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為了和平(求訂閱)
作者:白日會做夢      更新:2020-03-21 06:49      字數:2273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好大的手筆。”沈惟敬盯著滿滿一箱銀錠,良久吐氣道:“太閣大人,你這是要賄賂本官?”

  “沈大人是聰明人,我願意與沈大人結交。”豐臣秀吉故作爽朗,右手一擺:“沈大人若願意與本太閣交好,不妨收下。”

  “交好嗎?”

  沈惟敬眼底閃過了一抹貪婪,作為一個窮困潦倒的市井小民,他的確很動心,當下索性點頭:“太閣大人爽快,我也不是扭捏的性子,我們當然可以成為朋友。”

  “很好。”

  豐臣秀吉也露出了笑容,然而沒等他繼續說話,沈惟敬卻開口:“但是,太閣若想要我在議和條約上給予幫助,我或許幫不了太多。”

  “你先別著急,聽我把眼下局勢分析一遍。上個月我第一次出使的時候,漢城還在你們倭人手裏,你們是有籌碼的,但現在你們真的沒有籌碼了,釜山已是四麵楚歌,對馬島更是被我大明握入掌中。”

  “戰事如此糟糕,你或許會暗恨宇喜多秀家他們,居然不把戰報傳回?如果你真這麽想,就很可能誤解那位宇喜多大將了。”

  “我聽說這次出征的都是太閣心腹,換而言之被你留在國內的,其實都是一些不安分的人。你應該仔細想想,如果宇喜多秀家和九鬼嘉隆不聯手封鎖戰況向本國傳遞,這些不安分的人是不是會和你一起得知這個消息,甚至比你更早得知?”

  “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為了大人在國內的安定,你派出去的大將希望自己能夠安全撤退,希望能在國內局勢不穩前回來,而不是急急忙忙將消息告訴你。因為哪怕你知道了糟糕戰況,嗬嗬,恕我直言,你也不會有什麽好辦法解決。”

  沈惟敬笑嗬嗬的說著,豐臣秀吉卻是在認真聽,不時還跟著點頭。

  自家事自家知,隻要有朝鮮戰報傳回,他想保密是很難的,別的不說,德川家康那老鬼一定會通過各種辦法獲悉。

  一旦讓德川家康洞察到了遠征軍的敗績,甚至即將全軍覆沒,在沒有外力幹涉的情況下,德川會不會借此機會做點什麽?

  豐臣秀吉從不敢小看這個暫時臣服於自己的老朋友,德川是隻老狐狸,暫時臣服也隻是因為他缺少一點自己所擁有的狼性。

  可如果自己要死了,狐狸是絕對不會送塊肉給郎續命的。

  他送來的隻能是致命毒藥!

  “所以,宇喜多和九鬼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也為了保存這份實力,才會答應派出秀勝,與你們一起來見我?”

  “大人所說,八九不離十了。”

  沈惟敬笑著點頭,給了一個‘孺子可教’的眼神:“你派出的大將不可謂不英勇,但他們不是我大明提督的對手,哪怕所有人加一塊,都比不上,所以大人隻能答應議和。”

  “當然,作為朋友,我可以適當的給予一些幫助。因為我清楚我們提督的秉性,他對實際的收益最感興趣,對那些像什麽稱臣之類的條件並不看重。提督大人不看重,尚書大人也迫切希望和平,至於我們的天子,數十年都未出過京師,甚至比提督還好應付。”

  說道最後,沈惟敬又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神色。

  “那你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很簡單,稱臣一事好糊弄,撤兵我也能保證把剩餘八萬倭兵都撤回來,但賠償我隻能想辦法幫你減免三成左右。”

  沈惟敬右手摸著銀錠木箱,停頓了一會才說道:“唯獨割地,這一點提督最為看重,哪怕是我也無法動什麽手腳,而且大明水師如今就在朝鮮,想糊弄都沒可能。”

  “沈大人真的辦不到嗎?”

  豐臣秀吉目光落在沈惟敬的右手上,很快便笑了:“我想大人能出任議和使,必定有過人之處,怎麽會一點辦法也沒有?”

  說罷,又拍了拍手掌。

  緊接著,第二個木箱擺在了沈惟敬麵前。

  兩箱銀子加一塊,不下萬兩了!

  沈惟敬還是搖頭,豐臣秀吉也幹脆,直接讓人又提了三個箱子出來。

  這下,沈惟敬可真是被銀子環繞了。

  “如此誠意,如何?”

  “大人,真是強人所難啊。”

  沈惟敬搖頭歎氣,但右手依舊沒離開木箱:“此事很難成功,隻能姑且一試,但我有句話要說在前麵,想不割地是不可能的,我能減一些是一些。而且你的老對手不會閑著,這次出使我雖為正使,但依舊有兩名副使臣,他們會不會與德川交涉,大人得多加注意。”

  “總之議和一事,宜早不宜遲,遲則生變,大人明白嗎?”

  ………

  就在沈惟敬和豐臣秀吉商議之時,劉曄也被請進了伏見城的另一座大宅。

  德川宅邸!

  麵見劉曄的也不是別人,正是家主德川家康。

  望著麵前氣定神閑的男子,德川家康很有一種名為‘貴族子弟’的惺惺相惜:“你們大明軍隊,真的已經完全控製住了遠征軍所剩兵馬?”

  “事已至此,我們還需要用欺騙這種手段?”

  劉曄不屑的笑了一聲,說道:“但凡宇喜多秀家有能力撤退,何至於將那位太閣與他的勢力,置於如何危險境地?”

  “就因為這樣,你們大明才敢來要挾我們倭國。”

  “不能說的如此膚淺,何謂要挾?我大明派出使臣的目的,是為了和平。”

  和平?

  德川家康心道這話隻能拿去騙鬼,但他內心卻隱隱有著另一個念頭。

  自己當年假意臣服,隻因為時機不算恰當。

  而現在,機會是不是已經來了?

  德川家康內心充滿了掙紮,劉曄卻輕飄飄開口:“事實上,我們天子與提督,對你們的太閣大人很不滿意,因為他喜歡挑起事端,讓我們大明把精力浪費在毫無意義的戰爭當中。現在他又拒絕議和,勢必會讓提督對他更為惱怒。”

  “使臣與我說這番話,是何意?”

  “我說這番話,實則是為自己的前途,我不想就這麽失敗而歸,若我能一力促成和談,大人應該清楚,我必將得到天子的賞識,對我來說這是難得良機。”

  劉曄的言辭,讓德川心髒猛跳。

  雖然沒有說開,但對方話中含義,簡直不要太明顯。

  放棄豐臣秀吉那個冥頑不靈的老東西,你德川家康上位來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