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編外社員 2節
作者:草河      更新:2021-07-15 08:01      字數:4883
  (2)

  ??春天就像女孩兒羞答答來到人間,她不高興的時候就刮一陣小風,撒一把小雨,鬧點小脾氣,人們隻好換上厚實的衣服遮擋她的寒氣。這樣的天氣對金勇來說,正是習畫的好時機。他想起在大姑家吃飯時,得到了一張小畫《赤壁圖》,那還是大姑夫從書上撕下來送給他的禮物。雖然隻有巴掌大,但對金勇來說因為喜歡顯得非常珍貴。他放了桌子,找出圖畫紙和鉛筆,把那張小畫放在桌角,拿著鉛筆看一眼畫上幾筆,勾出大體輪廓後開始做細仔的描繪,整整用了一上午的時間把小畫放大在圖畫紙上。心想:“下午用劉老師給的宣紙臨摹一遍再著色。”

  ??吃了午飯,金勇走出房門看了看天氣,想著下午生產隊能不能幹活。雨是停了,小風卻還在刮著,太陽也不給顏色,“這樣的天氣不耽誤幹活,準備上班吧,晚上回來再畫那張畫。”他看見馬友德走過來問道:“你往哪出溜兒?下午隊裏能不能幹活?”

  ??“夠嗆,王秀梅的爺爺去世了,隊裏的不少人都去幫忙了,剩下幾個人怎麽幹活?誰能好意思不去幫忙?”

  ??“哦?王大爺去世了?你怎麽知道這件事兒?”

  ??“民兵排長閆春鵬上午到俺家說的,讓我爸找幾個人去搭靈棚。”

  ??“咱們去不去?”

  ??“去看看唄,不管怎麽說,咱們和王秀梅常常在一起幹活,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麵子上說得過去才行。去了也就是磕個頭,有活就幫幹點兒,沒活就坐一會兒回來。”

  ??“這麽一會兒又顧及麵子了,先前不是想收拾她們嗎?”

  ??“這是兩碼事兒,咱們怎麽也得分出輕重緩急呀。人家辦喜事去不去無所謂,多一個少一個不在乎。喪事就不一樣了,人越多越好,要是不去人家就有想法了。”

  ??“那好,我陪你一起去。”

  ??金勇和馬友德來到王秀梅家,看見已經打好了靈棚,掛了靈幡,也許因為下了小雨,紙馬放在靈棚裏麵。秀梅和她的弟弟穿戴孝服在靈前燒紙。金勇和馬友德像在校長家那樣來到小桌前敬酒叩頭。金勇看了老人遺像,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和老人一起看護菜地的那些日子,想起了冬天老人特殊而宏亮的吆喝聲:嗚呀呀呀……齁嘶......”這讓金勇有了一種傷感。那口花頭棺材吸引了金勇目光,好像比在校長家看到的更鮮豔,一邊仔細看一邊想:“畫畫的人怎麽把功夫都用在這上了?畫棺材能掙多少錢?”

  ??生產隊的人陸陸續續來到王家,每個人進了院子首先到靈前敬酒叩頭,然後坐到一邊聊天。趙隊長和積肥組的組長戴俊傑坐在了金勇的旁邊,趙隊長對金勇說道:“老二,你畫畫也行啊,怎麽不畫棺材?畫這麽一口就是二百塊錢,趕上在隊裏幹一年活了。有的人家還給殺個小雞吃得好,畫得好格外還有賞錢,在農村沒有比這個更掙錢的手藝。”

  ??“隨便畫棺不行吧?以前咱們隊的隊長張誌強說這是迷信,人死了不能裝花頭棺材,還不讓掛幡燒紙、貼喪葬對聯、雇鼓樂班子,凡是帶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都得取消。”

  ??“你在什麽地方聽他說的?”

  ??“去年春天中學的尹校長去世了,我在那聽他說的。”

  ??“那是校長,是幹部,當然要反對迷信喪事從簡了。平頭老百姓管什麽迷信不迷信的,不用尋思那些事兒。你要是會畫你就畫,這又不是去偷去搶,靠手藝掙錢是能耐。”

  ??戴俊傑笑道:“你看咱們這隊長,淨琢磨歪門邪道。這叫舊風俗舊習慣,必須革除掉,你還說起來還沒完了。”

  ??“你小點聲,王貴山要是聽你這麽說能撕開你嘴丫子。人家沒了爹正難受呢,你別添火。有些傳統的風俗習慣還得保留,走這些過程是為了緩解兒女的痛苦心情。這是咱們這個民族從遠古傳下來的習慣,要是都覺得不好就傳不下來了。”

  ??戴俊傑小聲道:“你這就跟不上形勢了,小心犯錯誤。”

  ??“老二,你別聽老戴那一套,你應該學畫棺掙錢。”

  ??“我在紙上畫畫都沒弄明白,更不要說畫棺材了。”

  ??“其實畫這個很簡單,畫好圖形填上顏色就行了。我以前琢磨了好長一段時間,就因為沒有畫畫基礎拉倒了。我看過你畫的畫,畫棺沒問題。”

  ??”不行不行,我不知道畫棺的內容,什麽都不明白,問題老大了。“

  ??“這不難,你看兩遍就明白了。兩邊畫犀牛望月、海馬朝雲,填畫二十四孝故事,後麵畫荷花,前麵畫一個大門樓,就這麽簡單。”

  ??戴俊傑:“你說琢磨了好長時間,前邊畫大門樓是什麽意思?”

  ??“那是南天門,孫悟空大鬧天宮不就是在南天門口打起來的嘛。”

  ??戴俊傑問:“二十四孝是什麽內容?你能說上來幾個?”

  ??“我想想······臥冰求鯉、聞雷泣墓、哭竹生筍······還有一個湧泉躍鯉,畫棺這幾個就夠用了。”

  ??戴俊傑:“幹這個不是長把葫蘆,不可能天天有活幹,指望畫棺掙錢過日子可不行。老二,你要是畫棺材也就能畫個十年八年。你想啊,木材越來越緊張,不可能讓人浪費木材做這麽大的棺材。政府開始提倡火葬了,我看這是個好事兒。人死進了爐子出來就是一把灰,用那麽大棺材幹什麽?弄個骨灰盒不是挺好嘛。”

  ??趙隊長:“這個道理誰都懂,做起來就兩回事兒了,流傳了幾千年的風俗習慣想一下子改變過來很不容易,這得需要時間。老二,你學畫是想當畫家嗎?”

  ??“當什麽畫家呀?我連想都不敢想。我這僅僅是個人興趣愛好,沒別的意思。”

  ??“可是你這個興趣愛好需要花錢買紙筆買顏料,不像你哥一根笛子玩通宵。每個人不管學什麽手藝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掙錢,可你花了錢沒什麽回報就得不償失了。你的興趣愛好有掙錢的道道,就得順著這個方向使勁兒,掙一個是一個。”

  ??“趙哥說的很有道理,我還沒想這麽遠。”

  ??“這口棺材畫得有水平,你仔細看看,興許對你有用。會畫畫的人畫什麽像什麽,別在這幹坐著,把棺畫描幾個圖樣拿回家琢磨琢磨。”

  ??戴俊傑:“你這是逼鴨子上架呀,老金家現在是五口人四個上班,以後的日子隻能是越來越好,老二學不學畫棺都無所謂。”

  ??趙隊長:“咳,這也是一門手藝嘛,學會了就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子,哪有不想掙錢的人,除非是傻子。”

  ??王家的喪事結束後,大田組的社員們開始到苞米地刨茬子,休息時間就在地裏挖小根蒜拿回家洗淨蘸醬吃。小根蒜大名叫薤白,當地人又叫小根菜。可以用來炒雞蛋,可以涼拌,有多種吃法,是人們一年中最先吃的野菜。金勇以前住過的老房子廢墟還在,磚頭碎瓦遍地亂草叢生,休息的時候很多人到那挖小根菜。金勇卻站在廢墟前想著以前的事情,當年這裏房子周圍都是果樹,記憶最深的是房後那棵碗口多粗的李子樹,每當到了成熟季節,叔叔用長木棍敲打掛著熟透李子的樹枝,他和奶奶、母親、哥哥弟弟一起在樹下扯開被單接收掉落下來的李子,有一回金勇抬頭觀望時,一顆李子掉下來正好打在眼眶上疼了好幾天。老房子最多的是櫻桃樹,櫻桃又大又甜,社員們在周圍幹活的時候可以盡情品嚐。除了這些還有五棵山楂樹、四棵桃樹和兩棵棗樹。到了春秋兩季,很多孩子來偷吃水果,奶奶為這事操了不少心。如今這些果樹沒有了,不知道是什麽人做的孽。

  ??對於人們來說,公社大喇叭每天中午十一點三十分響起的《東方紅》樂曲是最美妙的聲音,她從不提前,絕不延後,而且不管你在什麽地方都能聽得到,隻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這樣的大喇叭聲。有了她就不用擔心隊長偷偷延時多幹活,所以有人編了順口溜:“喇叭一響,黃金萬兩,社員高興,氣壞隊長。”

  ??金勇覺得口渴,想起當年的水井就在附近,聽到喇叭聲扛著?頭走了過去。水井還在,還是老樣子,水還是那樣的清涼甘甜。與其說是水井,還不如說是水坑,這是因為水淺趴著就可以喝到水。不知是哪位前輩發現了石壁下有常年不斷的泉水,便挖了坑用石頭砌了這口井,隻是沒有留下姓名。金勇收起了回憶準備離開時,忽然看見倒映在水麵的樹枝動了一下,抬頭一看吃了一驚,一條蛇從石壁上的小樹緩慢地向下移動。這種蛇叫虎斑遊蛇,身體背部翠綠色,前段有黑色和桔紅色的斑塊,當地的人們稱它為‘野雞脖子’,這也是人們最常見的蛇。這種蛇雖然有毒,但性情溫順,不會主動攻擊人。隻是人們對它卻毫無憐憫之心,隻要見到大一點的就想扒下它的皮曬幹做藥材。此時金勇想的卻不止是這些,是奶奶說過的春天首先見到蛇不吉利的預言。

  ??金勇到了家看見二表哥和崔永南來了。他在雙河見過崔永南,大哥正陪著他們說話,他走過去笑著說:“歡迎你們到我家做客,見到你們真高興。二哥,姥爺他們都好嗎?”

  ??“都好。隊裏育的稻苗犯了立枯病,隻能用農藥‘多菌靈’,雙河那邊沒有,隊裏就讓我和崔永南到這來買這種藥,沒想到這裏的商店也賣光了,俺倆尋思去縣城呢,路上正好遇到了你哥,他在土產公司弄了兩箱解決了大問題。我倆到這來看看,一會兒回去。”

  ??“什麽一會兒回去,事兒辦妥了著什麽急?吃完午飯再說。來一趟不容易,你在這玩兩天回去吧。”

  ??“那可不行,家裏那邊正急著用這些藥呢,得趕緊藥把藥送回去。馬上要開犁下種了,隊裏活多,不能耽誤時間。現在交通比以前好了一些,離我家五裏多地的石台峪以前有個硫化鐵礦,五八年下馬現在又要開始大幹了,現在有二十輛汽車和一輛通勤車,老百姓有時候能借光搭便車。剛才我告訴你哥了,我大哥下月十號結婚,你姥爺說了,讓你們哥仨都過去。”

  ??“下月十號······我有時間就去。”

  ??“不管你有沒有時間必須得去。特別是老大,姥爺家那頭尋思都不尋思,不像話了。你們姥爺說了,再不去就見不著了。”

  ??金浩:“我是得去一趟了。哎,我要是去了,姥爺一生氣能不能打我兩個耳光?”

  ??“打什麽打?多大歲數了還打人,再說現在想打也打不動了,你就放心去吧,咱們哥幾個聚聚。”

  ??金勇問:“現在能不能抓魚了?”

  ??“什麽時候都能抓魚,這時候農忙沒時間抓就是了。現在抓魚可以下絲掛子,就是掛在河流兩邊釘樁上的一種拉網。夜裏還可以穿水褲帶嘎斯燈叉魚。有一個土辦法是在水流小的地方壘石壩抬高水位留個出水口,出水口下邊放魚簍,簍裏進魚了就拿回來,放幾天都行。就怕一樣,放時間長了別人把魚拿跑了,有時候連魚簍都拿走了,我就丟過兩個魚簍。再要說的就是釣魚了,你們都釣過我就不多說了。”

  ??“有沒有往河裏撒石灰粉藥魚的?”

  ??“沒有那麽幹的,誰那麽幹都得挨罵,洗衣服的老娘們都能攆到家門口罵了。”

  ??“那好哇,起碼河裏的魚鱉蝦蟹受到保護了。你最近沒抓魚嗎?”

  ??“沒抓過。我除了喜歡吃鯰魚,其他的沒興趣。”

  ??“我還沒吃過鯰魚呢。”

  ??“鯰魚頭大沒有鱗,身上黏糊糊的一摸溜滑,用手很難抓到它。肉很好吃,聽說是河裏唯一沒有腥味的魚,我見過最大的有七斤多重。”

  ??嬸娘進來說道:“飯好了,都過來吃飯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