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宋廷‘三巨頭’(求訂閱)
作者:白日會做夢      更新:2020-03-21 06:49      字數:2246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景炎二年的大宋,用扁鵲的話來說,那就是‘司命所屬、無奈何也’。

  丞相陳宜中攜家眷南逃出海,雖美其名曰向占城求援,但從古至今就沒有求援使臣是帶家眷一起去的。

  雖然丞相逃了,崖山依舊有號稱宋末忠骨的寶佑四年貢舉才子們,支撐著這塊狹小宋朝空間,但不論殿試狀元文天祥,還是甲榜進士陸秀夫、謝枋得,都明顯察覺到了無力回天的頹唐。

  “宴翁,何故潸然?”

  當莫小白帶著鱸魚、若水等人見到陸秀夫的時候,這位宋末朝廷的大總管正在山腳海岸處組織鋪設防禦石牆。

  不知道是海上風大或者其他原因,一會的功夫居然望著海潮突然落淚。

  聽到身後有人開口,陸秀夫回過頭,也不去擦眼淚,就這麽幹笑一聲:“心中苦悶,無以言表,隻恨我輩無能,才落得”

  “打住,打住。”

  抬手製止了陸秀夫的強笑哀歎,莫小白哼了一聲:“雖然自古就有哀兵必勝之說,但宴翁你可是一國肱骨,不可如此喪氣。”

  “我方才走來,看見崖山尚有戴甲將士數萬,所有人目光都望著北方,他們都夢如此,你我怎能言敗?況且文山此刻尚在圖謀贛地,力求奪回長江南岸,你我更應該想盡辦法助他一臂之力。”

  話說到最後,莫小白右手指向前方,他覺得自己這番臨時演講至少能打個八十分,但陸秀夫聽罷後,卻是麵色苦笑,抬手指向側麵:“子爵,文宋瑞他在那邊。”

  額?

  方向錯了?

  莫小白表情一滯,但很快又若無其事的說道:“我當然知道武夷山在那邊,我所指的方向是接下來要奪回的土地,屬於我們的九州大地。”

  “奪回失地,子爵認為還有希望?”

  “希望總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莫小白眯著眼睛開口,隨後說道:“崖山一地,有宴翁與張將軍主持足矣,我打算領兵北上,與文山一同收複江西。”

  聽到莫小白這麽說,陸秀夫深深皺眉後歎道:“存亡之際,萬法皆可一試,子爵隨我回朝與太妃稟明,也與世傑商議一番。”

  陸秀夫沒有阻止,就像他沒有阻止文天祥北上武夷山,獨自開府募兵抵抗元軍。但莫小白卻從他的這番話中聽出了無限悲哀,根本沒有半點振奮。

  或許,這老頭眼中的大海都是灰色吧。

  但這些和莫小白無關,莫小白跟著老頭一起步入所謂的‘朝廷內城’後,隻經過一次通稟,便有宦官帶著二人入室。

  到了這,陸秀夫又恢複了一板一眼的昔日朝堂做派,看的莫小白不停搖頭。

  就屁大一點的院子,還講究這些?

  跟著後頭一同進去,映入眼底的是一個懷裏抱著八歲小娃娃的女人。八歲小娃娃就是剛被立為新君的益王趙昰,而抱著他的女人正是名義上垂簾聽政的楊太妃。

  說是垂簾聽政,可偌大的天下都快沒有宋廷立身之所,又哪來的政務去聽?

  所以這位太妃雖然也姓楊,但卻沒去擺‘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譜,反而主動向莫小白和陸秀夫見禮:“今日來,可是有什麽事與奴說?”

  “太妃不可如此,君臣禮節萬萬亂不得。”陸秀夫這老頭一股子酸腐勁又上來了,當下連忙躬身。

  “禮節?禮節能讓那些元蒙蠻子放你我生路?”一道粗獷的話音突然從屋外傳來,莫小白稍稍側身,就看到一個長相粗蠻,留著大黑胡子的將領走了進來。

  不用他自我介紹,莫小白也知道其人是誰。除了此刻崖山兵馬總管張世傑,不會再有別人。

  似乎早已對張世傑的粗獷產生免疫,陸秀夫沒和他‘一般見識’,隻是把莫小白的請戰想法說了出來。

  “子爵也要北上?”和之前的粗獷話音不同,張世傑這時卻收了聲,低沉道:“莫非子爵以為,此刻北上還有出路?”

  “路是走出來的,你不走當然不知道露在何方。”莫小白清楚此時必須堅定自己的想法,哪怕他的方略得不到在場另外三人的絲毫認同。

  這也是如今宋廷的無奈,就算不認同,你隻要不投降,他們都會讓你去試,而且不會提出任何要求。

  當然,想讓他們提供幫助那也是妄想。

  就在莫小白說完後,張世傑率先點頭:“文天祥孤軍奮戰,若有子爵相助,或許能有一線生機。但子爵還需考慮妥當,如今崖山晉升一萬步卒,兩萬水軍,隻能留下護衛天子、太妃,和餘下的皇室血脈。”

  聽到這話,莫小白其實很想說,大宋都要完蛋了,你守著他們有個屁用。

  除非眼前這八歲娃娃也能變身傳奇魔法師,來個世紀大禁咒,否則的話,守著他們孤兒寡母已經毫無意義。

  但這話他也隻能想想,說是肯定不能說的。

  畢竟早就知道這群人沒法給自己北上提供幫助,莫小白隨即點頭:“我隻領本部兵馬北上,但我需要天子與太妃的支持。”

  “落得這般境地,奴與陛下還能給子爵什麽支持?”打了半天醬油的楊太妃終於找到了機會開口,姿態擺得極低,語氣更是楚楚可憐。

  “我若北上,一切軍務需要獨斷之權。”莫小白無視了楊太妃的神態,直接了當開口:“另外,為了節製各地,須允我自行開府募兵。”

  兩個要求,換做一百年前,不,哪怕是五十年前,莫小白敢說出來,就有人敢要他小命,但此刻提出要求,陸老頭雖然覺得不妥,但他沒有吭聲。

  他不是陳宜中那種貪權的人,而張世傑則完全無所謂。他對北上複國不抱任何希望,留在崖山也隻是為大宋盡最後一份力。

  北上之夢,還是交給文天祥和眼前這位子爵吧。

  一文一武兩位重臣沒有異議,楊太妃就更不會阻攔,說到底她隻是一個出身楊氏,卻生不逢時的可憐女子。

  既然在場無人反對,很快陸秀夫就當場擬定詔書,然後讓太妃用印。

  傳國玉璽早就在之前乞降時讓人帶去了元蒙,此刻手中的詔印就成了除天子以外,楊太妃看護的重要物件。

  蓋好詔印,遞交詔書。

  莫小白終於從三人手中,拿到了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