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大破鄴城
作者:泠雨      更新:2021-07-16 01:07      字數:2512
  三天後,呂寧軍繼續進攻鄴城,首先還是射出一波箭雨,把城牆上的守城士兵抑製住不敢抬頭,然後呂寧軍一萬多名士兵將數萬上沙袋拋進鄴城前的護城河內。城牆上的袁紹士兵見呂寧軍采用沙袋填充護城河,想進行反擊,但稍一露頭就會受到呂寧軍弓弩手的射殺。城牆上的袁紹等人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呂寧軍用沙袋填充護城河,他們也知道一旦護城河被填平後,那呂寧軍將會對鄴城發動更加強大的攻擊。

  ??正當呂寧軍填充鄴城前的護城河時,袁紹派往長安的信使回來了,他們也確實拿到了朝庭的調解聖旨。此聖旨確實是長安城中的李催、郭汜二人所下達,他們二人也不希望呂寧把袁紹給消滅,他們也知道一旦呂寧占領冀州後,那實力更加強大,這是他們都不願看到的情況,他們擔心冀州被呂寧收歸帳下後,就有可能出兵攻打長安。

  ??袁紹像是拿到救命稻草似的,心裏麵很是高興,他馬上把手下文武官員召集來研究,袁紹笑容滿麵的道:“現在朝庭來了聖旨,要求呂寧撤軍退兵,不能私自攻打冀州,你們大家誰願意去呂寧的大營中走一趟。”

  ??郭圖心中想,現在朝庭的聖旨還有多大約束力,朝庭被李催、郭汜二人把持,呂寧難道不曉得,這樣的聖旨他會聽嗎?“主公,現在要將聖旨送達呂寧手中,關鍵去的人要能見到呂寧本人才行啊,如果像上次孔璋一樣,連麵都見不到,還被呂寧那小的手下給暴打頓,那也是沒有辦法啊。”

  ??逢紀心想,呂寧估計也知道此事,要想去見到呂寧可不容易,他肯定會拒絕見信使,這可不是什麽好差事。“主公,要想把聖旨送到呂寧那小子手中,就必須找到適當的人去才行,最好是和呂寧有點交情的最好,或者是能讓呂寧動心的人,否則很難見到呂寧。”

  ??荀諶看了大家一眼,想了想道:“我從前聽說過,多年前,呂寧曾經拜訪過沮授和田豐,那時呂寧最喜歡綁架名士,而且也從沮授、田豐二人的口中了解過呂寧的情況,不過那都是六、七年前的事了。”

  ??許攸聽後接著也道:“主公,有這事,那時我也在韓馥大人手下做事,確實聽沮授和田豐二人談起過呂寧,現田豐不是也到了呂寧手下任職嗎?我們大家中,也隻有沮授和呂寧有點交往。但此時沮授在大牢中,再叫他去的話,他是否願意呢?”

  ??郭圖聽後,你們這是什麽意思,那不是要救沮授出來嗎?好不容易把沮授打下大牢,把他放出來後,再要找機會下手可就難啦。“主公,沮授現被主公打進大牢,他怎麽可能還會全心全意的為主公辦事,如果他來個陽奉陰違的話,那大事不就被搞砸了,還是重新另找人選吧。我本人覺得友若是穎川名士,如是由友若去的話,那呂寧肯定會相見,也能將聖旨交到呂寧手中。”

  ??荀諶聽後心裏氣憤無比,你這是啥意思,明知道這樣的聖旨對呂寧不會有什麽用處,過去皇帝的話呂寧都膽敢不聽,況且現在是李催、郭汜二人下達的聖旨,呂寧會聽嗎?你是把我往火坑裏推,我推薦沮授,那是為了把他從大牢中救出來。“主公,孔璋一代名士,論名聲、才華都比我強,連他都見不到呂寧,我去會有用嗎?”

  ??袁紹聽後思考了下道:“友若,現在也隻有你去跑一趟啦,其他人去估計連大營都進不去,你是穎川名士,又是大家氏族,那呂寧再怎麽說都會見你的。”

  ??荀諶一聽,知道自己想躲閃是沒有希望了,但我去見了,那呂寧不退兵啥辦。“主公,我去也行,就怕將聖旨交給呂寧後,他不退兵的話,那我可承擔不起責任啊。”

  ??袁紹聽後知道,荀諶是擔心自己找他的麻煩,想討免罪承諾。“友若放心,隻要你將聖旨交給呂寧那小子,你就算完成任務了,當然你還是要對呂寧相以勸說,讓他明白道理,不要做奸臣,他這是在私自出兵,有違朝庭律法,讓他懸崖勒馬吧。”

  ??荀諶無奈的向呂寧大營中有來,進到大帳中後,荀諶向呂寧行了個禮才道:“參見呂將軍。”邊說邊將朝庭的聖旨遞了上來。

  ??呂寧回禮微笑著道:“友若先生請坐,不知袁紹派你來有何事?是送假聖旨來吧。”

  ??荀諶聽後一愣,還談啥啊,人家什麽都清楚,估計是白忙活一趟啦。“呂將軍怎麽能將朝庭中的聖旨說成是假的呢?這可是大逆不道。”

  ??魯肅聽後哈哈一笑,對荀諶道:“友若先生,怎麽袁紹現在承認李催、郭汜二人把持的朝庭是合法的啦?那諸侯聯盟討伐董卓之事也是謀逆造反了?袁紹去年乘我軍和鮮卑族聯軍決戰時,出動二十萬大軍進攻我們壺關也是得到朝庭的旨意啦?袁紹搶占原冀州刺史韓馥的地盤也是朝庭授意的了?”

  ??荀諶被魯肅問得張口結舌,無法回答這些問題,這些事確實都是事實,想賴賬那是不可能的。旁邊郭嘉也道:“友若先生,我們二人是老熟人了,袁紹是個見利忘義的卑鄙無恥之徒,這你應該比我更清楚吧。在袁紹的為人準則裏,隻允許他進攻別人,搶別人的地盤、東西,而不允許他人來攻打他,搶他的地盤,這是那裏的規矩啊?隻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和強盜有啥區別!他在我軍攻打鮮卑族鐵騎時,不但不給支援,還想乘機占便宜,這是通敵判國的行為,是我大漢民族的罪人,是大漢奸,是賣國賊。”

  ??荀諶心裏鬱悶死了,一來就被人申斥,還爭辯的餘地都沒有。魯肅馬上又道:“友若先生,袁紹在諸侯聯盟討伐董卓時,不安置好家人,讓其家族慘遭董卓殺害,那是袁紹不孝之舉;眼看董卓大軍敗逃,袁紹不下令繼續追殺董卓大軍,整日在洛陽喝酒聊天,大談風月,不顧皇帝的苦難,隻想撈點名聲,這是袁紹不忠之行為;韓馥為聯盟軍之一,也是袁紹家族的故吏,袁紹確殺其韓馥,搶占韓馥的冀州,這是袁紹不義的表現;袁紹在我軍決戰鮮卑族韃子鐵騎時,想乘機搶占並州,並私自出兵攻打壺關,讓壺關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是他私欲所至,這是袁紹不仁;袁紹不聽忠言逆耳,逆水行舟,我行我素,那是他不智。友若先生,像袁紹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智的大漢奸,賣國賊還有臉活於人世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