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暖暖勵誌考科舉(25)
作者:冊冊來了      更新:2021-09-30 07:53      字數:2216
  在所有考生都入場後,要在縣令、縣丞、教諭等官員的帶領下給孔聖人上香,拜了三拜後,由教諭宣讀考場規矩,最後由縣令宣布開考。

  暖暖拿著自己的卷票在衙役的帶領下找到自己的號房。

  號房是一排排連在一起的小房子,他的對麵也是一排。

  兩排之間的距離還是比較寬大的,目測一下起碼有四五米寬。

  暖暖掀開木板進入自己的號房,裏麵又窄又矮。

  如果是一米八的大個子,肯定要彎著腰。

  幸虧他現在還很矮小,高度對他影響不大,就是覺得太窄了。

  大約一米二的寬度,裏麵隻有一張桌子,一張凳子,凳子上放有三根蠟燭和一個盛有清水的筆洗。

  其中桌子就是攔在外麵的木板充任的。

  條件很簡陋。

  除了是磚房,條件還不如暖暖那個“號房”好。

  進來了,暖暖也坐不下。

  因為號房裏滿是灰塵。

  左手一翻轉,衣袖擺動間,出現了一塊抹布。

  暖暖上上下下的把這幾塊板子擦幹淨。

  然後才把板板子放下來做桌子,把凳子上的蠟燭和筆洗都放在桌子上,接著就是把書箱打開。

  第一天考的內容是帖經,也就是填空題和默寫題。

  出題者從四書五經中隨便抽出一頁,摘其中一行印在試卷上。

  根據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係的上下文。

  一般來說,隻要記憶力好點的都可全部答出。

  應該是因為第一天要祭孔,所以開考的時間晚了點,就隻有這一道題型。

  暖暖把書背得很熟,這個當然難不倒他。

  唯一要注意的是自己答題的字跡要清楚,卷麵要整潔,字要寫得正確。

  一定不要寫錯別字。

  雖然身上不冷,但是露在外麵的手還是有些僵。

  暖暖摩擦雙手,等手不那麽僵硬後才開始答題。

  不過題量還是不少的,暖暖隻中午吃了個餅,喝了兩口水。

  等他做完試卷,晾幹後,再檢查了幾遍,離交卷隻剩下半個時辰了。

  聽到有人喊提前交卷。

  暖暖想著自己要不要也提前交卷。

  但是提前交卷也不能提前出去,隻能大家一起出去。

  又撐了一會兒,暖暖喊了衙役過來,提前交卷。

  放在自己手裏,要是待會兒他不小心抹了卷子,那可就不好了。

  等時間到了,就有衙役敲羅,提示可以出考場了。

  暖暖跟著人流往外走,出了門口,看到了他爹陳大生在往裏張望。

  “爹,我在這兒。”

  陳大生看到暖暖連忙趕了過來,幫暖暖拎著考籃。

  暖暖跟著陳大生上了騾車,趕到人群堵路之前,離開了縣衙門口。

  回到家,王秀娘又是一番噓寒問暖,然後讓暖暖趕忙休息。

  今天第一天,雖然隻是考了背誦,沒有動多少腦子,但是也是暖暖第一次參加科舉。

  有些緊張,不僅大腦疲累,臉身上也沒有力氣,躺在床上就睡著了。

  王秀娘做好飯,進來叫他。

  見暖暖睡著了就沒有吵他。

  不過好在,暖暖不一會兒自己就醒了。

  起來腦袋有些酸酸漲漲的,也不是累,就是緊張過度之後有些疲憊。

  吃過晚飯,暖暖又精神滿滿了。

  隨拿起了何夫子之前給他批改過的文章開始看。

  三天後,放榜的時候,暖暖並沒有過去,依然在他的小屋子裏緊張備考。

  可是心思早就已經飛出去了。

  索性得到的消息是好的。

  陳大生興高采烈的回來,說暖暖考過了。

  榜上的名次還十分靠前,是第20名。

  暖暖也很高興。

  馬上收拾情緒,準備第二天的考試。

  放榜的第二天,就要參加縣試的第二場考試。

  第二天,第一題考的是墨義。

  所謂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注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

  也就是取四書五經中的句子讓應試者應答,或者要求對答這個句子的含義,或要求對答下一句,或要求對答注疏。

  類似今天的名詞解釋或簡答題。

  這對記憶的考核就更加明顯了。

  這些東西暖暖背的很熟,答的特別順利。

  但是這個一般是拉不開分的。

  畢竟大家都準備那麽多年了,在背誦上都頗有心得。

  第二題考的是詩賦。

  在考試之前,暖暖就把春夏秋冬、各種常見花卉、理想啊,誌向之類,容易被考到的詩都準備好了。

  不說多好,起碼寫得押韻,特別是他還讓何夫子給自己批改過的。

  所以過關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想要優秀那是不可能的,自己的水平就擺在那呢。

  這次考試,要求寫的就是春天。

  暖暖剛好壓到了這道題。

  在草紙上將背好的詩寫下來,再看了看,發現沒有什麽需要改的,就謄抄到試卷上。

  等陳大生把考試結果傳回來,情況不好也不壞,暖暖依然是上榜的了,第27名。

  這次一共上榜了56名考生。

  暖暖算是中等。

  也算是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畢竟第一道題靠記憶,這個誰基本上差不出分數。

  第二道考詩賦,詩賦他是真的一點兒賺頭都沒有。

  這次也就是運氣好,壓中了,不然他有可能還上不了榜。

  第三天,考得就是經義。

  所謂的經義,是圍繞書義理展開的議論,就是以經文的核心解釋來看高低。

  通俗點來說,就是以四書五經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節同一主題的句子為題目。

  讓應試者作文,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類似現代的讀後感。

  自然,想要寫得好,引經據典是不可少的,這是可加分的文采。

  暖暖有著後世的經驗,和這一陣子的加緊練習。

  簡單的經義已經難不倒他了。

  畢竟這隻是縣試,難度肯定沒有之後的考試大。

  萬萬沒想到,這第三天,考試的第二題竟然考了“算術”。

  按理來說,縣試是不會考《九章算術》的內容的,一般是到了府試和院試才會出現。

  暖暖不知道其他考生心裏是什麽感想,反正他看到題目,心裏就是一鬆。

  題意是:有垛厚五尺的牆壁,大小兩隻老鼠同時從牆的兩麵,沿一直線相對打洞。大鼠第一天打進1尺,以後每天的進度為前一天的2倍;小鼠第一天也打進1尺,以後每天的進度是前一天的一半。它們幾天可以相遇?相遇時各打進了多少?

  這是一道他很熟悉的題目,裏麵的知識也很淺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