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魯陽縣令劉緈(二)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更新:2020-03-21 06:02      字數:3622
  次日,即八月初一,大概卯時前後,就連靜女也隻是剛剛醒來,便聽到屋門外傳來了篤篤篤的叩門聲,並且有人在屋外輕喚。

  “二公子?二公子?靜女?”

  “……”

  靜女睜開眼睛,翻身下了榻,披著外衣走到屋門處,小聲問道:“是誰?”

  屋外回應道:“是鄉侯派我的。”

  “鄉侯?”

  靜女有些驚訝,裹了裹身上的外衣,小心地將屋門開啟了一線,從門縫中瞄了幾眼屋外。

  果然,屋外那蒙蒙亮的天色下,立著一名身穿皮甲的衛士。

  見此靜女敞開屋門,裹著外衣稍稍行了一禮,問道:“這位衛士大哥,不知鄉侯有何吩咐。”

  那衛士抱拳說道:“鄉侯命在下前來傳話,請二公子今日務必早些起身,鄉侯有意帶二公子一同出一趟門……我已將話傳到,就先告辭了。”

  “有勞。”

  靜女頷首回應,目送著那名衛士走出數丈遠,這才關上了屋門。

  鄉侯要帶少主出門?

  背倚著關上的屋門,靜女心中有些驚訝。

  要知道她來到魯陽鄉侯府上也有一年多了,盡管此前隻是跟在夫人周氏身邊,但卻從未聽說過魯陽鄉侯大公子或二公子出門,像今日這種情況,還真是頭一回。

  不過驚訝歸驚訝,既然是魯陽鄉侯的命令,靜女自然不敢耽擱,她立刻走回床榻,輕輕推著在榻上呼呼大睡的趙虞:“少主,少主?”

  一連喚了好幾聲,趙虞這才徐徐轉醒,他微微睜開朦朧的雙目,但旋即又立刻合上,迷迷糊糊地問道:“天亮了?”

  看著趙虞迷糊的模樣,靜女想笑卻又很快忍住,認真說道:“少主,該起身了,方才有鄉侯派人過來,讓少主今日早些起身,鄉侯將在辰時前後帶少主你出一趟門。”

  可能是聽到了幾個比較在意的關鍵詞,盡管仍帶著濃濃困意,但趙虞還是睜開了一隻眼:“為何?”

  “奴不知,來人並未解釋。”

  “哦。”

  趙虞應了一聲,緩緩在榻上坐起,而靜女亦立刻穿好衣衫,端著木盆替他打水去了。

  用著實有幾分涼意的清水抹了抹臉,趙虞立刻清醒許多,就跟靜女所驚訝的那般,他也很驚訝於魯陽鄉侯居然準備帶他出門。

  難道……

  想到自己昨日提出的建議,趙虞心中升起幾分振奮。

  待洗漱之後,趙虞帶著靜女前往北宅。

  等他來到北宅的正堂時,他看到父親魯陽鄉侯正在用早飯,母親周氏則等著他與靜女到來。

  “爹,娘。”

  趙虞恭敬地行了禮。

  魯陽鄉侯點點頭,而周氏則將趙虞招到跟前,揉著他的頭發輕聲笑道:“虍兒,這次你爹說是要帶你出門增漲一番見識,倘若你也想跟你爹出門見識一番世麵,便快些用過早食,莫要耽誤了你爹的大事。”

  看來應該是……

  轉頭看了一眼魯陽鄉侯,見後者點點頭附和周氏的話,趙虞有些興奮地說道:“娘,孩兒這就用飯。”

  “別急別急。”周氏笑著說道。

  待用完早飯,又稍微坐著歇息了片刻後,魯陽鄉侯便帶著趙虞往府門方向而去。

  周氏親自相送,期間在旁小聲叮囑靜女:“靜女,此次鄉侯帶著虍兒出門,可能需要一兩日,期間或許得夜宿在外,你可要好好照顧虍兒呀,最近天氣逐漸轉涼,可莫要讓虍兒著涼了。”

  “嗯。”靜女連連點頭,將周氏的話牢牢記在心中。

  待眾人來到府門外,此時府門外已經備好了兩輛馬車,一輛馬車有廂蓋,另一輛則沒有。

  因為此時府門外等候著十幾二十名腰跨利刃的衛士,遠處那些仍賴在此地的難民們亦不敢上前,隻是遠遠看著。

  “鄉侯。”

  伴隨著一個洪亮的喚聲,府上的衛長張純邁步走到魯陽鄉侯麵前,抱拳說道:“鄉侯,弟兄們已準備好了。”說著,他臉上閃過幾許猶豫之色,問道:“鄉侯,真的不需在下跟隨麽?此地往北的魯山,相傳亦有一夥賊人為禍,我擔憂……”

  “無妨。”

  魯陽鄉侯擺擺手說道:“此次我與縣城的劉公一同前往汝陽,劉公身邊想必也有差卒跟隨,雖不及府裏的弟兄勇悍,但些許毛賊,可怎麽敢襲擊官車?”

  “那幫差卒能頂什麽用?”張純皺了皺眉問道:“這次丁武也會跟隨前往汝陽麽?此人倒是還有幾分勇武。”

  魯陽鄉侯點了點頭,張純這才稍稍放心:“那,鄉侯一切小心。”

  “唔,府內府外就拜托你了,切記,幾間穀倉務必要守住,至於田地裏的那些作物,就任它去了,莫要再叫人驅趕了。”

  “是!”張純抱了抱拳。

  隨後,待趙虞與靜女與周氏告別後,魯陽鄉侯便招呼二人與他同乘一輛有廂蓋的馬車,而另外那輛沒有箱蓋的馬車,亦六名衛士登了上去,盤腿坐在上麵。

  算上駕馭兩輛馬車的四名衛士,想來這次有總共十名全副武裝的衛士跟隨出行,這排場,還是讓趙虞稍稍有些失望。

  畢竟他印象中的大戶,尤其是貴族,出行時至少數十人跟隨,尤其是古時被稱作孟嚐君的田文,相傳其出行時,隨從護衛多達成百上千人。

  “怎麽了?”

  似乎是看出了趙虞的心不在焉,魯陽鄉侯隨口問道。

  “沒。”趙虞搖搖頭,忽然問道:“爹,方才張衛長所說的丁武是誰?”

  “魯陽縣的縣尉。”魯陽鄉侯簡潔地解釋道:“這次便是這位丁縣尉,親自護送劉公與我等前往汝陽。”

  “前往汝陽?”

  趙虞此刻方才得知今日的目的地,好奇問道:“是去汝陽縣討錢糧麽?”

  可能是覺得“討錢糧”不好聽,魯陽鄉侯糾正道:“是去尋求幫助。……雖然大致就跟你說的一樣。”

  看著父親一本正經的模樣,趙虞忍不住笑了一下,嚇地坐在他身旁的靜女偷偷拉扯他的衣袖。

  不過魯陽鄉侯倒沒有在意,他反而有些奇怪於趙虞居然不畏懼自己,至少這會兒不畏懼自己,要知道以往兄弟倆見到他,那可是就跟老鼠見到貓般畏懼。

  “啟程。”

  隨著一名衛士一句喊聲,兩輛馬車緩緩啟動。

  此時,趙虞好似想到了什麽,移坐到車窗附近,從車窗看向外麵經過的那些難民。

  他的目光,在那些難民群中尋找當日那名帶著兩個孩童的婦人,但很遺憾,他沒有見到,他隻瞧見其餘難民用參雜期待於失望的複雜目光看著馬車徐徐離開。

  那個帶著兩名孩童的婦人,怎得不在這些人當中?

  是我看漏了,還是那名婦人已經離開了?

  亦或是……

  想著想著,趙虞的心情逐漸變得沉重。

  他並非是那種爛好人,但正所謂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看著那一個個麵黃肌瘦的難民衣衫襤褸地紮推坐著,任風吹雨打,趙虞心中著實有些不忍。

  似乎是注意到了趙虞的舉動,魯陽鄉侯平靜地寬慰道:“快了,隻要這次能用你想出的辦法說服汝陽等汝水諸縣,我魯陽縣就能得到一筆可觀的錢糧用於實施你所說的……‘以工代賑’,到時候,這些人就能獲救。”

  說著,他帶著幾分自豪多看了一眼趙虞。

  他覺得,倘若一切順利,那些難民都得感謝他麵前這個年僅十歲的孩童,因為正是這個孩童想出了一招可行的辦法,而這個孩童,正是他的次子,他魯陽趙氏的子孫。

  想到這裏,魯陽鄉侯看待趙虞,也感覺順眼了許多。

  大概小一個時辰後,一行人來到了縣城附近。

  當時趙虞從車窗遠遠窺視縣城,此時他這才真正目擊所謂的難民潮,那真是猶如潮水一般,隻見在縣門緊閉的縣城外,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群,這些人躺坐在路上,或躺坐在田中,直至有縣卒驅趕,才不願意地退後。

  縱使是隔著老遠,趙虞亦能感覺一股強烈的惶恐、絕望撲麵而來。

  不得不說,與縣城外圍聚的難民潮相比,他魯陽鄉侯府外的難民數量,真的就不算什麽了。

  輕輕拍拍靜女的手背,安撫著這個因看到縣城外難民數量而受到驚訝的小女孩,趙虞轉頭看向父親,卻見坐在他倆對麵的父親正襟危坐,單手拿著一卷書籍聚精會神地觀閱著,神色非常鎮定。

  “你想說什麽?”

  似乎是注意到了兒子的視線,魯陽鄉侯瞥了一眼兒子,旋即再次將目光投在手中的書卷上,口中平靜說道:“覺得為父心腸冷,對那些難民的慘狀視而不見?”

  “不。”趙虞搖了搖頭,認真說道:“恰恰相反,孩兒覺得,爹您還是做大事的人。”

  “……”

  魯陽鄉侯麵帶驚愕地看了一眼趙虞,旋即輕哼一聲:“討好為父是沒用麽。”

  話雖如此,但他內心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片刻後,有衛士在馬車外稟告道:“鄉侯,劉公來了。”

  “嗯。”魯陽鄉侯聞言收起手中的書卷,對趙虞說道:“虍兒,靜女,隨我下車相迎。”

  “是。”

  在魯陽鄉侯的要求下,趙虞與靜女跟著前者下了馬車。

  此時,二人便看到有一輛馬車緩緩從遠處駛來,停在不遠處,從旁,有大概數十名穿著製式甲胄的縣卒跟隨護衛。

  旋即,有一名目測四十來歲的男人走下馬車,麵帶笑容迎了上來,朝著魯陽鄉侯拱手抱拳:“鄉侯,劉某來遲,讓鄉侯久等了。”

  說著,這人的目光便落在了魯陽鄉侯身側的趙虞身上。

  “劉公言重了。”

  魯陽鄉侯拱手回禮,旋即指著趙虞介紹道:“劉公,這便是小侯的次子,趙虞。”

  “哦哦。”

  劉公,即魯陽縣縣令劉緈,聞言上下打量趙虞,笑著說道:“二公子身懷過人之智,此次前往汝陽,請務必將智慧借於在下。”

  “劉公您過譽了,小子愧不敢當。”

  趙虞客套地回了句,旋即轉頭看向魯陽鄉侯。

  不是說帶我來見見世麵麽?怎麽感覺不太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