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他長大的地方
作者:多肉葡萄      更新:2021-10-29 15:59      字數:3403
  從安國的都城前往鄆城,基本上是從日出時分,一路坐馬車到日暮時分。

  黃昏的夕陽之下,駱晴看著“鄆城”城門口兩個恢宏的大字以後,心情倒是舒暢了許多。

  駱晴正撩開簾子看著外頭的景色呢,忽然城門口的一個首領便就問道:“來者,可是平陽王夫婦嗎?”

  駱晴一聽,順手拿了腰牌出來。

  那位首領連忙出來迎接,想來是安國公主那兒,早已通知了下去,駱晴他們會經過這裏,讓當地的官員,多少留意一下。

  這個,倒是不可置否。

  安國如今雖然算不得是內憂外患,不過在守衛這一件事上,如今做得還是比較小心謹慎的。

  來往於各個城池之間的人員,都是要被盤查身份的,若是沒有合理的理由,一般來說是不允許從一個城市,遷徙到另外一個城市來的。

  故此,現在安國之中,城市之間遷徙的人很少,基本上隻有做生意的商旅,才會到處走動。

  隻是,商旅想要拿到朝廷的許可證也相對較難,不然的話,一般也是不允許在各個城市之間行走的。

  當然,這隻是目前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而已,因為安國才剛剛建立不久,從前陳國有些人賊心不死,而安國附近也有一些人,對安國虎視眈眈。

  這也是為了,清除國內的細作。

  這一點無可厚非,檢查嚴格一些,就嚴格一些就是了,好在這些侍衛們因為駱晴他們的到來沒怎麽大動幹戈,畢竟,駱晴也不是個高調的人。

  一路進城,城裏的人都各司其職,偶爾也會有紮堆在一起說笑的人,雖然不算熱鬧,不過也算得上是一處溫馨的居所了。

  駱晴看著城裏這麽嚴格的管理,不免就往李曄那邊湊了湊,問道:“也不知道,原先那些在這裏尋找王氏玉璧的波茵國人,還在不在這裏?”

  安國可是要找敵國的細作呢,對於不是自己國家的人,會輕易讓他們居住在這裏嗎?

  “打聽打聽就知道了。”李曄說著,就將駱晴往自己的懷裏攏了攏,便道:“不過今日也晚了。”

  “待會兒回了客棧以後,先休息吧?”

  “嗯。”駱晴頷首答應,也跟著打了個哈欠,坐馬車是有點累。

  當天晚上,駱晴休息得倒是不錯,這城裏因為戒嚴,也就隻有一處客棧,那客棧的店小二難得瞧見客人過來,高興壞了。

  一早上,還親自下廚做了清粥小菜呢,說是免費招待外來的客人的。

  一樓的飯堂裏。

  雖說客棧裏沒有客人,不過客棧似乎為了經營下去,還是拓展了別的業務的,這會兒在這兒吃飯的人,倒是還有好些。

  駱晴看著簡單的粥飯,便忍不住問那店小二道:“不能隨意出城的話,那想要在農田裏頭耕作又該怎麽辦呢?”

  店小二聽了,便回答道:“村子裏呀,也是有人管著的,那兒有人種地。然後,等到需要運送糧食的時候,會在城裏安排人去運送的。”

  “夫人別擔心,咱們城裏該供給的,都有的。”

  駱晴一聽,倒是也就明白了。

  這一切的運作都還是正常的,就是多了官府在管理而已。

  “還有一件事,我有些好奇。”

  駱晴想起那波茵國人的事情,便問道:“每個國家裏,應該都有不少的外來人。現在既然如此嚴格,那從前待在這裏的外國人呢?”

  “外國人?”

  店小二聽駱晴提起這個,倒是一副想起什麽的樣子,恍然大悟就道:“您別說。還真有,不過那幾個人都已經上了年紀了。”

  “當時官府看他們可憐,他們又說自己的國家早已被滅什麽的,這才讓他們留下了,如今應該也就是安安分分的待在城裏的吧?”

  店小二這麽說著,但顯然對此並不清楚。

  不過,他能告訴駱晴這些,已是意義非凡了。

  看來,安國人還是很寬容的,至少在對待外來者的時候,若是那些人實在是沒有歹心的話,倒是也不會將他們給一棍子打死。

  隻是,上了年紀?

  即使是那些人尋找王氏玉璧,已經是在差不多二十年前的時候了,現在說起來的話,也總不至於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吧?

  駱晴沒什麽頭緒,自然隻能在用了早飯以後,出去逛逛,才能知道了。

  早晨的鄆城,已經是井然有序,各自忙著各自的一番忙碌的景象了。

  鄆城因為經曆過戰火的洗禮,如今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的,朝廷組織了百姓們自己重建家園,並且還能賺取工錢。

  鄆城裏的百姓們,自然能安安心心地繼續待在這裏了。

  駱晴在街上閑逛了一圈就發現,街上的人大多都在忙碌著,搬搬抬抬,重修房屋的比較多。

  沿街的商鋪,卻沒什麽人打開門做生意。

  看著這樣的情況,駱晴扭頭看向李曄,便就問道:“興許是沒什麽外來人,所以城裏人一般都已經自給自足了,這才不打開門做生意了?”

  李曄不可置否,剛準備點頭呢,迎麵就走過來一個小娘子。

  那小娘子年紀很小,大概十歲出頭多一點點,手上捧著花束呢,是家養的花兒,也野花混合起來的。

  她走到了李曄的麵前,含笑問道:“這位公子,給你的夫人,買一束花兒可好?”

  一反常態的,對待旁人都是冷冰冰的李曄,竟然就將這一束花兒給接了過去。

  不過,李曄卻問道:“旁人都忙著重建城池,為什麽你在這兒賣花呢?”

  小姑娘從李曄的手上將銅板接了過去,喜滋滋地用袖子擦拭幹淨以後,就裝進了自己的口袋裏。

  然後,她才抬頭看向李曄,她的一雙眼睛十分有神采。

  同時,也因為今天一出門就將花兒賣掉了,很高興。

  “我爹娘是都忙著呢,可是我年紀小,朝廷讓我們小孩子自己玩自己的。可是我都十一歲啦,不小了。”

  小姑娘認真地說道:“所以,我想補貼補貼家用,就出來賣花了。這花兒是我家院子裏長得,我覺得開得極好,就拿出來賣。”

  補貼家用,倒是不容易。

  駱晴心中心念電轉,便道:“我們也是過路的,過幾日要離開了。這兩天打算在城裏逛逛,你能不能帶我們到處看看。”

  “一天,給你二十個銅板怎麽樣?”

  鄆城物價不高,二十個銅板,對於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來說,已經是一筆巨款了。

  “真的嗎!?”

  小姑娘倒是喜出望外,唯恐駱晴和李曄那兒隻是跟她說笑的,忙不迭答應了以後,就問道:“你們想去哪兒?”

  “就隨便逛逛。”

  駱晴想了想,就說道:“例如從前你們城裏,有什麽地方是比較好玩的,比較好吃的。現在不在了也沒關係,隻要是有過的,就好。”

  “嗯,好!”小姑娘點頭答應,就在前頭領路了。

  鄆城這十幾年的時間裏,都沉浸在戰火當中,這個小姑娘,便說了自己從小到大的一些經曆。

  她從記事開始,鄆城就不安定。

  因為那時候安國和大周打仗時,鄆城最後丟了,成了大周的土地,但這裏又住著很多安國的人。

  大周為了管理這裏,讓他們聽話,也是十分嚴格的,隻是因為家河淪陷,安國人難免會有所不滿,同時也厭惡,陳王。

  厭惡那個,為了利益,就將他們棄之不顧的陳王。

  在小姑娘的記憶裏,小的時候,街上經常就會有人打架,而她見到了,她的娘親一般都會拉著她,到遠遠的地方。

  娘親說,那是安國人被大周人欺負了。

  他們鄆城的特產還是很多的,這兒附近有個村子,養蠶,他們做紡織的姑娘很多。

  隻是戰火一起來以後,人人都吃不飽穿不暖了,自然是沒法子再繼續養蠶了。

  故此,這街上關門的店鋪裏頭呀,賣衣裳衣料的店鋪是最多的,可惜現在沒人做生意了,都關門了。

  小姑娘帶著駱晴他們在城裏逛了一圈,駱晴就發現,城裏其實還是稍稍有些冷清的。

  人不多,基本上都在忙著重新蓋房子呢,偶爾瞧見有人路過,他們還會覺得好奇,回頭來看看。

  不過,他們似乎也是提前知道了情況的,遠遠看著駱晴和李曄他們,即使是好奇,卻也不會上前。

  午後,日頭有些大了。

  走了半天,駱晴也累了,小姑娘的小臉也是紅撲撲的。

  她環顧四周以後,轉頭就問駱晴道:“漂亮姐姐,你要不要吃什麽東西呀?我記得前麵有個賣點心的,他家的點心,可好吃了。”

  賣點心的?

  駱晴是餓了,聽見這個,便就讓小姑娘,帶著她和李曄過去。

  小巷子的邊緣,一間不起眼的店鋪裏,有個老者,正坐在那兒出神,而他的麵前,擺在一個蒸籠。

  蒸籠正熱氣騰騰地冒著煙呢,顯然裏頭的點心正在蒸。

  “蘇伯伯。”

  小姑娘顯然是經常來這裏,和這個老者已經很熟悉了,蹦蹦跳跳地進屋了以後,就問道:“你是知道我今天要過來嗎?”

  “這點心,是給我準備的嗎?我今天還帶了客人過來呢。”

  小姑娘蹦蹦跳跳地進了院子以後,那位名叫蘇伯伯的頭發花白的老者倒是的確就睜開了眼睛。

  蘇伯伯道:“小燕呀,你來了。今日我蒸了好多的點心呢,你先去吃好不好?我有話,想要對這幾位客人說呢。”

  小姑娘的名字,叫小燕。

  她自己倒是的確就跟一隻燕子一樣,十分活潑可愛。

  駱晴的視線,倒是一直都是停留在那位蘇伯伯的身上的,畢竟…蘇伯伯給駱晴的感覺,有那麽一點不一樣。

  他光是坐在那兒,閉目養神的時候,就讓人覺得十分沉穩。

  甚至,能有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他,難不成就是從前幫助了雲霧山的莊主,尋找了草藥,並且最後得到了另一塊王氏玉璧的波茵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