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公羊先生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更新:2020-03-21 06:02      字數:3265
  大概巳時二刻的時候,趙虞與靜女來到了那位公羊先生的住所。

  距離不遠,就在他屋子的東邊隔壁,大概幾十步的樣子。

  沒等走近,趙虞便聽到屋子裏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正在誦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孟子?

  趙虞緩緩走到那扇敞開的屋門外,驚訝地看著屋內有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正單手負背,右手握著一卷書籍誦讀著,想來這位老者,便是母親周氏所說的公羊先生。

  而不可思議的是,這位公羊先生方才所誦讀的那篇,與趙虞記憶中的《孟子》某個篇章簡直一模一樣。

  怎麽會這樣?

  趙虞心下暗暗驚詫。

  而此時,屋內響起一個年輕而稚嫩的聲音:“先生,倘若以仁德服人,仍不能使人誠服,又當如何?”

  趙虞順著聲音瞧了一眼,便看到有一名與他年紀相仿的少年正端坐在一張矮桌後,向站在他跟前的那位公羊先生提出了心中的提問。

  那正是與趙虞一胎所生、同父同母的兄長,趙寅。

  聽到趙寅的詢問,公羊先生沉思片刻,正色說道:“仁者動之以情,君子曉之以理,小人趨之以利。……若仁德不能使人心服,不妨以名利誘之,無往不利。”

  聽到這裏,趙虞有些驚訝的多打量了那位公羊先生幾眼,畢竟這位公羊先生乍一看就感覺是一位飽學之士,而飽學之士一般很少會向教授的對象說得這麽……露骨,直指世俗的本質。

  忽然,這位公羊先生注意到了站在門襤外的趙虞,在略微一愣後,眼中露出了幾許意外,捋著花白的胡須笑道:“嗬嗬嗬,這可真是……稀客。”

  他可能覺得趙虞未必能聽得出他話中的調侃與譏諷之意,但事實上趙虞聽得出來,於是趙虞趕緊小步走入屋內,恭恭敬敬地向這位老者行禮:“公羊先生。”

  ……

  見趙虞恭恭敬敬地向自己行禮,口稱公羊先生,這位公羊先生眼眸中閃過幾絲困惑。

  畢竟他受魯陽鄉侯趙璟的托付代為教導這對兄弟倆,這對兄弟倆以往都稱呼他為先生,可今日,眼前這位二公子卻不知為何多加了一個姓氏,略顯疏遠。

  哦,對了!這位二公子前兩日爬樹時受了創傷,失去了以往的記憶。

  公羊先生心中暗暗想道。

  “阿弟,你來了。”

  此時,趙寅亦早已注意到了弟弟,與弟弟打著招呼,同時也不忘詢問弟弟今日的來意,可能在他的印象中,弟弟趙虞一向厭惡學習,近兩年很少跑到公羊先生的屋子裏來學習。

  看著眼前這對容貌相似的兄弟倆,公羊先生捋了捋花白的胡須。

  對於趙寅、趙虞這對兄弟倆,公羊先生起初並無什麽偏見,畢竟魯陽鄉侯趙璟對他格外尊重,隻是他教授了一陣子後,鑒於兄弟倆對於學習的態度差別太大,才導致他漸漸更偏重於大公子趙寅。

  當然,即便如此,這位公羊先生對待二公子趙虞也不至於產生什麽偏見,問題隻在於趙虞實在不喜學習,他對此與魯陽鄉侯夫婦說了幾句也無法改變,索性就漸漸當趙虞不存在了,隻專心教導大公子趙寅。

  可沒想到,今日這位二公子卻罕見地來到了他這邊。

  想了想,公羊先生捋著胡須問道:“二公子今日前來,是為學業,還是……另有他事?”

  聽聞此言,趙虞拱手說道:“小子有些事請教先生。”

  “哦?”公羊先生的眼中閃過幾絲驚訝與意外,但他還是點頭說道:“請講。”

  見此趙虞便問道:“公羊先生,今日我與母親閑聊時,說到這個國家的天子,小子對此很感興趣,奈何母親對此也不甚了解,便讓我來請教先生,不知先生能否告訴我更多?”

  “……”

  公羊先生瞧了幾眼趙虞,緩緩點頭說道:“當然。鄉侯請在下來教導兩位公子,在下自當知無不言,盡心為兩位公子解惑,不過……”

  “不過?”

  趙虞心中很是意外:難道這位老先生還有什麽條件不成?

  就在趙虞心中納悶之際,這位公羊先生道出了原因:“不過二公子想了解的這些,暫時未列入在下的授業之內,恕在下不能耽誤大公子的學業而專門為二公子解惑。倘若二公子想要了解的話,在下可以在歇息的時候替二公子解惑……”

  一聽這話,趙虞便意識到他們兄弟倆在這位老先生心中的分量差別很大,但他對此也能理解,畢竟換做是他,相信也更為喜愛勤奮好學的那個。

  “那就多謝公羊先生了。”

  道了一聲謝,趙虞臉上露出幾許猶豫,不知該留在這裏,還是轉身離開,免得打攪他兄長的學習,畢竟眼前這位公羊先生,對他的態度可談不上什麽親近。

  仿佛是看出了他的猶豫,公羊先生主動開口道:“既然二公子今日難得來了,不妨也學些什麽,可好?”

  “呃……好。”趙虞猶豫了一下,最終點了點頭。

  見此,公羊先生微微點了點頭,讓趙虞在一旁空著的那張桌案坐下,旋即轉身到書櫃那邊翻找著什麽。

  趁著老先生轉身的機會,趙寅看了一眼站在趙虞背後的靜女,小聲對弟弟說道:“阿弟,聽說娘吩咐靜女去照顧你?”

  “唔。”趙虞不明所以地點了點頭。

  得到趙虞的肯定,趙寅偷偷瞥了一眼安安靜靜站在不遠處的靜女,有些羨慕地嘟囔了一句:“臭小子……”

  見此,趙虞心中有些好笑。

  莫非這位便宜兄長,私底下居然偷偷喜歡靜女麽?小小年紀的……

  不過他不以為意,畢竟在他看來,這位小兄長對靜女充其量也就隻有懵懂的好感罷了。

  此時,公羊先生已經端著一卷書冊轉過身來,於是趙寅也不敢再跟弟弟說話,低著頭默誦麵前書籍上的文章。

  “二公子。”

  緩緩走到趙虞麵前,公羊先生彎下腰將手中的書冊攤在趙虞麵前的矮桌上,旋即用手指點了點頭其中一段,說道:“這一段,請二公子誦與在下。”

  趙虞低頭看向公羊先生所指的那一段。

  那一段文字,大概隻有二三十個字的樣子,考慮到公羊先生的要求又僅僅隻是趙虞誦讀,這當然不算是什麽為難。

  而讓趙虞感到吃驚的是,這二三十個文字他都認得——確切地說,他認得的是這種字體,在他的前世,這種字體被稱之為楷書。

  認得歸認得,但由於趙虞前世並不常使用這種字體,因此此刻他辨認起來還是頗感吃力,以至於念出來時斷斷續續。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泛愛而親仁。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而在趙虞念誦的期間,公羊先生捋著捋須傾聽著,時不時地微微點頭。

  想來他這是在測試,測試趙虞在失憶之後,是否還記得他曾經教授的這些文字。

  而測試的結果,讓這位公羊先生滿意又不滿意。

  滿意,指的是這位二公子很幸運地並沒有遺忘他過去教導的這些文字;至於不滿意嘛,大概就是他見趙虞念誦時斷斷續續的樣子,認為這位二公子荒廢了學業。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此乃聖人之訓誡也。”

  說罷,公羊先生又看向趙虞,沉著臉說道:“幸哉,在下過去教導二公子這些字,二公子還記得,但恕在下直言,二公子應當所花些精力在這方麵,古人雲,玩物喪誌,二公子作為魯陽鄉侯的次子,理當從小樹立遠大誌向且為此而努力,不宜因貪玩而虛度光陰,以至於大時胸無點墨,叫人看輕。”

  平心而論,其實公羊先生並不想對眼前這位二公子勸說太多,因為以往的經曆告訴他,這種話多說也是無用,他純粹就是看在魯陽鄉侯支付給他高額酬金的份上,勉為其難再勸勸眼前這位二公子。

  不過讓公羊先生稍稍有所安慰的是,至少眼前這位二公子的態度還是頗使他滿意的。

  “多謝公羊先生教誨,小子記住了。”趙虞恭敬地應道。

  也不曉得是不是覺得趙虞還可以造就,亦或是不想愧對魯陽鄉侯趙璟聘用他的重金,盡管公羊先生口口聲聲表示不希望趙虞的出現打攪了大公子趙寅的學業,但他這會兒還是在趙虞的身邊坐了下來,向趙虞講解方才讓其誦讀的那句“聖人訓誡”。

  這句聖人訓誡,出自《論語·學而》篇,記載了孔聖人對弟子的規勸,或者是要求,因此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弟子規。

  雖然這句聖人的規勸隻有短短二十五個字,但其中卻涉及到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以及學文這幾個儒家崇尚的思想,可以說字字都是精華,也難怪公羊先生單獨摘選出來教導府上的這兩位公子。

  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公羊先生再一次詳細向趙虞講述了何謂孝、悌、謹、信等幾個儒家思想,而在此期間,趙寅與靜女亦在旁仔細傾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