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攻心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更新:2020-07-27 23:07      字數:3432
  待鞠昇被押走、閑雜人等也陸續退離後,劉毗與李煦二人便向趙虞講述了叛軍的由來,以及叛軍所效忠的楚王楊固。

  向趙虞做出解釋的,主要是李煦,他不敢直呼晉國開國君主的名諱,尊稱其為太祖,不過趙虞私底下有些懷疑他其實也不清楚,畢竟一個國家的先君,想來也不可能任由臣民肆意談論。

  “此事在下乃是從縣誌所得,其中或有出入。據我所知,百餘年前,天下正值大亂,異族進犯中原,於中原肆意屠戮漢人,一部分漢人從中原逃至大江以南,尋求苟安,而其餘則遭異族擄掠。太祖的祖先乃是河北人士,其先祖輾轉至江南,後於長沙定居。太祖年輕時,結識武陵人楊猛,二人對漢人河山遭外族侵占一事氣憤填膺,相約抗擊外族,收拾漢人河山。而後,二人廣招同道,籌建義軍,曆經數十載,終將占據中原的異族驅逐,建立我大晉。為表楊猛之功,太祖遂封其為楚侯,封國於南郡江陵”

  “等等。”

  趙虞打斷了李煦的講述,驚訝說道:“那時,南郡就已是楚國的封地可我聽說,南郡是被叛亂軍打下來的還說南郡太守蔡修、蔡子文誓死抵抗,但最終被叛軍所擄。”

  他還記得父親魯陽鄉侯與魯陽縣令劉緈談論時曾提及過南郡的叛亂,感覺與李煦所說有些出入。

  見趙虞提出質疑,李煦臉上浮現幾許驚訝:“周首領亦知南郡叛亂”

  說罷,他也不賣關子,繼續解釋說道:“不錯,周首領所說的也對,不過卻發生在後頭在我大晉立國之初,江陵卻是楊氏楚國的封地,直至約三、四十年前,眾傳楚侯楊固隱有不臣之心,厲兵秣馬、意圖不軌。當年陛下遂命楚侯攜家至邯鄲,楚侯不從,舉兵反叛。當今陛下大怒,派陳太師揮軍南郡,鎮壓叛亂,楚侯戰敗,舉家逃奔。隨後,聖上遂罷楚侯,取締楚地侯國,改為南郡,派遣郡守,周首領所說的蔡修、蔡子文,正是當時後來朝廷派去的南郡郡守”

  雖然李煦三言兩語就將這件事的始末緣由解釋清楚,但趙虞卻從中聽出了諸多疑點。

  比如什麽叫眾傳楚侯楊固隱有不臣之心尤其是其中那個隱,說得實在是太含糊了,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再說那個楚侯楊固,三四十年前被取締了侯國,舉家逃奔,又如何能拉起如今大江以南各路打著新楚旗號的反叛軍

  隻可惜對於這些疑問,縣令劉毗與縣丞李煦也不能解答,因為他二人都隻是從他昆陽縣的縣誌中,才得知晉國太祖與楚侯的淵源,以二人不到四旬的年紀,又怎麽可能清楚得知發生在三、四十年的事呢

  好在趙虞也不需要了解地太過透徹,他隻需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在與怎樣一股勢力對抗就行了,至於那楚侯楊固先叛亂、後取締這件事是否有什麽陰謀,這與他又有什麽關係

  不過,有一支勢力,趙虞還是要問一問劉毗、李煦二人,那就是反叛軍一方南陽渠使張翟所自稱的安平道。

  “劉公,李縣丞,不知兩位可聽說過安平道”

  “”

  劉毗與李煦對視一眼,臉上皆露出了驚訝之色。

  “周首領從何處得知安平道”李煦吃驚地問道。

  “隻是碰巧聽說罷了。”趙虞隨口說道。

  見趙虞沒有仔細解釋的意思,李煦很識趣地沒有追問,解釋道:“據我所知,安平道乃是朝廷追緝的賊道,相傳當初就是他們挑唆楚侯反叛我大晉。至於其他,在下也不太清楚。”

  “唔。”趙虞微微點了點頭。

  他倒不懷疑劉毗與李煦,畢竟這兩位說到底也隻是昆陽縣的縣令與縣丞,自然不可能對叛軍以及安平道的事了若指掌。

  片刻後,趙虞告別劉毗、李煦二人,帶著靜女與牛橫離開了縣衙,回到了黑虎義舍。

  就在整理著從劉毗、李煦二人口中得知的訊息時,陳陌來到了義舍,向趙虞詢問收降的那五百餘名叛軍降卒如何處置。

  “大統領認為呢”陳陌反問陳陌。

  陳陌想了想說道:“不若全部處死。”

  趙虞聽了很是驚訝,頗感驚詫地說打趣道:“這話,可不像是大統領說的,我看大統領還是離王慶遠點為妙,免得受他影響”

  在牛橫的嘿嘿怪笑中,陳陌微微一笑,旋即正色說道:“此事我也仔細考慮過。我等抓獲的那五百餘叛軍降卒,雖其中大半曾經是定陵、郾城等地的平民,但我認為即便如此,也不可輕易將其釋放。既然他們順從了叛軍的征募,可見他們並不過於排斥成為叛軍一員,若將其釋放,他們必然會回到叛軍當中,繼續進攻我昆陽,既然如此,不如狠下殺手,免得日後。”

  趙虞微微點了點頭。

  他最欣賞陳陌的一點,就是陳陌的冷靜與客觀分析。

  在他黑虎寨當中,陳陌稱得上是最仁慈的一部分了,在這一點上,就連與趙虞關係最親密的郭達、牛橫也比不上,更別說王慶、劉屠那種嗜殺分子。

  然而,陳陌並不會盲目地表現仁慈,他會優先考慮自身的利益這個自身利益,並不是指他自己,而是指他手下的弟兄,也包括黑虎賊、兄弟會等等。

  如今嘛,還要多一個昆陽的利益。

  因此,從陳陌口中聽到處死俘虜的回答,趙虞雖然一時感到驚詫,但仔細想想,倒也不感覺意外。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一定要殺呢策反那些叛軍降卒不好麽

  在這裏說一個殘酷的事實:策反叛軍的降卒,對於如今的昆陽來說,意義不大。

  因為無法確保這些人的忠誠,相比較策反一名降卒,趙虞寧可從昆陽本地人中提拔守卒,至少後者更可信。

  考慮到眼下並非戰後,誰敢保證這些降卒不會中途倒戈

  因此,與其留著那些降卒消耗昆陽為數不多的糧食,還不如全部處死,一了百了。

  不過一想到那位被俘虜的叛軍曲將鞠昇,趙虞忽然改變了主意。

  待陳陌告辭離開後,趙虞吩咐人再次將那名叫做鞠昇的叛軍曲將帶到了他跟前。

  不多時,鞠昇就被兩名黑虎賊給帶到了黑虎義舍。

  再次見到趙虞,鞠昇輕笑著問道:“看來,周首領已從貴縣的縣令、縣丞口中得知了我義師的來由鞠某很難想象,周首領帶領昆陽軍民抵抗我義師至今,卻還不知我義師的來由。”

  “隻因周某對此不敢清楚。”趙虞笑著回答道:“你知道周某以前是什麽身份,周某隻是當地一夥山賊而已”

  鞠昇心中一動,勸說道:“既如此,周首領誠應該加入我義師,共同致力於推翻暴晉的大業。”

  “嗬。”

  趙虞笑了笑,攤攤手說道:“很可惜,周某雖然未曾想過要為晉國盡忠,但,貴方所謂的大義,也同樣說服不了我。”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看著鞠昇繼續說道:“話說回來,周某也曾與貴軍的渠帥關朔交涉,我向他提出要求,隻要他肯將昆陽、襄陽、汝南三縣劃為我的地盤,約束貴軍不得擅自入境,我便答應順從貴軍但很遺憾,關朔很高傲地拒絕了周某的要求。”

  “”

  鞠昇張了張嘴,不知該做什麽回答。

  不可否認,乍一聽這周虎提出的要求,就連他都會覺得這周虎過於狂妄,但事實證明,這周虎確實有資格、有能力向他們義師提出這樣的要求。

  畢竟,就是因為這個周虎,他義師在昆陽的損失,已遠遠超過了在召陵縣時的損失。

  在深深看了一眼趙虞後,鞠昇小心試探道:“周首領再次提見在下,不知是否與此事有關”

  “哦,那倒不是。”

  趙虞隨口說道:“請鞠曲將前來,周某是想與你商議一下,看看如何處置曲將與那五百餘俘虜。我想曲將也知道,我昆陽糧食不多,可沒有多餘的糧食養一群俘虜。”

  聽到這話,鞠昇麵色大變,驚駭問道:“周首領莫非要將我等處死”

  “那也不至於。”

  趙虞壓了壓手,示意鞠昇稍安勿躁,旋即笑著說道:“殺俘不仁,周某不為也。但周某也不想用我昆陽寶貴的糧食來養一群俘虜,因此周某有意拿曲將與那五百餘俘虜,向關朔交換一批糧草,曲將意下如何”

  “這在下不敢妄言。”

  鞠昇神色複雜地說道。

  見此,趙虞心下微微一笑,當著鞠昇的麵,招來了北城門的守官樂貴。

  隻因那五百餘名俘虜,目前就被繩索綁著,看押在北城牆一帶。

  片刻後,樂貴便來到了黑虎義舍,待瞧見屋內站著被繩索捆綁的鞠昇時,他眼眸中閃過幾絲驚訝。

  但他並沒有追問,而是朝著趙虞抱拳行禮:“大首領有何吩咐”

  趙虞當著他的麵吩咐樂貴道:“樂貴,你從俘虜中挑出十人,將他們釋放,叫他們代我向關朔傳個訊:昨晚,我昆陽捉拿了他五百餘名兵卒作為俘虜,外加曲將一人,我昆陽糧食寶貴,不想替他養著這群俘虜,如若他愛惜將士,就用一百車糧食來交換那五百餘俘虜,至於鞠曲將嘛”

  他轉頭看了一眼鞠昇,又說道:“就用五十車糧食來交換吧。我想一位統率兩千兵卒的堂堂曲將,關朔應該不會拒絕用區區五十車糧食來交換。”

  “是”

  樂貴抱拳領命。

  當日上午,樂貴按照趙虞的吩咐,從俘虜中挑了十人,將其釋放,命他們將趙虞的意思轉告於關朔。

  一刻時後,這十名士卒,便在被釋放後逃到了劉德的軍營,將黑虎賊首領周虎的換俘要求告知了劉德。