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初見龐統
作者:泠雨      更新:2021-07-16 01:08      字數:2327
  呂寧和典韋及‘夜眼’護衛回到平安客棧後,發現劉表和他手下的蒯良、蒯越、伊籍、文聘等人在平安客棧的大堂內,難道真的是劉表來向呂寧解釋晚上的事?這劉表確實是有能耐,想不到還有這樣的胸襟,難怪他敢單槍匹馬闖荊州,並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控荊州,這八駿之名真不是吹出來,是有真才實學啊。

  ??呂寧趕緊向劉表等人直接走去,大老遠就主動行禮並道:“劉大人怎麽會跑到這裏來?不會是客棧中發生什麽大事了吧?”

  ??劉表聽後也知道呂寧在裝傻,當然他也不會計較,他馬上向呂寧回禮並道:“呂將軍,我是來向將軍賠禮的,昨晚之事確實是個意外,請將軍不要計較。”

  ??呂寧聽後哈哈大笑起來,笑後道:“劉大人,昨晚上的事我早就忘記了,我那會在意,這又不是劉大人的錯,何況那樣的事我也不是第一次碰到,我已習慣啦,到是劉大人不要憂心忡忡,這樣對身體可不好哦。”

  ??劉表聽了呂寧一話,一顆懸而未決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呂寧馬上把他們一行請到房間內,並讓典韋主持客棧幫呂寧做一桌酒菜。不大一會兒,酒菜上來,呂寧就請劉表一行入席,當然了中間的過程還得讓蒯良幫呂寧解釋,呂寧可沒有安排他們各人在自己的櫃案上用餐,而大家圍桌就餐,劉表也是稍做遲疑後也就入席啦。

  ??酒足飯飯飽後,劉表他們告辭,而蒯良確請呂寧晚上帶著夫人到他府上吃飯,這下把呂寧給搞了個大紅臉,什麽呂寧的夫人,這八字還沒有一撇呢,但呂寧也不好多做解釋,這咋解釋,總不能說是呂寧帶著二個妹妹來遊玩吧,這在古代那可是有違禮製,那今後大、小喬咋見人啊。

  ??呂寧隻好裝聾作啞,對蒯良道:“她們到什麽地方玩耍去了,我也不知道她們今天晚上能否回來,但我一定準時登門拜訪。”

  ??劉表他們走後,呂寧稍微休息了片刻,馬上帶著典韋及‘夜眼’向龐德公的府上駛去,名譽上呂寧是去拜訪龐德公老先生,其實在呂寧的內心深處知道,呂寧是想去見一下龐統,呂寧也知道龐統現在歲數還稍小,但也不是很小啊,隻是說他現在的歲數和曆史記載上他出山時的歲數小,但他現在也應該有十六、七歲啦。龐統雖然死得早,沒有立下過什麽赫赫有名的戰績,但水鏡先生一句話,卻讓天下人和後世人對龐統是另眼相加。‘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就是水鏡先生的話,這裏的鳳雛就是指龐統,龐士元,而那伏龍當然是指諸葛亮了。不過在呂寧的心中,呂寧覺得諸葛亮是被‘演義’給美化了的人物,真正的諸葛亮不會有那樣的仙知仙覺,但他在內政方麵到確實很厲害,和荀彧真的有一比,至於誰高誰低,那隻有天知道。而龐統不一樣,龐統在內政上是不如諸葛亮,但如果是在用計用策,戰術的運用上呂寧本人覺得他應該比諸葛亮強一點,龐統的長處也是在用計用策上,也就是說的在戰術上;諸葛亮在戰略上確實厲害,而在戰術的運用上他不是很行,前期他是靠法正、馬謖等人來給他做參軍,後期二人掛後,諸葛亮可就沒有取得過什麽像樣的戰績。而龐統雖然死得早,但他用計時不留下任何痕跡,在平平常常的過程中就完成了,連曹操都被他給算計了一把,況且隻要計謀成功,那被算計的人那可真是死無葬身之地。就說赤壁大戰,諸葛亮的作用其實還沒有龐統取到的作用大呢,諸葛亮隻是在外交上稍有點成績,而龐統可是獻了連環計的喲,如果沒有龐統的連環計讓曹操上當,那周瑜要想真正打敗曹操的八十萬大軍還是難說,也是個未知數,正是龐統的連環計,也成就了黃蓋的苦肉計,隻是人們都沒有去想龐統的作用。

  ??到達龐德公府上後,典韋送上呂寧的名貼,好半天才走出來一名管事的下人,請呂寧他們進去。呂寧在心裏想,看樣子這老爺子不是很喜歡見我啊,想別對呂寧的成見還挺大的,但既然來了那還進去吧,再說了,呂寧主要是想見龐統嗎?至於老爺子嗎,管他有什麽看法,他總不會羞辱我吧?他可是當世大儒,應該不會做那樣無聊之事。

  ??進到客廳,那名下人向呂寧他們介紹說這就是龐德公老先生,呂寧抬頭看了一眼,發現老頭子還真有點仙風道骨的架勢,也應該是位學識淵博之隱士。呂寧向老爺子鞠躬九十度,行了個大禮後才道:“晚輩呂寧見過老爺子。”

  ??龐德公老爺子沒有啥反映,還在看著呂寧,呂寧還以為他耳朵有問題呢,正準備再說一遍時,那老頭子卻出聲了。“你就是大熊?怎麽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呢。”

  ??呂寧聽後一愣,你老頭子這不是屁話嗎?你想象中的大熊是啥樣子啊?難道你真把呂寧想象成凶神惡煞的惡魔,呂寧苦笑聲道:“不知老爺子想象中的大熊是啥樣子啊?”說完後呂寧趕緊讓典韋送上禮物,希望看在禮物的份上,你老爺子不要胡言亂語。

  ??老頭子也不理呂寧的話,還是在繼續看呂寧,這讓呂寧有點很不自在,呂寧又不是美女,你看呂寧做什麽啊,呂寧也會害臊唉,難道能飽眼福?

  ??老頭子道:“不是說你大字不識,不懂禮數,驕橫傲慢嗎?”

  ??哦,呂寧是這樣的人嗎?呂寧咋不曉得呢,呂寧抬頭看了老爺子一眼,慢吞吞道:“老爺子,我是什麽樣的人,別人說了不算,現在我就在你身旁,要你自己說了才算,你說我是啥樣的人那就是什麽樣的人。當然,我不在意世人是如何看待我的,隻要我問心無愧,做我自己覺得是正確的,應該做,對百姓有好處的,對大漢民族有益的事,我又何別管他人的想法呢;如果我時時刻刻都在顧慮什麽狗屁傳統、朝製、禮儀、習俗,那我這個大字不識,出身貧寒的鄉村小子能做啥事,還不是餓死街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