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共同商討
作者:蘇安安      更新:2021-08-05 12:11      字數:2329
  第211章共同商討

  ??將軍府永安王府動作迅速,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京城中的貴族想要袖手旁觀也要畏懼流言蜚語,便紛紛設置粥棚,接濟災民,而眼看這件事情竟然捅到了京城,沿途的官員就再也坐不住了,原本派去截殺災民的官兵也悉數折反,有幾個涉事頗深的官員連夜收拾金銀細軟,逃亡流落。

  ??“這件事兒的牽連的人數倒不多……”沈挽鳶看著桌案上的卷宗,整座城池的還有附近莊子的百姓,加起來也不過爾爾,隻是這事影響惡劣,若是不妥善處理,恐怕難以服眾。

  ??書房的機密要文,威武將軍和幾個副將同處一室,楚驥清身著便衣,在旁邊飲茶聽著,默不作聲,隻是適當的插上幾句自己的見解,看法,往往是一針見血,瞬間切中要害。

  ??沈挽鳶也在一旁出謀劃策,而這些副將早就習慣,原本他們還以為是威武將軍寵溺女兒,什麽事都願意聽取女兒的意見,隻可惜這幾次接觸下來,他們才真正的傾佩不已。

  ??聰明的女人不少,可是如此聰慧,格局開闊,胸懷家國天下的女中豪傑地卻是寥寥無幾,有時候這小姑娘提出來的意見,他們這些官場沉浮幾十年的官員,甚至都忽略了,足以預見她的眼光以及遠見。

  ??太子也喪著張臉坐在一旁,不知為何,身上的毒性解完之後,他似乎突然探尋到了生命的寶貴,覺得自己這麽金貴的命隻有一條,要好好享受,當下便愈發散漫,整天懶洋洋的無心政務,若不是安排他的事情,他都辦得妥貼穩當,一直讓皇帝找不著借口,理由早就訓斥一番了。

  ??“各位將軍多給孤出謀劃策,父皇最近不知是為何,看我總是不順眼,就連這樣的事兒也能怪我禦下不嚴,沒有明察秋毫,及時稟報,我的官員都不在淮北地區,又怎能未卜先知,還真是……”

  ??周乾陵幽幽地歎了口氣,繼續遺憾的說道:“反正父皇這回是給我下了死命令,命我過完這個年關,一月之內必須查明此事,否則我這個太子之位便要岌岌可危,我自認平時待大家不薄,大家也就多幫我想想主意,否則我沒了太子的身份,還怎麽整天吃香喝辣去花樓啊……”

  ??眾位都是將軍,血氣方剛的男人,聽到最後一句曖昧不明的花落,立即想起自己在青樓楚館中的好老相好美嬌娘,紛紛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意,態度愈發曖昧。

  ??沈挽鳶卻不動聲色,拿起旁邊的糕點輕咬了一小口,越發感歎,太子是越來越成熟穩重,雖然表麵上看上去放蕩不羈,其實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他心裏門兒清,隻不過用灑脫不羈的形象來遮掩自己的內心,他越是這樣不按常理出牌,越讓人琢磨不透,就連自己在他麵前時,也不能完全猜透他的想法,足以可見。

  ??不過也隻有這樣,才能配做東辰最尊貴的太子殿下,能夠做到這個位置上,哪怕他向來仁慈忠厚聞名天下,也有肯定有足夠的城府和心機,也隻有這樣,身上才終於透露出幾分帝王之氣的影子。

  ??“這種事情順藤摸瓜,隻是我很好奇,你說這些普通的官員貪汙,圖的什麽呢?”沈挽鳶緩緩的勾起嘴角,手中拿著最新的線報,這些年百花樓的生意愈發紅火,甚至在各地開了分樓,這些消息她總是能快人一步,先行拿到手中。

  ??俗話說官場如戰場,一不小心便是粉身碎骨,無論是升遷調任,還是自己的俸祿,其中都有一套行雲流水的規矩,你花了多少銀子買來的這個官兒,每年要孝敬給別人多少銀錢,這些都是有賬冊記錄在案,當然,這些人也深諳功敗垂成,樂極生悲的道理。

  ??他們通常不會將百姓並入絕境,大家麵子上過得去也就算了,那些有些錢的商賈之家拿銀子孝敬,霸占幾個良家女子,侵占了別人的田宅,這些足以算是滅頂之災的仇恨,在天下黎明百姓麵前就顯得格外微不足道,所以並沒有人在意,隻是這次事況不同,這可是水患,不僅影響到自己的項上人頭,甚至就連頂頭上司也難逃死劫,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麽會釀成如此慘禍?

  ??“這些跳梁小醜有什麽幹不出來的,竟然還敢派人去截殺,災民也不怕壞了他娘的良心,要依老夫看!”一名臉上滿是絡腮胡的莽撞大漢直接把配劍扔在桌案上,義憤填膺的說道:“我他娘就直接帶人去把那些人給砍了,省的在這禍害百姓,簡直是目無王法,真是豈有此理!”

  ??“……”沈挽鳶沉默了半晌才緩緩說道:“難道將軍們不覺得奇怪嗎,何家壯年的小夥子有拳腳功夫,能從那些人手中逃脫已是勉強,更何況那些餓的麵黃肌瘦的災民,甚至有小姑娘從主路上顛沛流離,孤身一人的趕往京城,單憑普通的百姓,做到估計很難。”

  ??“鳶兒是說……”旁人沒聽懂,沈震山眼睛卻愈發明亮,閃爍著意味不明的光芒:“這件事是有人從中作梗,故意擾亂民心,一邊暗中將百姓送到京城,企圖擾亂京城的安穩秩序。”

  ??“不過是個猜測而已。”沈挽鳶有些難受的揉了揉頭,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如果女兒沒猜錯的話,估計下一步便會流言四起,差不多都和朝廷難民脫不開關係,無非就是朝廷官員辦事不力,官員以權壓人,害死諸多百姓之類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百姓對朝廷灰心喪氣,隻是如今這個幕後之人還不見分明,若是咱們自己朝廷的人,恐怕就是自以為能夠力纜狂瀾的那一個。”

  ??旁邊的太子殿下若有所思,可麵上分毫未現,他慵懶的伸了個懶腰,看起來是漫不經心的模樣,隻是他看向沈挽鳶眼神竟是格外的鋒芒畢露,顯然藏有深意的模樣:“沈小姐這番話言之有理,我們還不知中了誰的奸計!”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