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各方態度(二)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更新:2020-08-16 05:03      字數:3363
  「襄城縣令王雍,遙祝郡守大人安泰。

  上封行文,言及昆陽之陷,經證實乃雍外遣之斥候瀆職,下官已做懲戒。

  托陛下之福、國家之幸,昆陽雖失南牆,然得周虎率全城軍民與城內街巷做殊死抵抗,叛軍尚未盡全功。

  發文之前,下官得周虎求助,邦縣之請、國家之急,下官不敢辭,遂與汝南縣令劉儀合計,遣兩縣之卒以為助,一舉摧毀昆陽城西叛軍之寨,遂解昆陽之圍。

  雖昆陽之圍已解,然叛軍依舊勢大,下官恐昆陽勢單力薄,而我襄城、汝南難以兼顧,懇請郡守盡快遣派援軍,保城護民。

  太興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

  “”

  從西部督郵荀異手中接過書信,潁川郡守李旻仔仔細細地審閱。

  早在十月初十的時候,許昌縣就收到了襄城縣令王雍的前一封書信,是後者於十月初七早上發出的。

  在那封信中,王雍以絕望的語氣向許昌稟報了昆陽淪陷的消息,同時苦求郡裏派遣援助,王雍當時的說法是:“昆陽已破,襄城、汝南亦不能久守,若郡裏不能派遣援助,下官唯率全城軍民赴死。”

  哪怕是隔著幾百裏地,當時李旻亦能從感受到王雍當時的絕望以及對援軍的殷切盼望。

  可問題是,許昌縣哪有支援襄城的餘力

  若有派遣援軍的餘力,李旻就不會坐看昆陽遭叛軍進攻,畢竟叛軍欲匯兵於南陽的戰略,李郡守也不是不知,倘若力所能及,他自然也願意拉南陽將軍王尚德一把。

  問題是,實在是辦不到。

  此刻就在許昌城外的叛軍大將項宣,新得三萬江夏叛軍的援助,將許昌團團包圍,像信使這種,倒還能秘密通行,可派遣援軍,勢必會遭到叛軍阻擊。

  更何況,許昌城自己都快要淪陷了,哪還顧得上治下的諸縣

  因此在收到王雍上一封行文後,潁川郡守李旻就做好了治下諸縣淪陷的心裏準備,甚至於,對能否守住許昌也是毫無把握。

  想想也是,倘若叛軍渠帥關朔所率領的主力當真攻陷了昆陽、襄城、汝南,他有可能不分兵助項宣進攻許昌麽

  而一旦許昌陷落,那等同於潁川郡淪陷,縱使有個別縣城仍在抵抗,也難以挽回劣勢。

  對此,李旻毫無辦法,隻能一邊急催朝廷派遣援軍,一邊苦守許昌。

  可沒想到,今日峰回路轉,襄城縣令王雍一改之前那封行文的絕望態度,以一副驚喜、邀功的口吻告訴他,昆陽居然還在。

  都丟了一道城牆了,居然還能守著

  李郡守可從來不知他的下屬、昆陽縣令劉毗有這種能耐。

  周虎麽

  李旻沉吟了一番。

  倘若說在此之前,這位李郡守深恨這周虎,那麽今日,他對這周虎算是刮目相看了。

  他才不會去相信王雍在信中的邀功之詞這王雍有這種本事與膽魄,前幾日就不至於哭喪著臉向他求援了,可見昆陽是幾乎依靠自己就擋住了叛軍的主力。

  而其中功勞最大的,應該就是那周虎。

  沒見那王雍除了邀功以外,就單單提到了周虎麽至於昆陽縣的縣令劉毗,王雍幹脆連提都沒提,這表明王雍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具體情況的。

  若有所思地,李旻轉頭麵向屋內眾人,揚了揚手中的書信,問道:“你等如何看待王雍的這份行文”

  郡尉曹索等人麵麵相覷,他們尚未從昆陽還在堅守的震驚中回過神來,唯獨西部督郵荀異反應最快,拱手說道:“恭喜大人、賀喜大人,昆陽尚在,則我潁川尚未到最糟糕的地步。”

  頓了頓,他又說道:“卑職以為,郡裏當立刻派人嘉獎昆陽,鼓舞昆陽抵抗叛軍的士氣,同時,招攬周虎為郡裏所用”

  在說這番話時,荀異可謂是揚眉吐氣了。

  要知道,這段時間他沒少在李旻麵前勸說,勸說李旻應當放下某個黑虎賊首領曾經的所作所為,招攬此人為己所用,但遺憾的是,不單單李旻記恨著周虎當初燒衙劫官的惡行,就連郡守府內,亦有不少持反對意見,認為郡裏不應該向一個山賊妥協。

  可眼下呢

  這些持反對意見的人,一個個都不吱聲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周虎率昆陽軍民擋住了叛軍的主力,使得他潁川郡尚未步入最糟糕的局麵。

  “招攬周虎”

  李旻一臉猶豫地捋了捋胡須,旋即又看了看手中的那份行文。

  他許昌縣,堂堂潁川郡的郡治所在,僅僅是抵擋關朔麾下大將項宣的一萬叛軍,就幾次落於下風,而那周虎,竟帶領著昆陽的軍民,擋住了關朔的叛軍主力

  倘若說在此之前他還對那周虎的能力報有懷疑,那麽此時此刻,他終於明白那個黑虎賊頭子到底有多厲害了,怪不得當年昆陽縣又是組織官兵、又是像鄰縣求助,剿了兩三年都沒有將這股黑虎賊剿滅。

  鑒於周虎的能耐,李旻對於招攬此人終於改變了想法,但他依舊還有一個顧慮。

  他皺著眉頭對荀異說道:“周虎率昆陽軍民誓死抵抗叛軍,本府亦認為功勞不小,可以以此抹去他舊日的某些惡行,然周虎此人,桀驁不馴”

  荀異頓時就明白了。

  當初周虎燒衙劫官,可以說是對外表明了他的態度,即倘若把他逼急了,他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這個表態,比周虎燒衙劫官還要惡劣,這等同於是在威脅潁川郡裏,也難怪李旻耿耿於懷,始終不肯向周虎發出赦免罪行的赦書。

  可如今他潁川郡戰事糜爛,唯獨周虎可以獨當一麵,替他承擔很大一部分叛軍的威脅,這又讓李旻頗為猶豫。

  大人已經有所動搖,我當委婉勸說,促成此事。

  見眼前這位郡守大人神色猶豫,荀異拱了拱手,委婉說道:“兔急尚且蹬鷹,何況人乎卑職與周虎談過,知他一心想要棄暗投明,然當日葉縣縣令楊定為表己功,將周虎逼上絕路,周虎方才出此下策,以求自保今叛軍大舉犯境,周虎毅然而然,率全城軍民殊死抵抗,即便城牆被攻破,依舊退入城內街巷死守,可見他心向朝廷、心向郡裏,心向正義此等功勞,卑職認為足以掩蓋其昔日小過。”

  昔日小過燒衙劫官,叫小過

  李旻忍不住瞥了一眼荀異。

  若換做在往日,他肯定就出言喝斥了,但今日,看在周虎誓死守衛昆陽的份上,荀異這話,倒也未曾讓他感覺太過於刺耳。

  相反,他對周虎有了一絲好感,畢竟周虎不單單是在死守昆陽,而是在已失去一道城牆的情況下,在叛軍已經攻入城內的情況下,在城內街巷與叛軍殊死搏鬥。

  即便是李旻,也無法想象一座城池要怎麽在失去城牆的情況下死守。

  倘若他許昌縣失守了一處城牆,那肯定就守不住了,巷戰什麽的,聞所未聞。

  見李旻一言不發,荀異走上前一步,小聲勸說道:“大人,如今戰局糜爛,郡裏僅能自保,無法援助諸縣,這使我郡諸縣人人自危,唯周虎率昆陽軍民擋住叛軍主力,若憑此功尚不能免除其舊日之過,未免太過於苛刻。至於周虎本人,大人也知道他乃山賊出身,甚無教養,不知其昔日所為乃朝廷大忌,念在他尚知大是大非,卑職認為可以破例一次,相信朝廷日後得知,也不會追究。”

  李旻捋著胡須沉思了片刻,問道:“你能確保那周虎日後安分守己麽”

  一聽這話,荀異便明白眼前這位郡守大人已經有所意動,連忙說道:“卑職願意為他擔保。”

  “這就不必了。”

  李旻很清楚荀異的性格,倒也不至於逼這位忠於國家的下屬為一個山賊做擔保。

  他轉頭看向屋內其餘眾人,問道:“你等有何異議”

  “”

  屋內眾人相視一眼,無人開口。

  想想也是,這些人都不是傻子,豈會不知周虎此刻的重要性

  眼下是昆陽在牽製叛軍的主力,倘若在這種情況下,他潁川郡裏依舊死咬著當初周虎的罪過,不肯赦免那周虎,那周虎還會誓死抵抗叛軍麽

  要知道,那周虎在危及關頭,那可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萬一他恨潁川郡裏始終不肯赦免他舊日的罪行,幹脆倒戈投奔了叛軍,那就大大不妙了。

  他許昌城如今麵對一個項宣就已經是岌岌可危,更別說再加一個周虎。

  考慮到這些利害得失,屋內眾人緘口不言,看得荀異暗自冷笑。

  見屋內眾人沒有異議,李旻遂轉身對荀異說道:“好,既然如此,便由本府作保,赦免那周虎昔日罪行,再任命他為昆陽縣尉。”

  一般而言,一個縣對應一名縣尉,但凡事都有特例,非常情況下,一個縣多設幾名縣尉也沒什麽,反正是極小的官職。

  而關於李旻對周虎的任命,荀異心底是覺得不妥的,感覺太過於吝嗇。

  現如今周虎的作用至關緊要,就封縣尉這麽個小官

  不過,盡管覺得不妥,但荀異此刻卻沒有提出異議,畢竟眼前這位郡守大人好不容易才接受那周虎,荀異也要懂得見好就收。

  至於日後,以周虎的能耐,還怕沒有升官的機會麽

  想到這裏,荀異拱手拜道:“大人英明請大人立刻擬寫赦書,卑職立刻帶去昆陽,親手交於他,叮囑他莫要辜負大人的期望。”

  “唔。”

  李旻微微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