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兄友弟恭
作者:蘇安安      更新:2021-07-15 02:43      字數:2456
  第125章兄友弟恭

  ??“如今都是金尊玉貴的小郡主了,怎麽還自己動手做針線活呢?”元齊不知何時突然出現在窗邊,滿臉幽怨的看著那個香囊,隨手扔來幾樣東西,開口便是抱怨:“我好歹在人家麵前也是個神醫,怎麽在你們倆麵前就成了跑腿的小廝,你要的東西我都給你搞來了,以後沒事別煩我。”

  ??沈挽鳶不置可否,隻是冷眼看向桌子上的幾樣物件,一塊仿真的虎符,正是威武將軍手中握著的那塊,可以號令百萬雄兵,生殺予奪皆在一瞬之間。

  ??另一個則是草原女子的頭飾,用翠綠的鬆石和琥珀串成的王冠,這樣華麗的首飾在草原上並不是平民女子可以佩戴,也要是王公貴族,或者高等的勇士之妻,之女才有這個資格。

  ??“你拿這些東西做什麽?”元齊好奇的說道。

  ??“當然是上演一出中捉鱉的大計。”沈挽鳶伸手擺弄著這些小玩意兒,漫不經心的說道:“那個哈日看起來長的不怎麽樣,但心上人身份倒是挺高的,這姑娘真是眼瞎。”

  ??草原和中原的擇婿標準截然不同,東辰更偏愛儒雅體貼的男子,講究一個風度翩翩,可草原上卻是以粗曠健壯為美,審美並不相通。

  ??“走吧,去大理寺!”沈挽鳶異常瀟灑的把香囊扔到桌上,站起身來撫平了衣上的褶皺之處,將去那等酷刑之所如家常便飯一樣簡單:“去會會那些草原之人。”

  ??皇宮大內

  ??金黃的宮殿氣宇軒昂,兩條巨龍盤柱而上,嘴中銜著的是夜明寶珠,桌案之上是堆疊成山的奏折,看得讓人心慌,而本該處理這奏折的皇帝,此時擔憂的守在龍榻之上,眉目溫柔地看著自己的三兒子。

  ??他對這個兒子疏忽慣了,卻沒想到在危機時刻,他竟然敢舍身救駕,誰說皇家無父子,而太子也是憂心忡忡,皺著眉詢問太醫:“你是太醫院的院首,難道連你也無能為力嗎,乾言到底什麽時候才能醒?”

  ??那太醫院的院首已經年過花甲,滿頭銀白之發,原本以為這輩子能夠安然處之,結果沒想到快告老還鄉的時刻,卻出了這麽個岔子,他頂著晚節不保的壓力,勉強的說道。

  ??“這須得看天意,並非人力可控製,三黃子這毒早已侵入經脈肺腑,若不是沈郡主救治及時,這毒恐怕侵入心脈,那時縱然是大羅金仙,也無力回天,現如今雖昏迷,但能勉強保住條命,隻是什麽時候醒來這事,老臣實在說不準……”

  ??言下之意便是——若不是沈家姑娘及時出手,恐怕現在連命都沒有了,昏迷也是正常現象,現在隻能聽天由命,反正能活是能活!

  ??太子氣結,就差沒有指責太醫的鼻子罵出聲:“聽天由命,養著你們太醫院就是讓你們聽天由命的嗎?”在醫院的這群醫生圓滑慣了,凡事不求有功,隻求無過,隻會用氣血兩虧,聽天由命用來搪塞,那些有風險的虎狼之藥,他們連藥方都不敢寫,實在是廢物愚蠢至極!

  ??看到太子這副激動的神態,皇帝卻心中倍感欣慰,他們年輕的時候兄弟奪嫡之爭,可以說是血洗朝堂,損失慘重,先帝有十九個皇子,如今現存下來的除了他,便是仍在圈禁的庶人,當年他們也算是手段冷硬,不念親情,可是輪到自己身上,總還是希望兄友弟恭,和睦安康,太子和三皇子年齡相仿,有如此兄弟義氣,著實令人欣慰!

  ??而這一切躺在病床上的周乾言全然不知,自己的地位居然在無形之中拔高了這麽多,但這同時也把他架到了道德的頂端,這也是沈挽鳶最深層的目的。

  ??若是一個備受欺淩的三皇子奮起反抗,爭權奪利乃是人之常情,可若是一個平日兄友弟恭,孝敬皇帝的三兒子肖想家產,那便是失德,如今皇帝對他們的期望越高,那個時候摔下來也就會越慘!

  ??“你也在這守了一天一夜,回複休息片刻,再給你母後請個安,她這幾日連番操勞,定然也耗費不少心神,這次恐怕受了不小的驚嚇,你幫我轉告皇後,等忙完了這邊的事,我就過去看她。”

  ??皇帝似乎萬分疲倦的開口,外憂內患,這些都是壓在他胸口擊不碎的大山,天下萬民都是他的子民,所以他更要行事謹慎,高瞻遠矚,眼看誓盟草原是留不得了,可征戰仍然需要恰當的時機。

  ??這邊後宮之中也淩亂不堪,皇後作為太子的母後,作為一國的嫡母,去總被那些恩怨所擾,難以擔當重任,若不是還要給太子幾分薄麵,皇帝恐怕早就出言訓斥,如今也隻好安撫。

  ??太子原本還想再勸,可看到父皇略顯疲憊的目光,心中仍有所念,便起身告退。

  ??“主子?咱們這就回府嗎?”周乾陵身邊的小太監唯唯諾諾的說道,看著驟然變幻的天色,仔細的詢問道。

  ??“先……”周乾陵沉吟了片刻,卻向宮門相反的方向走去,冷冷的丟下一句:“不用跟著伺候,我去見母後一麵。”

  ??他站在皇後的鳳儀殿外,皇後身邊的宮女小心翼翼的說道:“太子殿下請回吧,皇後娘娘身體抱恙,如今不宜見人,恐怕過了病氣給您。”

  ??皇後這哪是生了病,明明是在為那天的事賭氣,又把周乾言這個賤人生的崽子從懸崖下麵給撈了回來,而自己唯一的兒子仰仗,竟然還不向著自己說話,皇後回來之後就一病不起,心中鬱結。

  ??周乾陵哪裏會不知母後的這點心思,但畢竟事急從權,他不能看著周乾言這樣白白送死。

  ??在這方寸之間,心中有萬千思緒閃過,一時又是心酸又是難受,隱隱有幾分氣憤母後如此不顧全大局,這可叫他如何做人,但縱使有百般不願,也不敢表露分毫,隻好歎了口氣,說道。

  ??“既然母後身體抱恙,那兒臣也不便叨擾,還望母後珍重身子,兒臣改日再來探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