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禦史張維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更新:2021-01-27 23:55      字數:5979
  『PS:話說國內疫情怎麽又爆發了?不是好了麽?』

  ————以下正文————

  『濟陰、東平、濟北幾郡已經丟了麽?』

  仔細觀閱著陳太師的來信,趙虞皺著眉頭在腦海中盤算著。

  說實話,江東義師很快就丟掉了上述幾個郡,倒也不出乎趙虞的意料,畢竟濟陰、東平、濟北幾郡並沒有什麽天塹可守,雖然一度被江東義師占領,但趙虞從不認為江東義師可以一直占據。

  然而,陳太師率領的晉軍這麽快就將戰線推進至東平陵,這是趙虞所沒有想到的。

  東平陵隸屬於濟南郡,位於曆城以東約八十裏處,雖然其本身並不算什麽戰略要地,但它西側的曆城卻十分關鍵,這座位於泰山與大河之間狹長平原上的城池,可以說是江東義師方泰山防線的起點,倘若晉軍能攻破這座城池,便能最快速度攻入山東,否則就要被泰山所阻。

  而如今,陳太師與薛敖、章靖二人,將戰線推進至東平陵,就意味著曆城已經陷落,也意味著山東這片膏腴之地,亦向晉軍敞開了門戶。

  『公羊先生,沒能擋住陳太師麽?』

  趙虞微微皺起了眉頭。

  此時的他,倒是不擔心他的兄長趙寅,因為他兄長趙寅眼下並不在山東,而是在彭城那邊,與投奔江東的前江夏義師渠帥陳勖一同抵擋另一支晉軍,即韓晫與王謖率領的晉軍,那裏暫時還算不上主戰場。

  當前最主要的戰場,即泰山、山東一帶,一方是陳太師、薛敖、章靖父子三人率領的晉軍,可能還有鄒讚的分兵援助;而另一方麵則是趙璋、趙瑜兄弟統帥的江東義師主力,由公羊先生作為軍師。

  考慮到公羊先生曾前後擊敗章靖與韓晫兩名虎將,趙虞著實很驚訝陳太師竟然這麽快就打到了東平陵。

  『莫非公羊先生的身體出現了什麽狀況?』

  趙虞環抱著雙臂暗暗想道。

  這並非他的臆測,而是他從他兄長趙寅口中得知。

  當初兄弟二人在魯陽相會時,其兄趙寅便曾對趙虞提過,說公羊先生當年與其一同逃離魯陽時,因在冬季冰冷的河水中過久浸泡而落下了病根,自那之後身體狀況就一直很差,一年不如一年、一月不如一月,因此趙虞也難以往樂觀方麵去想。

  倘若果真是這位公羊先生的身體狀況出現了什麽問題,那陳太師、薛敖、章靖幾人能迅速攻入東平陵,倒也不那麽讓趙虞感到驚詫了。

  倒不是趙虞高估了那位公羊先生,實則是江東義師並沒有太過出色的智囊,據趙虞所了解的情況,江東義師迄今為止的戰略,幾乎都是那位先生所製定的,就連趙璋、趙瑜兄弟也不過是執行者,可想而知這位先生對江東義師的重要性。

  『終歸是缺了幾年休養生息的時間呐……』

  站起身來,趙虞負背雙手在屋內來回踱步,心下暗暗嗟歎。

  縱觀近兩年各路義師的起事,趙虞隻能說,相比較江東義師,其他幾路義師實在是不夠看,虎頭蛇尾、後勁不足。

  當然,在這件事上趙虞自身也有一定的責任,畢竟正是他一度牽製了關朔的長沙義師與陳勖的江夏義師——不,這是關朔的責任,誰叫這家夥當初不肯接受他‘和平相處’的提議呢?

  總而言之,在隨後晉軍的反撲中,荊楚、長沙、江夏、豫章這幾支義師沒能長久守住自身占據的地盤,正是造成眼下江東義師處境困難的真正原因。

  但凡這幾支義師能拖住晉軍更久的時間,陳太師、薛敖、鄒讚、王謖等人,又哪能這麽快就轉戰江東義師的地盤呢?

  當然,晉國其實也不好受,這一點,當前作為晉國官員的趙虞也很清楚。

  晉國回絕了江東義師‘雙方休戰兩年’的提議,一方麵固然可以遏製江東義師在泰山、山東鞏固地盤,而另一方麵,晉國自身亦因此岌岌可危。

  別的不說,就說今年被陳太師、薛敖、章靖等人收複的濟陰、東平、濟北幾郡,誰來承擔當地百姓今年過冬的口糧呢?亦或者說,從江東義師手中奪取了這幾郡的晉軍,是否有足夠的糧食來供養當地的百姓?

  說實話,趙虞實在不看好。

  原因很簡單,因為今年陳太師、薛敖、鄒讚幾人的攻伐江東義師的軍糧,還是他潁川郡想盡辦法擠出來的,在這種情況下,縱使晉軍在收複失陷城池的同時繳獲了一些糧草,恐怕也隻夠補充軍糧,不足以供養當地百姓——除非江東義師的將領們一個個都是善良之輩,在敗陣之際願意將全部的糧食留給晉軍。

  怎麽想都不太可能。

  而這就意味著,今年濟陰、東平、濟北這幾個郡,或許會爆發嚴重的饑荒……

  毋庸置疑,那又是一場災難。

  當然,此時的趙虞可沒工夫去預測那場災難,他在意的是泰山、山東之戰的過程以及勝負。

  雖說他暫時不必考慮他兄長趙寅的安危,但他也明白,倘若江東義師真的丟掉了山東那塊膏腴之地,這將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

  但遺憾的是,趙虞暫時還沒有獲悉山東那邊戰況的渠道——雖然他提前派了徐奮去打探消息,但目前還未收到徐奮送來的消息。

  而他另一撥眼線,即鄭羅的‘趙氏死士’,目前則在彭城一帶替趙虞關注著韓晫、王謖與趙寅、陳勖等人的戰況,無暇前往山東打探消息。

  眼下趙虞唯一能得到山東戰況的消息渠道,便是與陳太師、與薛敖的書信。

  想到這裏,趙虞決定給陳太師與薛敖寫一封回信,借感謝陳太師與薛敖在率軍打仗之際仍關注著他一事,旁敲側擊詢問一下山東那邊的戰況。

  沒有別的什麽目的,純粹就是問問那邊的戰況,畢竟趙虞暫時也做不了什麽,除非他立刻高舉反旗,響應江東義師。

  但說實話,這跟自殺沒什麽區別。

  揮筆疾書,趙虞很快就寫了一封回信,旋即吩咐何順喚來了在他山寨內歇息的幾名太原騎兵——陳太師與薛敖的那封書信,便是這幾名太原騎兵日夜兼程送來的。

  “麻煩幾位將這封回信送至太師與薛將軍處。”

  再次見到那幾名太原騎兵時,趙虞掏出了回信,客氣地囑咐道。

  聽聞此言,為首一名太原騎兵信誓旦旦地保證道:“請周都尉放心,我等一定盡快回到軍中,將都尉的信送至太師與將軍手中。”

  這幾名太原騎兵對趙虞也十分恭敬,一來他們也都知道趙虞與陳太師、薛敖的關係,二來,趙虞也沒虧待他們,昨日好酒好菜招待他們不說,還贈送了他們許多盤纏與一大包肉幹,給他們路上使用。

  這份厚待,幾名太原騎兵自然心中有數。

  片刻後,待這幾名太原騎兵帶著趙虞的回信啟程出發,鄴城侯世子李奉聞訊而來。

  相比較趙虞複雜的心情,這位世子的心情十分高興。

  就連李奉也沒想到,遠在山東的陳太師竟然也得知了他妹妹祥瑞公主的事,寫信向麵前這位周都尉詢問究竟——雖然他也明白那位老太師在意的未必是他妹妹祥瑞,而是眼前這位周都尉,但他依舊暗暗欣喜。

  在他看來,有陳太師暗中關注此事,他妹妹這樁事無疑是妥了。

  “接下來,就是那位天使了……”

  他笑著對趙虞說道。

  趙虞微微點了點頭。

  三日後,李奉口中的天使便抵達了昆陽。

  那是一位叫做張維的禦史,趙虞當然沒有聽說過,但李奉卻知道此人。

  他對趙虞說道:“這位張禦史,愚兄略有耳聞。聽說此人剛正,又與太師交善,曾多次彈劾王太師,乃是朝中的‘清黨’……”

  “清黨?”趙虞開玩笑說道:“莫非還有‘濁黨’麽?”

  沒想到李奉卻認真地回道:“王太師一黨,即是濁黨。”

  趙虞搖頭失笑。

  平心而論,對於朝中所謂的‘清黨’、‘濁黨’,趙虞並不是很感興趣。

  畢竟在他的認知中,朝中的清濁之別,無非就是派係之爭罷了。

  雖說清黨大多是由正直、廉明的臣子構成,但正直、廉明的官員未必就能治理好國家;相反,濁黨大多指的是貪官、妄臣,可貪官、妄臣難道就沒有治理國家與地方的才能麽?

  人的品德,與其所具有的才能,其實並不掛鉤,更何況古人雲‘水至清則無魚’,朝廷亦是如此,不說其他人,哪怕是曆朝曆代的天子,再賢明的天子,也不會任由清黨把持朝廷,兩相製衡才是帝王之術。

  所以說,什麽清黨、濁黨,實則是帝王故意放縱的結果,無益於國家,隻有助於君主駕馭臣子,十分無聊。

  當然,雖然話是這麽說,但得知此番前來禦史張維與陳太師交善,趙虞還是頗為高興,至少他不必擔心這位禦史不如實上報。

  當日,趙虞與李奉再次前往昆陽縣,於城東迎接那位張禦史。

  據趙虞目測,那位叫做張維的禦史大概四十歲上下,寬麵短須,目光炯炯,神色間確實透露出一股正氣。

  似這等人,若非大忠大善,便是大奸大惡。

  但既然這位張禦史與陳太師交好,趙虞相信肯定是前者,畢竟以陳太師的閱曆與眼力,不至於看走了眼——雖然趙虞自認為那位老太師看錯了他。

  “張禦史。”

  “世子、周都尉。”

  待雙方簡單寒暄幾句後,趙虞與李奉便將這位張禦史請入了城內,在前幾日宴請虎賁中郎金勳的白記酒樓,宴請了這位朝中禦史,以及其隨從。

  半個時辰後,在白記酒樓的雅房內,禦史張維看著麵前滿桌的酒菜,笑著對趙虞道:“承蒙周都尉盛情款待,在下感激不盡,不過飲酒之前,且容在下先辦了正事……”

  說罷,他便詢問起了祥瑞公主遇襲一事。

  於是,趙虞便將當日對虎賁中郎金勳說過的那番說辭,再次告訴了這位張禦史。

  跟上次一樣,雖然他沒有指名道姓,但言語之間,他非但暗示了襲擊公主的凶手乃至宮內司巡蔡錚,並且還暗示了這蔡錚乃是受人指使。

  宮內的司巡,這可不是什麽小官了,誰能指使這樣一名官員呢?

  張禦史當然聽得懂趙虞的暗示,表情古怪地問道:“周都尉與世子的意思是,那蔡錚乃是受……太子或其他某位皇子指使?”

  看他臉上毫無意外之色,顯然他此前也猜到了幾分。

  “當然不是。”

  趙虞笑著否認道:“在下豈會懷疑太子與諸位皇子?”

  從旁,與趙虞一唱一和的李奉亦淡淡說道:“舍妹遇襲一事,肯定與太子、或三皇叔無關。世人皆知祥瑞公主乃天子富壽之瑞,我想太子與三皇叔肯定不會陷害舍妹……”

  他這話,幾乎就是照搬了趙虞當日的原話。

  “……”

  張禦史微微色變,看看趙虞、又看看李奉。

  他又不傻,豈會聽不出這番話的深意?

  乍一聽李奉這位鄴城侯世子是在為太子或三皇子開脫,但實際上,他這是故意陷害太子與三皇子,故意將那兩位殿下置於險地。

  不錯,其實張禦史大致也猜得到太子與三皇子為何要設法加害祥瑞公主,無非就是顧忌祥瑞公主的生父鄴城侯李梁,怕這個早年已失去資格的兄弟憑著其女兒再次受到天子的重視,使他們再添一名競爭者。

  本來嘛,就算那兩位殿下真的做出了授意他人襲擊祥瑞公主的事,也不過是為了爭奪王位、鏟除威脅而不擇手段,縱使最後鬧到天子那邊,天子也隻會斥責兩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而不顧骨肉之情;可李奉這一番看似為太子與三皇子辯解的說辭,卻將祥瑞公主的安危與天子的安危聯係到了一起,暗示太子與三皇子對祥瑞公主不利,其實並非針對鄴城侯李梁,而是針對天子本身,情節嚴重程度,相比較前者簡直不能相提並論。

  更要緊的是,李奉這話乍一聽還是在為太子與三皇子開脫,縱使其他人可以猜到他的真正意圖,也抓不到攻殲的把柄。

  這簡直……絕了!

  『……是這位周都尉的主意麽?』

  深深看了幾眼李奉與趙虞,張維皺著眉頭問趙虞道:“周都尉也讚同世子這番話麽?”

  “是的。”

  看著眼前這位張禦史凝重的麵色,趙虞也知道這位禦史已經聽出了話中深意,點點頭做出了肯定。

  見此,張禦史長吐一口氣,點點頭說道:“在下明白了。……待日後返回邯鄲,在下會如實上報。另外,鑒於周都尉是這次公主遇襲之事,在下需要周都尉親筆書寫當日經過,作為書麵憑證,由在下一同帶回邯鄲,麵呈於天子。”

  “當然。”

  趙虞當即點頭答應下來。

  他當然樂得寫一封書麵憑證,否則光憑眼前這位張禦史的轉述,他還不放心呢——雖說這位張禦史看上去挺正直,且又與陳太師交好。

  聊完正事,眾人便開始飲酒作樂,觥籌交錯、賓主盡歡。

  一個時辰後,待眾人酒足飯飽之後,趙虞主動邀請張禦史前往黑虎山。

  其實就算他不邀請,張禦史也會提起,畢竟他也要見見那位祥瑞公主,當麵詢問一番。

  就在眾人準備離開白記酒樓之際,禦史張維忽然喚住了趙虞:“周都尉,可否借一步說話?”

  趙虞聞言看了一眼李奉,後者很識趣地笑道:“既然如此,我到外頭等待兩位。”

  目送著李奉走下酒樓二樓的樓梯,張維轉頭看向趙虞,低聲問道:“適才世子那一番話,怕是周都尉的建議吧?”

  “張禦史為何會這樣認為?”趙虞故作無辜地反問道。

  見趙虞不肯說實話,張禦史也不見怪,搖搖頭解釋道:“張某這話沒有別的意思。……我與老太師雖談不上相交甚篤,但也相識多年,自不會加害都尉。張某隻是覺得,周都尉誠不宜卷入王室的內爭……”

  趙虞這才意識到,這位張禦史是想勸他莫要插手王室內的事。

  這當然是善意的提醒。

  畢竟自古以來被卷入王室內爭之事的臣子,除了個別成為從龍之臣,其他大多都成為了犧牲,顯然這位張禦史是看在陳太師的麵子上,才出言勸說他。

  隻不過,趙虞也有他自己的目的。

  “多謝張禦史提醒。”

  鑒於對方的好意,趙虞自然也不會惡言相向,拱拱手半真半假地說道:“周某實則亦不想介入王室內事,但此番無端遭受牽累,甚至險些遭到嫁禍,在下心中亦心氣難平,是故才指點了世子兩句……讓張禦史見笑了。”

  張禦史看上去很滿意趙虞的誠實,點點頭說道:“無端遭到牽累,在下也能理解周都尉的心情,但在下還是要奉勸周都尉,千萬不可意氣用事……周都尉授意世子的這一番話,足以讓太子與三皇子得到教訓了,切記,過猶不及。”

  趙虞點點頭,拱手道:“在下明白,多謝張禦史提點。”

  張禦史微微點頭,這才與趙虞一同走出了酒樓。

  等候在酒樓外的李奉瞧見二人出來,也沒有多問什麽——他多少也能猜到張維對趙虞說了什麽。

  隨後,趙虞便帶著李奉,帶著禦史張維一行人回到了黑虎山的主寨,而此後那位張禦史也當麵見到了那位公主。

  與趙虞、李奉不同,那位公主自然不懂什麽明捧暗貶般的構陷,當麵向張維指證了蔡錚,同時也扯出了太子與三皇子,由張禦史逐一記錄下來。

  而趙虞,也親自寫了一份書麵憑證,交給了張禦史。

  次日,張禦史便啟程往葉縣去了,畢竟葉縣縣令楊定也是那次事件的當事人之一,因此他也需要找楊定取證。

  跟趙虞猜測地一般無二,那楊定見趙虞沒有指認他也是同謀之一,很默契地出賣了蔡錚,故意在張禦史麵前列舉了蔡錚的‘種種疑點’。

  毫不誇張地說,憑趙虞、楊定、祥瑞公主三人的證詞,蔡錚肯定是活不了了,連帶著太子與三皇子,也會因為趙虞與李奉的那一番話而遭到天子的猜忌。

  而就在趙虞等著那位張禦史返回昆陽時,何順忽然向他稟報了一件要事……

  “大首領,董耳回來了……”

  “哦?”趙虞臉上露出幾許驚訝,隨口問道:“他在哪?”

  “在昆陽城內的黑虎義舍。”何順回答了趙虞的提問,旋即壓低聲音說道:“據他所言,有人希望見大首領一麵……”

  “……”

  趙虞微微一愣,微皺著眉頭試探道:“張翟?”

  何順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見此,趙虞若有所思。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