移駕到許昌,行非常之事,才會建立非常之大功,當然這隻是我本人的粗淺之言,具體要怎麽辦還是要明公自己拿主意,下決心。”

  ??曹操聽後心中大喜,接著再問道:“公仁,如果將皇帝移駕許昌,那朝中大臣如何會同意啊?他們要是不同意的話,我也不敢強迫他們啊。”

  ??董昭聽後哈哈大笑起來,笑後道:“明公,此事非常容易,明公隻要和朝中大臣們說,現洛陽城中無糧食供應,運送糧草也非常不便,加上少陽現已是一片廢墟,在此的百姓也隻有數十戶,就是想要修建皇室宮殿,那也沒有人力可征用啊;隻要移駕許昌,那裏離兗州較近,也隻有兗州才有能力供應朝庭糧草。到那時,朝中官員就是不想去也得去了,畢竟人人都要吃飯,總不能都修仙去罷。”

  ??曹操聽後更是興奮無比,對董昭更是深表謝意,並對董昭說,如有啥難事還會來向公仁請教等話,這也讓董昭高興,畢竟自己又綁定一個大款啊。董昭告辭後,現曹操先到皇宮去朝見了站皇帝。

  ??幾日後,曹操在自己的大帳中,馬上將手下謀士、將軍全部召集到大帳中秘密研究遷都一事,這可是當前老曹必須解決的頭等大事,隻解決好此事,那今後的爭霸道路就順暢多了。

  ??當然了,老曹畢竟是一代梟雄,對於裝神弄鬼之事更是手到擒來,他也知道,要想說服手下文、武官員,就得借用天象、迷信等活動來助威、明誌,讓人們都相信那是上天的意思。就如同大漢朝的開國皇帝劉幫搞的那樣,說自己是赤帝之子,白蛇是白帝之子,由於白帝多行不義,殘害天下蒼生,赤帝才讓自己的兒子劉幫斬殺白蛇,說這是上天的安排,是神靈的安排等一大堆屁話,把世人都騙得分不清東南西北,其目的當然是為了達成自己的野心,稱霸天下的目的。

  ??曹操首先讓天象學王立家借用天象胡說八道一通,再讓算命先生、道士等人忽悠一下,並在少陽城中大似傳布,這才利用荀彧的淵博知識為大家解釋具體的內容和說法,讓手下的文武官員都知道在許昌會有新天子出現,大漢朝氣數已盡。並說大漢朝是火德王,而曹操屬土命。而許昌也屬土,如果到許昌,那必定是火能生土,土能旺木。

  ??曹操將手下文、武官員的思想統一後,讓大家都知道,老曹就是上天派下來挽救天下蒼生的人,是來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中的人。這樣,老曹內部眾人的思想就高度統一了,大家也才會捏成一團,開成合力,應負任何意外事優缺點的發生。

  ??數日後,曹操入朝麵見小皇帝,對小皇帝奏道:“聖上,洛陽帝都荒廢日久,方圓數百裏是荒無人煙,到處是一片廢墟,洛陽城中百姓更是隻有數十戶。現如果想要修建洛陽帝都,那是難於上青天,也找不到人手來修建洛陽帝都。加上糧草轉運非常艱苦,很難保證洛陽帝都糧草、物資的供應。而許昌離魯陽相對較近,許昌城牆完好,宮室相對多一點,能滿足皇室的需要;重要的是那裏的錢糧、物資足夠朝庭使用,運送糧草、物資也比較方便。所以我臣請聖上移駕許昌,臣永遠都聽命於聖上,請聖上三思。”

  ??老曹現在了手握重兵,小皇帝和朝庭那有實力叫板啊,在這種情況下,小皇帝隻好聽從曹操的安排,朝中大臣也害怕曹操手中的重兵,也不敢輕易得罪曹操,否則隨時都會丟掉小命,所以朝中眾臣無人膽敢出言反對。

  ??曹操見大事搞定,心裏更是樂翻了天,他也不想再多呆在洛陽,畢竟這裏也不是很安全。誰知道會不會有他人來打小皇帝的主意,隻有將小皇帝轉移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內這才相對較安全,否則隨時都會有變數發生。

  ??選擇好黃道吉日後,曹操率大軍押送天子移駕許昌,朝中眾臣基本都跟隨前往。一路上浩浩蕩蕩,慢慢騰騰的向許昌前進。當皇帝一行走了數十裏後,到達一高陵地帶,突然間喊聲大震,鑼鼓喧天,一支兵馬攔住去路,率兵者竟然是楊奉,隻聽楊奉厲聲叫道:“曹操,你要將皇帝劫持到什麽地方?”

  ??曹操抬頭一看,原來是楊奉攔住去路,曹操現在那有心思和他說教啊,馬上讓許諸、曹洪、夏侯惇等人率大軍殺將過去。那楊奉那是對手,楊奉本人的勇武僅是三流角色,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了曹操手下猛將的搏殺,他現在可沒有徐晃幫忙啊,隻是片刻之間,楊奉軍被曹操大軍殺得丟盔棄甲。楊奉本人見機得早,看無法抵抗,馬上就閃人,自己率著數百名親兵逃往袁術那裏去啦。

  ??不一日,皇帝一行在曹操大軍的押送下安全到達許昌,曹操馬上安排人手修造宮室、殿宇,新建立宗廟社稷、修建省、台、司、院各衙門,重新修建城池、府庫;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曹操當然知道要拉攏一批朝中重臣,這樣進庭中就不會有人膽敢和自己對著幹,自己也才能更好的掌控朝庭,所以曹操讓小皇帝加封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有功勞的則大賞,有罪過的則嚴罰,這些事情全都聽從曹操的意誌處置。

  ??曹操當然不會隻加封朝中官員啦,他肯定要將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員給予加封官職,這些人才是他的鐵杆粉絲,這些人才會真心實意的為老曹賣命。就算是要控製朝庭,控製小皇帝,那也需要手下這波文武官員啦去辦理具體事務啊,總不能屁大點事也要讓老曹自己親自處理吧。為此,曹操自封為大將軍武平侯,讓荀彧為侍中尚書令(百官之首),荀攸為軍師(原軍師戲誌才已經掛了,是病死的。),程昱為司馬祭酒,劉曄為司空倉曹掾,毛玠、任峻為典農中郎將,負責催督錢糧,許攸為東平相,範成、董昭為洛陽令,滿寵為許都令,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為將軍,呂虔、李典、樂進、於禁、曹昴全為校尉,許褚、曹純、車胄等全為都尉;其餘將士,各有封官。

  ??自此,朝庭大權都歸曹操掌控,朝廷大、小事務,首先得報告給曹操,老曹同意後,才能奏明天子。從此時起,曹操也才真正開始了挾天子令諸侯的格局,也讓曹操展現才華的舞台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也為曹操爭霸天下創造了一個新的起點,也為曹操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