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轉變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更新:2020-08-24 00:15      字數:3678
  足足花了一個時辰,荀異才將昆陽之戰的過程原原本本地講述給李旻。

  為了在李郡守麵前替周虎邀功,荀異可是提前做了許多準備的——前幾日在昆陽時,他就詳細向趙虞詢問了這場仗的經過,並且還親筆寫了一份詳細的戰報,他相信可以讓這位李郡守感到震撼。

  果不其然,手中翻看著荀異親筆所寫的‘昆陽之戰大概’,耳邊聽著荀異的講講述,李郡守驚地久久無法回過神來。

  據荀異所述,長沙叛軍渠帥關朔進攻昆陽的規模,實際有約八個軍,他自己親掌三個軍,其餘五個軍分別由黃康、徐寶、劉德、翟尚、田緒五名大將所率領。而除此之外,以張泰、向虎二人為首的綠林賊以及其手下偽賊,亦足以拚出一個軍。

  換而言之,關朔進攻昆陽的兵力規模,總共有九個軍,大致九萬軍隊。

  然而關朔這九個軍,在昆陽可謂是折戟沉沙、損失慘重。

  徐寶、翟尚、田緒,三個軍幾乎全軍覆沒;

  張泰、向虎為人為首的綠林賊,也近乎全軍覆沒。

  除此之外,黃康、劉德二軍,折損過半,就連關朔親自率領的三個軍,也損失了最起碼一半。

  粗粗算下來,關朔在這場仗中損失了五萬多軍隊,再加一萬多綠林賊。

  這個戰果,就連李郡守都感到難以置信那昆陽莫非是龍潭虎穴麽,竟使關朔損失了這般多的軍隊?

  震撼之餘,李郡守當即問荀異道“那昆陽的傷亡如何?”

  聽到這話,原本還麵有欣喜之色的荀異,臉上仿佛籠罩了一團陰霾,嗟歎道“據我所知,昆陽損失了近兩萬壯丁,其中十五歲至三十五歲者占七成,粗略一算,平均城內每家每戶都有犧牲……雖眼下昆陽仍有剩餘的八千守卒,但幾乎已占盡了適齡的壯丁,其餘六七萬民眾,皆為老弱婦孺。”

  “……”

  李郡守麵色動容。

  哪怕他並沒有親眼目睹,卻也能從荀異的描述中猜測到昆陽是何等艱難才能守住城池。

  事實上他也明白,按理來說像昆陽這種小縣,基本上是沒辦法擋住關朔近十萬大軍的,戰敗是常理,勝了才顯得詭異。

  論在這場仗中起到最關鍵作用的,莫過於周虎與他手下的黑虎賊。

  在李郡守沉思之際,荀異輕聲說道“大人,以周虎此番的功績,郡裏應當給予嘉獎啊……”

  李郡守看了一眼荀異,問道“是周虎請你來向我邀功?”

  “不。”

  荀異搖搖頭說道“周虎從始至終都沒有提過,是屬下自己的判斷。”

  李郡守有些懷疑地看了眼荀異,畢竟他知道,他這位素來正值的屬下,不知什麽緣故結識了那個前山賊頭子,雙方關係極好,如今那周虎創下了如此戰功,豈有不借荀異之口向他邀功的道理?

  不得不說,這位李郡守以己度人,著實太小看某位黑虎賊首領了。

  事實上,趙虞確實沒有向荀異提過這件事,因為他根本不在乎潁川郡的賞賜——從始至終他想要的,僅僅隻是一個官家身份,至於職位高低,趙虞並不在意,因為他根本沒想過要替潁川郡效力。

  再說得難聽些,哪怕是到了今時今日,趙虞其實還在晉國與叛軍兩邊做選擇,爭取站在最後的勝利者一方,以便獲得最大的利益。

  而荀異,正是隱約感覺出趙虞對潁川郡裏、對晉國熱忱不大,因此才主動箱套替他邀功,希望能將趙虞捆綁到潁川郡一方,捆綁至晉國一方,免得他所欣賞的這個人日後行差踏錯。

  “我考慮考慮,你先回家中歇息吧。”

  李郡守沉吟道。

  荀異微微皺了皺眉,卻也不好再繼續勸說,畢竟惹惱眼前這位郡守大人事小,讓這位郡守大人對那周虎心生反感,這才是麻煩。

  “是。”

  權衡再三,荀異拱手而退。

  看著荀異離去的背影,李郡守忍不住再次將荀異親筆所寫的戰報拿起,重頭仔細觀閱上麵的內容。

  不得不說,縱使他也很佩服那周虎在這場仗所用的種種計策,尤其是周虎用‘將計就計’擊敗關朔的‘將計就計’,請來襄城、汝南的縣卒,趁西郊黃康軍營兵力空虛一舉端掉其營,解除了昆陽西邊的封鎖,這在李郡守看來簡直就是神來之筆。——若非關朔的一舉一動皆在周虎的預料之下,周虎豈能做到這一步?

  單憑這謀略,那周虎就值得受到提拔,倘若換一個人,李郡守會毫不猶豫提拔,但這個周虎……

  有一說一,盡管李旻寬赦了周虎當初的某些惡行,但周虎當年‘劫官燒衙’的惡行,依舊還是在他心中留下了一根刺,以至於哪怕周虎今日立下了如此功勞,他也有些遲疑是否應該提拔周虎。

  畢竟那周虎,可不是一個會任人擺布的家夥。

  看似恭順、實則桀驁難馴,這就是李旻對周虎的看法。

  而這種人,也是很難駕馭的。

  但再看看戰報,李郡守不得不承認,這周虎打得真漂亮,以一座小縣,硬生生力挽狂瀾。

  “唔……”

  猶豫再三、沉思再三,李郡守最終還是將昆陽的捷戰,寫入了他將交付朝廷的戰報當中,作為他潁川郡的‘總成績’。

  沒辦法,除了昆陽那邊,他潁川郡實在沒什麽亮眼的成績,甚至於,已有將近四分之一的郡土已經被叛軍將領項宣所控製,若非昆陽那邊擊退了關朔,光今年他潁川郡恐怕就要丟掉一半的郡土。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周虎在昆陽的表現,算是替他潁川郡遮羞了,至少加上那周虎的戰果,朝廷不至於再責問他——關朔近十萬兵力被打掉了大半,朝廷還能指責什麽?

  然而尷尬的是,這些成績都出在昆陽,而他潁川郡裏,這段日子非但沒能擊潰叛軍項宣,反而又丟了潁陽、潁陰兩座縣城。

  李郡守恨不得立刻將都尉曹索叫來,將這份戰報拍在後者臉上“看看昆陽!再看看許昌!”

  但理智使李郡守明白,這樣做除了讓曹索記恨他、嫉恨那周虎,毫無意義,畢竟這位曹都尉也並非沒有竭盡全力,隻不過他的才能僅限於此……

  『要提拔那周虎麽?』

  李郡守負背雙手在屋內踱步,仔細思索著這件事。

  同時,他也思考著向昆陽‘求援’。

  這事傳出去簡直要笑死人,一個郡的郡治,擁有郡軍的郡城,居然要向治下的鄉縣城求援,請後者派縣卒前來救援,然而,現如今確實就隻有昆陽,有能力幫助郡裏——那周虎既然能率昆陽縣卒擊退關朔的叛軍主力,自然而然,也能助郡裏擊敗叛將項宣。

  郡城不如治下的鄉縣,這可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尷尬的事。

  但盡管感到尷尬,為了大局考慮,李郡守也要嚐試一下,畢竟,雖然說朝廷已經在調遣軍隊,但援軍幾時能抵達他潁川郡,李郡守卻吃不準,萬一明年開春後朝廷的援軍沒能及時抵達,他沒有絲毫把握能守住叛將項宣於春季的進攻。

  因此,與其苦等朝廷的援軍,還不如損失顏麵向昆陽求援,最起碼昆陽的援軍是能及時趕到的。

  次日,李旻召集都尉曹索與其餘將領、官員,商議戰事,剛剛回到城內的荀異,也被他有意請到府內。

  在會議開始之前,李郡守麵無表情地對眾人說道“昨日,荀異回到城內,向我稟告,說是昆陽那邊已擊退了叛軍,關朔近十萬大軍,大半覆沒於昆陽,唯剩下不到三個軍的兵力撤至召陵,就這,還包括一個軍的江夏叛軍……”

  聽聞此事,屋內眾將領、官員皆目瞪口呆,都尉曹索、士吏田欽等將領更是滿臉尷尬。

  他許昌這邊,被項宣一萬長沙叛軍、三萬江夏叛軍打地抱頭鼠竄,可人家昆陽那邊呢,麵對近十萬大軍卻能將其擊敗,甚至是擊潰。

  羞愧之餘,曹索、田欽等人也不敢說什麽。

  見這些人滿臉漲紅,李郡守也不再做過多的責問,轉口又問眾人道“今項宣已攻占潁陽、潁陰二縣,雖暫時撤離許昌,但待等來年開春,他必然卷土重來,介時,爾等可有退敵之策?”

  包括曹索、田欽等人在內,眾人信誓旦旦地說道“唯有誓死守城!”

  然而對於這個答複,李郡守顯然不滿意。

  見這位郡守大人皺眉不語,或有腦筋活絡的官員聯想到了前者方才提起昆陽的事,試探著建議道“大人,既昆陽危機已解,何不向昆陽求援呢?潁陽就在襄城北邊,可以叫那周虎組織昆陽、襄城、汝南三縣的聯軍,先收複潁陽,然後支援許昌……”

  “唔……”李旻故作沉吟。

  屋內眾人與這位郡守相處多時,豈會不了解後者?見李旻麵露遲疑之色,眾人立刻明白過來肯定是這位郡守大人怕丟了,不好主動提起這件事。

  想到這裏,除曹索、田欽幾人依舊緘口不言以外,其餘眾人紛紛勸說,就仿佛隻有昆陽能解許昌之圍。

  見此,李旻這才轉頭看向荀異,盡管沒有開口,但態度已非常明顯。

  “恐怕很難……”

  已猜到幾分的荀異苦笑著說道“這場仗,昆陽失去了將近兩萬壯丁,縣內每家每戶皆有死者,在下認為不應再勉強昆陽,將它拖入一場不屬於他們的戰爭。如此,非仁也。”

  “……”李旻微微色變。

  從旁,注意到這位郡守大人麵色的幾名官員,立刻出來指責荀異。

  “荀督郵此言差矣!……叛軍犯境,乃我整個潁川郡的浩劫,整個郡當共同進退,豈是能有所區分?”

  “昆陽,難道不是我潁川郡治下麽?郡城有危,他豈能袖手旁觀?”

  然而,荀異根本懶得理睬這群人,隻是直視著李旻,拱手說道“若大人執意如此,請另遣使者。”

  李郡守心中暗罵一句。

  好在他也習慣了荀異的臭脾氣,倒也不至於太過憤怒,更別說,他還要荀異去說服那周虎呢——除了荀異,這裏誰與那周虎有交情?

  想到這裏,李郡守好言安撫道“這並非郡裏的命令,你可以與那周虎商量看看,倘若周虎願意援救許昌,我可以提拔他為‘部都尉’。”

  “……”

  荀異皺了皺眉,然沒有當場拒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