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暖暖勵誌靠科舉(18)
作者:冊冊來了      更新:2021-09-30 07:53      字數:2178
  “寶文餓不餓,餓了姐姐馬上就去做飯。”招娣連忙問。

  暖暖接過水,搖了搖頭。

  這時店裏有了客人,招娣隻能暫時放下暖暖,轉頭去招呼客人。

  暖暖喝完水,將杯子放回櫃台裏麵就進了後院兒。

  剛邁步走進院子裏,兩腿就被一邊一個小肉團子給抱住了。

  “得,得!”

  “得,得!”

  暖暖一笑,俯下身,一邊親了一口。

  這是王秀娘後來拚死生下的一對龍鳳胎。

  男娃叫陳寶武,小名小武。

  這小名,可是暖暖攔著他娘好不容易得來的。

  暖暖有預感,要不是他攔著,王秀娘說不定會取些糞球屎坑之類的。

  小武長大之後,一定會感念有他這樣一個好哥哥。

  女娃叫陳寶蓮,小名小蓮。

  本來女娃兒是不能從寶的。

  暖暖勸說陳大生和王秀娘,他們家以後說不定會成為書香世家,女娃也應該有個正經的名字。

  哦,對了!

  他的姐姐們,現在也不叫那個名了。

  當時給兩個小孩子入族譜的時候,順道也將三個姐姐的名字入了族譜。

  分別叫陳玉蘭,陳臘梅,陳海棠。

  按照暖暖的意思,幾個姐姐也應該從寶的,可是族長就是不同意。

  說陳寶蓮從寶也隻是占了龍鳳胎的吉兆,才讓她從寶。其他的女孩兒是斷然不行的。

  要是開了他們家這個頭,其他家的女孩子入族譜。萬一再跟著一起都從寶,那不亂了套。

  暖暖心裏很是不高興。

  古代時候的人隻認為女孩子出嫁了就是別人家的,沒有上族譜的必要。

  這也就是暖暖以以後改換門庭,女孩兒也必須要得到重視為由才能上族譜,但是依然得不到跟男孩兒一樣的待遇。

  不過幾個姐姐到是一點都不在意,反而很喜歡現在的名字。

  上族譜的那一天,三個姐姐還專門來跟他道謝。

  說是村裏很多女孩都叫招娣睞娣,大丫二丫,出門一喊一大把。

  沒有幾個女孩兒擁有自己的名字,嫁人了也隻能叫一個姓氏。

  暖暖心裏很是感慨。

  王秀娘從裏間出來,趕忙叫睞娣,不,現在是海棠,陳海棠。

  “睞……海棠,把你弟妹抱開。”

  又對倆小的說:“哥哥剛從學裏回來這麽累,哪有時間跟你們玩兒。去,跟你們姐姐玩去。”

  “得得!”

  “得得!”

  兩個小的可聽不懂王秀娘這麽一大串的話,隻是揪著暖暖的袍子邊兒,不住的喊哥哥。

  暖暖熟練的從懷裏摸出一個油紙包,拿了兩塊糯米糕給小武和小蓮。

  兩個小的拿到吃的,才跟海棠離開。

  王秀娘道,“就你有那個閑錢,給他們兩個買吃的。那東西多金貴,你自己留著錢,自己吃點兒東西就得了,給他們兩個買什麽。”

  “沒幾個錢。”

  暖暖是真的沒有花錢,他空間裏就有很多糕點,還屯了不少。

  隻不過糯米糕和縣城的糕點最像,所以每次回家總會給兩個小的帶吃的。

  反正他倆也隻是嚐嚐味,吃不下。

  偶爾會多帶幾塊回來,幾個姐姐也能嚐嚐。

  “娘,我去房間裏溫書了。”

  “哎,快去吧,娘,不打擾你,待會兒吃飯叫你。”

  暖暖回了房子,將今天夫子教的東西錄入到超星計算機裏。

  這是他每次歸家必做的事情。

  他一開始進學的時候,因為紙張的價格太貴,空間裏的紙跟這個時代的不一樣,根本不能拿出來。

  就留下了用超心計算機整理筆記的習慣。

  將書本上的文字拍照錄入,然後再根據聽課內容補充筆記。

  本來暖暖沒以為科舉有多難。

  說是科舉要背的書多,可那一本書上字那麽大一個,一頁紙也沒多少字,一整本書算計下來,也不見得字有多少。

  可是一開始蒙學,暖暖就抓了瞎。

  除了《三字經》他以前讀過的,其他的那些都是晦澀拗口,光讀起來都十分困難,別說是背了。

  也是開始進學後,他才知道,在古代考科舉要背誦很多本書,是什麽意思。

  如果是那些以讀書傳家的世家大族,讀書是一件按部就班的事情。

  四歲或五歲開始發蒙認字,學習《三字經》、《千字文》、《幼學瓊林》等蒙學書籍。

  認了字後,開始讀《孝經》、《大學》、《中庸》。

  這是對這個世界的基本認識。每天都是先溫習舊的知識,能背誦串講則過關,舊書溫完,才開始學新書。

  學完這三本後,開始學《論語》和《孟子》,這是更進一步了。

  他們一般七八歲要過學、庸、論、孟這四書。

  先讀孝、學、庸,後論、孟,這個先後順序一般不能顛倒。

  接著過五經關,分別為《詩經》、《尚書》、《周易》、《禮記》、《左傳》,這是更深更難的內容了,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這就是常人所說的四書五經了。

  還有一些人出的參考書也很值得一觀。

  從前朝開始,考秀才的時候,還要加考一門《九章算術》。

  一些不通庶務的童生,被這一關狠狠地卡住了。

  聽一些已經準備考秀才的師兄們說:近年來,《九章算術》考試的比分日益增加。

  本來,本朝剛開始的時候,隻是占了一小部分,但是直至今日,雖然還比不上經義的重要性,《九章算術》已經快要成為能夠決定考生生死的題目了。

  暖暖一想,這不就是做數學題嗎?

  經過後世教育的他,還會怕這幾道算術題!

  暖暖仰天大笑,哈哈哈~這完全是給自己的科舉道路添磚添瓦啊!

  可是考秀才也是要作詩的,暖暖可以靠死記硬背,靠理解,靠後世的經驗去寫文章,背書。

  但是沒有辦法做出一首靈秀的詩來。

  幸運的是,空間裏有他七哥收錄的書,裏麵有關於科舉考試的書籍。

  除了那些原刊的四書五經。

  還有一些類似於現代對四書五經做的注解和釋義。

  這真是大大幫了暖暖的忙。

  不光是為他省了一大筆錢,還讓暖暖能夠更快的理解何夫子講的課。

  其實,暖暖有時候聽何夫子講課也會一頭霧水,不知道他在講啥。

  他甚至覺得何夫子自己也不怎麽懂,隻是一本正經的講下去。

  從底下聽課的人茫然的臉色,就能感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