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暖暖勵誌考科舉(31)
作者:冊冊來了      更新:2021-09-30 07:53      字數:2159
  當你專注下來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時間總是過的如此之快,眨眼之間就到了放榜的日子。

  府城裏放榜是上午,然後到了縣城裏放榜的時候,就是在午時過後了。

  還是騎快馬過來的結果。

  古代消息傳輸實在是太慢了。

  到了放榜日,王秀娘和陳大生也不敢表露的自己太興奮。

  一家人說話都不敢大小聲。

  暖暖無奈隻能裝作什麽都不知道,吃過早飯,依然在房間裏埋頭讀書。

  王秀娘提前做好了午飯。

  暖暖吃的時候也有些心不在焉,等快要到午時的時候,陳大生才帶著暖暖一起去了縣衙門前的茶樓。

  王秀娘等人則是在家裏等消息。

  可是他們來晚了,茶樓裏已經是人山人海。

  暖暖剛想離開,就聽到二樓有人在叫他。

  抬頭一看,呦嗬,露著的幾個腦袋,不是石東升等人嗎?

  陳大生見了拉著暖暖左拐右拐解上了樓梯。

  上樓梯之後就寬鬆了很多,二樓是茶樓的包間,一般不是有錢人根本上不來。

  “幾位師兄竟然早就到了。”暖暖一上來先跟幾位師兄行禮。

  四人也朝暖暖行了一禮。

  原來任金海這次也來湊了熱鬧。

  “這可是興岷花錢包的。我們這是蹭了他的包間。”蔡毅說。

  “謝謝李師兄了。”暖暖又朝李興岷道謝。

  李興岷忙說不用。

  他們這一行人裏,李興岷也就瞅著暖暖有些不凡的樣子。

  他很樂意跟暖暖交好,說不定以後一起在朝為官,也是個幫襯。

  暖暖來的時候,已經不早了,剛坐下不久,縣衙門前就張貼了黃榜。

  李興岷等人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暖暖也有些激動,也跟著站了起來。

  可惜的是從二樓看過去也看不到街對麵牆上貼著的小字。

  暖暖空間裏倒是有望遠鏡,但是拿出來可不把他們幾個嚇死。

  那就等著吧。

  底下人吵吵嚷嚷的,有人說自己中了,有人大哭蒼天不公。

  二樓這個小包間裏,眾人等的也甚是心焦,反觀任金海根本沒他什麽事兒,倒是心平氣和的在喝茶。

  暖暖出來得急,看到任金海喝茶,也有些口渴,給自己倒了一杯。

  喝著就聽到了砰砰砰的腳步聲,這是上樓梯的聲音。

  連忙放下杯子,看向包間門口。

  包間門打開,一個狼狽的小廝衝進來。

  暖暖認識,這是李興岷的小廝。

  “中了,中了,少爺中了!”

  任金海還有心思取笑。“你這小子,先說中了多少名。真是替你家少爺著急。”

  李興岷斜了任金海一眼。“去,去,去。”

  任金海一笑。

  看來這倆人平常關係也不錯。

  那小廝喘了幾口氣,憨憨一笑,就說:

  “少爺中了第十一名。”

  “陳少爺中了第十三名。”

  “然後石少爺中了第二十五名。”

  “蔡少爺中了第四十三名。”

  “四位少爺都中了。”

  “賞!”李興岷拿著折扇高喊一聲。

  “小的,謝少爺賞。”

  暖暖聽到自己竟然中了第13名,心裏很是高興。

  陳大生直接一把抱起了暖暖顛了顛。“我家鐵蛋兒又中了。”

  暖暖無語,他爹娘一高興,就是刹不住叫他鐵蛋兒。

  幾位師兄看著他抿嘴偷樂。

  陳大生反應過來放下暖暖,有些不太好意思。

  李興岷說著今晚上福來酒樓宴客,請他們幾個也一起去。

  暖暖幾人忙擺手。

  李興岷沒有勉強,知道是個時候一般是喜歡跟自家人一起待著。

  等暖暖跟陳大生回到家,竟然看到了他大伯,大伯娘,大堂哥,二堂哥。

  自從暖暖一家進了縣城住之後,很少見他這個二堂哥。

  二堂哥跟大堂哥比起來,就是一個老實木訥的性子。

  聽到陳大生說,暖暖過了府試,紛紛恭賀。

  說是回村裏大家吃一頓。

  暖暖忙拒絕了,說還要準備去考院試。

  大堂哥陳寶平連忙應和。“對對,寶文還要去考秀才,哪有那麽多時間跟我們回村裏辦酒席,等考完秀才之後再辦不正好。”

  大伯娘也說:“對!咱寶文啊,過些日子就是秀才公了!”

  暖暖:你確定不是變相給我加壓力?

  大伯從懷裏掏出了一個包裹,交給陳大生。

  陳大生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包銀子。

  “大哥,你這是幹啥?”

  陳大伯就說:“寶文考秀才,家裏也沒給什麽幫助。想著考秀才得花不少錢,你們手裏可能也不寬裕,先就著這些應應急。”

  暖暖往裏瞅了一眼,將近二十兩銀子。

  陳寶平撇嘴,他就跟他爹說不要往這拿銀子,寶文家有錢,他爹偏不聽,說這是應該做的。

  陳大生忙讓他大哥收起來,他記得暖暖說過能搞到銀子,堅決不收。

  “銀子要是不夠使了,弟弟一定朝大哥開口。”

  幾番推拒,他大伯才收回去了。

  今天晚上這頓晚飯吃的格外歡暢。

  王秀娘從王屠戶家割了不少肉,加上豆腐,青菜,吃的大家是滿嘴流油。

  這兩年,兩家人的關係緩和了不少。

  天色晚了,就留了大伯一家住下,在店裏打打地鋪,還是夠睡的。

  半夜摸著黑,陳寶平摸到了暖暖的房間。

  “……在村北的坡地上蓋起了三間青磚瓦房。我一個朋友的關係,倒也不貴。什麽時候帶人過來學做豆腐幹?”

  暖暖想了一會兒就說:“這件事情我還沒有跟我娘說,後天吧,你後天過來。”

  “行。”

  ……

  第二天暖暖就跟王秀娘、陳大生說了要合夥開廠子的事情。

  陳大生是知道兒子要做些什麽的。

  王秀娘一聽,要把製作豆腐的方法交出去,就很不高興。

  這好不容易有一個傳家的本事,那交出去就不是自家的了。

  暖暖掰開了,揉碎了跟她說。那不叫交出去,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人的手裏。

  而且以後掙的錢更多,弟弟妹妹們都不用愁了。

  好說歹說,王秀娘才同意了。

  隔天陳寶平帶人來學,王秀娘也沒有給人家甩臉。

  她們一人隻學一道工序,學完就走。

  暖暖還特意改進了豆腐幹兒的口味。

  有鹹香口味的,有甜辣口味的,酸辣口味的,麻辣口味的。

  這個時代的調料還是很發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